APP下载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五育并举
——浅谈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

2019-11-25樊明星华阳中学

灌篮 2019年20期
关键词:立德体育锻炼立德树人

樊明星 华阳中学

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而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绝对的比例,因此学校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阵地。

体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都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同时学校体育又是建设体育强国的主要阵地。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今结合我校浅谈学校体育是怎样实现育人功能,从而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

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主要通过下面几种方式实现:

一、强体健身

强体健身,从我校层面和个人理解而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体育维护和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二是通过体育锻炼、运动锻炼和训练促进学生体能的强壮、体能的健康、体能的发展。

学生的身体健康实际上有两个层次,有两个水平:一个是身体健康,主要表现身体发育正常,生病少,这是最基本的身体健康;一个是身体要强壮,体格要强壮,而且这个体格要强壮还包括要能够掌握几种,最少是一到两种以上的体育运动技能,而且达到一定的水平标准。只有这样的身体健康才能让我国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中央有关文件强调体育课、体育活动、体育锻炼一定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这包括从事运动、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运动锻炼的技能。而且有关文件还讲得很具体,我们通过学校的教育应该让学生至少掌握一至两门的运动技能,还要着重培养学生运动、体育锻炼的习惯,要通过体育活动养成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育人一定要育体,育体育人这一点是最基本的。

二、强体健心

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而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要身心健康。基于此,我们提出“强体健心”的理念。在体育锻炼中,显性的是身体的、体质的锻炼、体能的锻炼,再概括成为肢体的锻炼。但是隐性的,实际上任何一个身体锻炼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心理锻炼。所以通过体育锻炼这个载体、这个活动,它不仅仅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它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两点;

(一)有维护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问题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的问题上、在学校的生活中,体育活动可以预防学生不健康心理问题的产生,它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概括起来说它有预防、维护、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从心理专业教师的角度来讲,体育还有治疗心理问题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辅导、专业治疗中有体育治疗,通过体育活动来矫治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以心理能力为主的各种能力

在体育锻炼中身体的协调力、身心的协调力、心理的协调力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身体运动能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心理能力。通过体育锻炼和活动可以培养学生阳光的心态,乐观、自信、向上、开朗。因为通过体育活动锻炼他身体健康了。一个人身体健康了他就很容易乐观、向上、开朗。体育在健康的人格上一个是健康的心态,这些方面是很重要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上它有特殊的功能,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毅力(坚持力)。

三、强体塑德

强体塑德就是育体育德,强体健德或者健体育魂,这个魂就是德。

(一)德是体之魂。为什么要锻炼身体?从个人角度、个人的生存发展、终身的幸福来锻炼自己是非常值得的,也是应该提倡的,也是应该让学生树立的一种理念。五十年代的体育课“锻炼身体,建设祖国;锻炼身体,保卫祖国”。这是为了国家,是爱国的表现和爱国的一种准备,爱国献身的一种准备,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德。而现在,为了中华的崛起,为了我们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强国,为了做一个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为了建设体育强国,我们应该有健强的身体、强壮的身体。锻炼身体确实是为了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为了做好今后的接班人。所以体育必须有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特别是竞技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这一点,不用过多阐述。我国三大球中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它的传承是拼搏精神最好的诠释。而拼搏精神在体育锻炼和活动中培养出来过后,也可以迁移到事业上,迁移到方方面面。

(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体育锻炼,不仅仅有个人的体育锻炼,还有很多体育锻炼项目都是团队合作的项目。三大球就很典型。学校体育既有基础性体育项目,也有竞技性体育项目,在校园里我们更多的组织团队项目。团队合作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能力。通过体育与健康课、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竞技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任何一种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特别是竞赛活动,都要讲究遵守规则。这样一种规则精神、规则意识的培养就迁移到遵纪守法意识、理念、习惯的培养。而学校体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规则意识、遵守体育规则的心理和习惯。所以体育有强体塑德的功能。

四、强体健美

美是多样化的,从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美。有内在美、外在美;有客观美、抽象美;有声音美、视觉美、运动美……

在体育运动中美会通过形体、力量、速度、灵敏、柔韧、耐力、精神、交往、协作、交流等方式表达。它包含了内在美和外在美,包含了视觉美和声音美,更兼具了内在美。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特别是竞技体育中,有力量、速度、柔韧、耐力的综合体现,这些都会给人美的享受。在体育的范畴中,项目众多,涉及面广,又从另外一个层面展现美。通过体育锻炼、训练可以塑造人的形体是美最直接的外在展现。竞技体育的可观赏性更是对运动美的渴望。而体育的育心、育德则是体育美的境界。所以体育是美的最完美的展现,在进行体育的过程中随时都会培养美!

五、强体健脑

世界上有研究都表明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对人的脑部开发有促进作用,在这里就不用一一列举。最直接的就是在体育项目中本来就有很多智力运动,比如:象棋、国际象棋、围棋等等本身就是脑力体育项目,是体育健脑最直接的呈现。在体育锻炼、体育活动以及体育竞赛中,身体的协调、身心的协调、心理的协调无不通过脑部控制而又反馈于脑,这种过程本身就对脑部有直接的开发作用。

在介绍了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后,有必要谈下在学校体育的育人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的结合,一定要建立好这个理念并落实。2.身心健康结合,身心健康一般在强体健身和强体健心的环节展现较多,具体到学校体育当中就是落实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阳光体育活动,课外锻炼和运动训练当中。在这个结合当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一个学生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人。学生之间又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表现在接受教育的不一致性。人才要求教师注意扬每一个学生之长,避每一个学生之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区别对待,差异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3.要强调身体的训练和心理训练相结合。4.身体的锻炼和体育道德的养成相结合。5.身体的锻炼与体育精神的培养相结合。6.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和竞技性的体育活动相结合。要积极的把竞技性的体育活动转化为群众性的体育活动。7.基础性的体育活动和特色体育项目相结合。

在这基础上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育人监测体系,加强体育育人质量的监测。以体育课和阳光体育为基础,教体结合为辅助,带动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学习成绩。体育健脑、体育增智。加强学生测评的同时,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发展。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评价监测改革,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发展,完善考试评价办法。构建课内外相结合、各学段相衔接的学校体育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和规范体育运动项目考核学业水平考试,发挥体育考试的导向作用。体育课程考核突出过程管理,从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健康知识、运动技能、体质健康、课外锻炼、参与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总之,体育有引领的功能,有塑造的功能,有规范的功能,有激励的功能,有调试的功能;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的锻炼,更是一种育人的载体,是一种精神活动、心理活动,是一种竞技的方式。育体健心,以德为魂,立德为魂,身心为基,全面锻炼,育体育人。从体育教学中,从体育建设的角度,我们提倡全健康体育,全健康教育。健康的身体、心理、人格,健康地学习、生活。正确认识和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是五育并举的必要环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和保障。

猜你喜欢

立德体育锻炼立德树人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