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市上的歌手

2019-11-22肖复兴

意林彩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泽西早市弹唱

肖复兴

在国内,买菜一般都会到自由市场去,北京城里称为“早市”。在美国,也有这样的“早市”,一般开在周六和周日的上午。都是附近农场的农民将自己家产的蔬菜、水果、肉蛋,自己做的面包、点心、果酱和蜂蜜拿来卖,也有一些手制的工艺品。每家一个摊位,上置凉棚。热热闹闹的,和国内很相似。住在美国的新泽西,靠近普林斯顿不远的西温莎小镇,有一处这样的“早市”。我常去那里买些新鲜蔬菜和水果。这里的“早市”,和国内的早市乃至和美国其他一些地方的“早市”还有一点不同,便是每个周六和周日都会辟出一块地方作为音乐演出地,一般都是请来当地的民间乐队和歌手。乐队和歌手大多属于自娱自乐。不过,似乎已经形成了传统,每一次来,我都能看见不同的面孔,听到不同的音樂。

这一次,看见两男一女坐在那里弹唱,三位都弹着电吉他,坐在右边的这一位男子弹贝司,左边的女子边弹边唱,有时候,中间弹吉他的男子也和她“二重唱”。看他们的年纪都是六十多岁了,如此大的年纪,还跑到这里演唱,并不多见,因此格外引我注意,便坐在旁边的凉棚下听了起来。

他们唱的都是民谣老歌。嗓音并不特殊,但很投入、很放松,味道有些像保罗·西蒙,特别是保罗·西蒙的那首《斯镇之歌》。美妙的旋律飘荡起来,其中涌动着一种来自田野间芫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的味道,即使歌词并不能听得太懂,却让人感到很亲切,仿佛在和你叙家常,诉说他们的回忆,美好而清新。一曲听罢,我热烈鼓掌,还不管他们听懂听不懂,用中国话大声向他们叫起来:“再来一个!”他们向我笑着,随后又唱了一曲。

这一曲唱罢,我走过去,和他们闲聊,我称赞他们唱得好,并问他们唱了多长时间。他们告诉我,他们从年轻时就唱,退休之后组成了这个组合。

接着聊,知道他们三人都来自泽西镇,女的和坐在中间弹吉他的男士是一对夫妇,贝司手是他们的老朋友。平常的日子,三个人也常常聚在一起自弹自唱,让日子过得有些音乐的味道,而不只是柴米油盐和瞌睡打鼾或者电视里插科打诨的味道。

忍不住想起我的很多朋友,退休后也寻找到唱歌的方式来打发寂寞、消磨光阴、疏解心理、抒发怀旧之情、丰富生活情趣,和他们的选择几乎是殊途同归。不分国界,音乐是晚年心情最好的入口和出口乃至发泄口。稍稍不同的,是中国人极其愿意聚集在一起,进行震天动地的“大合唱”,而在美国的公共场所,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壮观的景象。

还有一点不同,国内的老人们合唱或独唱,确实缺少民谣的传统,其实,这样说也不准确,中国的民间音乐也非常丰富,只是除了王洛宾等人有过真正意义的搜集和整理,真正传唱开来的民谣并不多。因此,在公园大合唱里,听到的只有少得可怜的民歌,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风靡一时的作品,很少能够听见如“泽西组合”这样地道的民谣、这样自吟自唱的个体抒发。或许,这就是我们和他们的不同吧,无所谓优劣,只是民族特点不同,所经历的历史不同,音乐渗透进各自的生活不同,选择的方式自然也就不同。音乐,有时候像是一种历史很悠久的香料,注定了人们的口味、胃口乃至整个饮食习惯的形成和选择。

时近中午,我离开了那片“早市”。回过头去,看见他们还坐在那里,一脸汗珠淋漓地在弹唱。虽说无人喝彩,他们也旁若无人。

猜你喜欢

泽西早市弹唱
论乐理视唱对幼教专业儿歌弹唱教学的影响
小小数迷泽西之0的曲折身世
露水早市
小小数迷泽西之阿罗的糊涂账
不会乐器也能“秀”弹唱“玩”编曲
早市一游
小小数迷泽西之足球员的抢位
南山赋
泽西风暴
热闹的早市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