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尼县纳浪镇产业调查报告

2019-11-23刘海燕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32期
关键词:卓尼县全镇农牧民

刘海燕

在上级各部门的帮助指导及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过程中,围绕全镇产业发展计划和农牧民增收目标,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打好产业脱贫这张王牌,经过一系列扎实的前期工作,使纳浪镇镇主导产业生产势头良好、继续保持稳步健康的发展,为了使纳浪镇主导产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经镇党委、政府研究,特成立督察组对纳浪镇镇主导产业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1、基本情况

纳浪镇位于卓尼县城东南部35公里处,东与岷县西寨镇毗邻,北与临潭县洮滨镇隔河相望,南与迭部县接壤,岷合二级路纵贯全镇。全镇总面积238.066平方公里,草场面积有10.2万亩,林地面积21038亩。耕地7606.25亩,人均占有耕地1.01亩。气候温和,年最高气温28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15度,平均气温6.5摄氏度。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马铃薯、青稞、大豆;主要经济作物有当归、黄芪、党参、油菜等。养殖业主要养殖牦牛、藏羊,经济收入主要以劳务输转为主。

2、发展状况

纳浪镇气候温和,耕地平坦肥沃,多临近水源,便于灌溉;同时有纳浪沟、西尼沟、大板子沟、朝沟等大面积草场,水草丰美,宜农宜牧,所以,种植业和养殖业都有良好的发展。

(1)种植业方面:纳浪镇主要以种植中药材和设施蔬菜为主,中药材种植品种有当归、黄芪、党参等3大类。尤其以发展当归、黄芪等道地药材为主。由于科技水平低、群众观念陈旧,管理理念落后,且药材种植年限长、产业结构单一,导致纳浪镇大多数土地土壤退化,产值降低。加之群众单户种植难以形成规模,机械化程度低,人力物力耗费大,产出比不高,全镇共注册种植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8个,但在带动农户发展方面收效甚微,今年以来,依托县农牧林业局特色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项目资金,集中力量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和有发展潜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形成规模化发展已初见希望。

(2)养殖业方面:纳浪镇传统养殖业主要以养殖牦牛、藏羊为主,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30个,其中发展势头较好的有5个,依托“2016年退牧还草工程设施棚圈建设项目”,建成的标准化养殖暖棚有88座。受自然条件和生产经营模式制约,纳浪镇镇养殖业发展缓慢、产值低,难以形成规模化养殖,难以与市场接轨,今年以来,在主导产业脱贫的大环境下,各村积极培育有发展有潜力的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引进新品种,加强标准化养殖场地建设,力争形成规模化养殖,引进畜产品初加工技术,全力打造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发展模式,大力提高农牧民群众收入。

3、采取的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成立了由镇政府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

(2)合理利用产业扶贫资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目前,全镇七个行政村均已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公司,根据县农牧林业局“特色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项目,全镇322户未脱贫户每户2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已按照贫困户入股的形式注入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公司依托自身或旗下合作社发展种养殖产业,逐步形成规模化生产,年底通过与农户签订的入股分红协议向贫困户分红,增加貧困户收益,达到产业扶贫的目的。

(3)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同时,加强科技培训,不断增强群众的科技意识,提升产业化水平。

4、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全镇产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受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制约,产业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无论农田水利还是养殖牧场,基础设施建设都相对薄弱,春季暴雨、洪水、泥石流,冬季雪灾、霜冻,已目前的条件根本无力抵挡,导致纳浪镇们的产业发展经常遭受巨大损失。

(2)群众观念落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

群众文化素养低,观念落后,接受新科技能力差,满足于传统劳作收入,只求自给自足,不思发展壮大,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意识,难以形成规模产业和品牌产业。

(3)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

虽然各村都成立了集体经济公司,吸收了贫困户扶持资金用于发展规模产业,全镇共成立了48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依然没有一个规模庞大、管理完善、效益良好、能够引领群众共同发展的产业基地,这是纳浪镇镇未来产业发展必须解决的困惑。

5、下一步打算

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积极调整产业发展思路,不断创新方式,千方百计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1)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依靠科技,加快产业化进程。

(2)注重示范引导,加大扶持力度,集中培育一批高质量的种养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公司等村办企业,形成规模化、产业链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切实搞好科技培训、信息指导、市场衔接等服务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3)依托政策优势,打造自主品牌。依托西尼沟村—卓尼县东大门建设,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形成观光农业、农畜产品体验、土著特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打造优质当归、绿色牦牛(藏羊)肉、纯天然土蜂蜜等自主品牌,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

(作者单位:747600甘肃省卓尼县农技推广站)

猜你喜欢

卓尼县全镇农牧民
聚力教育脱贫攻坚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卓尼县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甘南藏区美术写生资源的考察(之一)——以卓尼县为例
农牧民初中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卓尼县人大常委会调研城区供水情况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对卓尼县境内沼泽湿地及水库河流湿地保护的研究
关于巴林左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调查
咬定目标抓“创建”全镇面貌别样新
皇城二中“同课异构”演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