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径运动员短跑专项训练的技术要领与实施策略分析

2019-11-25傅得胜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灌篮 2019年20期
关键词:灵敏度田径专项

傅得胜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田径运动员训练的重点项目就是短跑项目了,而且短跑项目在高校的重视程度也非常高。对田径运动员进行短跑的专项训练,可以促进短跑运动员专项素质和专项成绩的发挥,同时也是对运动员进行培养的要点。所以说,为了提高田径运动员的各方面素质,进行短跑专项训练的技术要领和实施策略的分析非常有必要。

一、关于专项训练技术要领的分析

关于田径运动员专项训练的技术要领分析,笔者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速度以及灵敏度的专项训练方法,二是下压扒地动作的掌握要熟练、科学,三是关于折叠前摆的技术要领,四是对蹬技术进行改进训练,五是对训练强度和技术训练进行合理的分配,希望能为我国田径运动员短跑训练提供借鉴意义。

(一)速度以及灵敏度的专项训练方法

首先是对于田径运动员短跑的速度训练。在田径短跑项目当中,对于运动员的短跑速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对于田径运动员短跑速度方面的训练,可以从加速度、身体动作两个方面来进行。如果一个运动员的短跑速度不快,必然不会取得优秀的短跑成绩,所以说,加强运动员的速度训练非常具有必要性,而且训练方法也有很多,比如说进行蛙跳或者进行高抬腿训练。

其次是对田径运动员短跑项目的灵敏度专项训练。对于一个专业的田径运动员来说,进行步频训练以及步长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运动员在短跑方面的成绩,同时也可以提高短跑运动员的运动速度。在进行专项训练的同时,除了要重视对短跑运动员进行相关的专业的步频训练和专业的步长训练,还需要教练不断加强对于田径运动员的身体的灵敏程度的训练。通过加强对运动员灵敏度的专项训练,加强运动员身体的灵敏度,这样一来,才能促进运动员短跑成绩的进一步提高。

(二)下压扒地动作的掌握要熟练、科学

在运动员进行短跑运动的整个过程当中,其所受到的阻力主要是来源于两方面的阻力。首先,一方面是空气阻力,其次,另一方面是前蹬动作带来的制动力,前者并不受到人为因素的控制,所以笔者在此不进行探究,前蹬动作带来的制动力是主要的阻力。如果运动员可以通过训练,采用合理的技巧才降低前蹬动作带来的阻力,那么将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减少制动力带来的阻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技巧:第一,将脚的运动落地点尽量进行缩短。第二,在进行大腿的下压动作的时候要尽可能的迅速,以膝关节作为轴,腿作屈曲后,进行扒地动作。第三,在落地时,用脚掌进行落地动作,利用足踝关节进行缓冲的效果,这样一来,运动的制动力就可以有效降低。

(三)对折叠前摆的技术要领的分析

在大小腿进行折叠的过程当中,大小腿的折叠程度越大,腿部的传动惯量的缩短程度就越多,而且步频就会增加的越多。笔者对于一些成绩优秀田径短跑运动员和成绩一般的田径短跑运动员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和成绩一般的田径短跑运动员相比,优秀的田径短跑运动员进行足与地的蹬离后,小腿会非常快速的向着大腿做折叠,并且折叠的程度也非常大。

(四)对蹬技术进行改进训练

第一个将短跑成绩缩短到十秒钟之内的短跑运动员是哈里(德国),这一纪录的打破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短跑比赛历史中的里程碑,除此之外,他也取得百米项目的冠军。之后,对哈里的短跑运动比赛的高速影片进行分析的时候,人们发现,在他进行短跑比赛时,他的后腿并没有充分伸直,反而是在膝关节的位置上存在了一定程度的弯曲状态。这种运动状态也可以通过生物力学来进行解释,大小腿进行折叠动作时,其主要的原动肌就是股后三弦肌,这是一个双关节肌,和股骨平行。这种后蹬的运动状态可以为我们现代田径短跑运动员的技术提高提供借鉴。

(五)对训练强度和技术训练进行合理的分配

短跑运动是一项高强度同时也是高极限的运动,如果从生理学的角度进行探究,运动的强度与中枢神经细胞的兴奋程度,二者之间有很直接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前者的强度有所提高,后者的兴奋程度也会相应的有所提高。但是,随着短跑运动员的中枢神经细胞的兴奋程度的提高,神经区的扩散也会相应的变得越来越明显,这也会导致运动员产生一些相对短跑而言多余的动作,这会给短跑运动员的规范性动作的技术训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说,在对短跑运动员进行实际的训练过程当中,需要设置一些不同强度的训练方式,这样一来,才能够促进训练强度和技术训练之间的矛盾的解决,才能更加有利于短跑运动员比赛成绩以及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

二、关于实施策略的分析

(一)加强对训练方式的创新

目前,为了摆脱短跑运动员的训练成绩止步不前的困境,需要加强对短跑运动员训练方式的创新,对训练方式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造,对传统的相对单一、枯燥的训练方式进行创新,其目的在于大幅度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兴趣。在过去传统的田径短跑训练中,大部分都利用高抬腿的方式来训练短跑运动员,在短期内,运动员对此充满兴趣,训练效果也相对较好,但是长期训练后,对此就会丧失训练兴趣,训练效果也会降低。所以说,对于运动员的短跑训练,可以根据运动员本身的发展需要,对训练方式进行创新和优化,采用多元化的训练方式,即可以增强运动员的训练兴趣,又可以提高短跑运动员的训练效果。

(二)训练方式要以运动员的个人身体素质为参考

在对田径短跑运动员进行训练时,需要对每一个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了如指掌。为了短跑运动员的更好的发展,可以根据运动员的个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个性化的训练。运动员和运动员之间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果对其一视同仁的进行短跑训练,可能会对某些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效果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说,为了满足短跑运动员的个性发展,可以对其进行个性化、有针对性的短跑训练,既能提高田径短跑运动员对于专项训练的兴趣,又可以有效提高其运动能力,可以称得上一举两得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的体育事业一直处于稳步前进的大好状态中,而且对于田径短跑运动员的专项训练的条件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完善。所以说,在对田径短跑运动员进行训练的时候,教练需要提高对短跑运动速度和灵敏度的训练,也要加强对运动员的规范性动作的训练,在训练的同时也要根据短跑运动员的自身素质来进行创新性的训练,只有这样,假以时日,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田径短跑运动员的整体素质,才能为我国的体育事业的进步增光添彩。笔者也坚信,未来我国的体育事业,不管是田径短跑项目,还是其他运动项目,都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灵敏度田径专项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基于等效简化的流体网络灵敏度集成计算方法
飞机舱门泄压阀机构磨损可靠性与灵敏度分析
计数:田径小能手
增强CT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研究
数值越高,音箱越好?走出灵敏度与信噪比的误区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