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教育阶段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筛选与构建研究

2019-11-22韩文霞孙静耿潇潇李伟泽霍健买天慧魏慧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27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

韩文霞 孙静 耿潇潇 李伟泽 霍健 买天慧 魏慧

[摘要]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焦点。本文基于医学技术学院学生培养特点及培养定位,研究并构建本科教育阶段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筛选评价指标体系,体系的构建一方面以学生作为参与主体研究内部条件因素,另一方面以教育者为客体研究外部条件因素,对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同时研究了在内、外部条件共同作用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实践方法。本文旨在为学院及学校科研创新管理评估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为营造高校科技创新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本科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参与主体;参与客体;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R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9(c)-0171-04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new period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aining orientation of medical technology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studies and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scree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tage. On the one h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akes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to study the internal conditions,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take educators as the object to study the external factors and cultivat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it studies the concrete practice method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niversity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under the combined effec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n colleges and school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viron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student;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Participating subject; Participating object; Indicator system

科技創新已经成为当代的主旋律,在新时代人才需求的新形势下,社会对本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突出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的科技创新型人才刻不容缓[1-2]。目前,国内以创新素质能力培养作为新的研究热点,但对科研创新评价体系及评价指标的构建未作深入研究。本文基于医学技术学院学生培养特点及培养定位,研究并构建本科教育阶段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筛选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学院及学校科研创新管理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1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在新时代人才需求的新形势下,社会对高校本科教育阶段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国办发[2015]36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3]提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体制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4-8];陕教高[2016]4号文件《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推进计划的意见》[9]中提出“以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宗旨,以学校教育教学创新为主阵地,以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活动为主抓手,探索建立“高校创新+孵化器+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目前,大学的共同特征是科学研究处于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是发展理论和探索高新科技前沿的重要基地。因此,在本科教育阶段应致力于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级人才,通过教学相长,激发教师和学生科研的灵感和研究欲望,从而产生和培养出新的科研活力。

本文在秉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理念基础上[10-12],结合西安医学院医学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本科教育阶段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进行研究,为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评价依据。

2科研创新能力筛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课题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架,以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完成了科研创新能力筛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和分析方法,立足医学技术类专业培养特色和现有的客观现实,基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创新实践等内容,完成了本科教育阶段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微观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构建主要思路:①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研究内部条件对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指标;②以高校工作者为参与客体,研究外部条件对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指标;③综合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协同作用,构建完整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筛选评价指标体系,并把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实践中进行检验和修订;④通过分析学生科研创新评价结果,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检验,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进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修订和完善(图1)。

内部条件因素学生作为参与主体,主要作用在于其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吸收能力、应用能力及转化能力的体现。其中知识学习能力是科研能力的最基本要素[13];科研实践能力是核心因素[14];科研创新能力为创新能力培养最终落脚点,也是最深层的关键因素。在发挥和体现关键因素的同时,离不开提升因素即团队合作能力和交叉创新能力的影响。因此本课题指标体系构建的内容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科研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的体现),解决问题同时发现新的问题-进一步解决新问题(团队合作能力和交叉创新能力的体现)的思路进行全方位构建(图1)。

外部条件因素教育教学工作者作为参与客体,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技能、创新人格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学生。其主要作用手段有四项:组织领导、创新教学、保障激励、执行过程管理[15]。外部条件的执行力度和改革的合理性,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关键作用,本文采用全方位视角对外部条件因素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旨在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图1)。

3科研创新能力筛选评价指标体系的细化研究及具体实践方法

科研创新能力筛选评价指标体系细化研究的指导思想:坚持医学技术学院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线,以创新技能培训为突破口,构建特色鲜明、强化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整体教学和科研创新改革考核的目标;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创新创业带动全面发展为主导思想;着眼于陕西省对医学技术系技能人才需求形势—综合技能过硬需要,全面深化医学技术系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改革,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改革;落实保障“五个进一步”,即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领导体制和机制、进一步拓宽医学—工学—理学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16-19]、进一步加强教师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20-25]。

3.1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创新平台搭建工作,展现平台引领及引导效果

完善系部创新创业领导组织机构,成立管理领导层。充分发挥团队成员已积累的管理经验,在平台搭建和制度引导上进行构建。平台搭建主要围绕6步走:①开设基于大学生立项的特色实践研究交流班;②开设基于科技创新的勤工助学岗;③依托各教研室成立学生可参与的科研小组;④组织技能和创新技能大赛;⑤搭建校外创新实践基地;⑥搭建网络化科研信息共享平台。

3.2创新教学模式,更新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2.1思想层面  坚持创新创业与学科专业发展相结合提升创新性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医学技术系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专业特点与社会专业需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医学检验技术创新带动交叉学科思维能力拓展培养、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带动医学影像技术能力培养、眼视光学创新带动创业能力培养。探索适合医学技术系各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面向医学技术系教师学生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以促进医学技术系教师学生各项能力的快速发展。

坚持需求导向与技术特色引领相结合拓宽创新性及应用型人才就业途径。以医学技术系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改革的着力点,坚持医学技术系实践技能特色为引领,对接陕西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通过多途径、多角度的就业平台搭建,有效推进医学技术系应用型人才就业质量。

3.2.2实施手段方面  创新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和实践相结合,改革本科教育培养的过程。依托互动式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教学科研相结合式教学、教学实践相结合式教学进行全面改革。

3.2.3外部环境构建方面  依托学术氛围建设、导师队伍建设进行开展。组织开展高水平、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创业论坛,通过开展“筑梦-影像技术之路”科技创新创业论坛;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开展医学技术系青年志愿服务队工作;开展医学专业图谱手绘大赛等活动加强创新培养的外部氛围。

3.3激励和保障相结合,加强师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保障培养效果

激励方面建立完善可实施的導师指导工作量认定方法及学生科研能力及成果认定方法。保障方面继续加大力度重视教学科学研究与改革,注重教育教学质量与专业建设内涵的提升。①师资队伍建设保障:积极引进医学技术类专业高层次人才,优化医学技术系各专业教师团队。②实验平台建设保障:依托学校划拨的科研、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质量工程及教改项目建设经费来开展。教学与科研方面通过完善《医学技术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研经费及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实验室管理办法》《大学生科研项目审批筛选建设办法》等多项制度,可有效保障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组织实施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建设管理、教师工作管理、教学科研工作考核管理等方面的监控和建设。医学技术系在建的省级“教学团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精品课程”、医学检验模拟实训室、眼视光学综合实训室的建设与发展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与保障。

3.4保障与监控相结合,加强管理队伍人员建设,全力做实创新创业工作

保障管理队伍管理过程的全程监控,充分发挥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及校级大学生开放实验室项目、校级大学生科研项目,系部教师培育学生课题等项目进行开展和监控,在实施项目的整个过程中监控和摸索大学生科研素质能力培养及筛选评价指标构建的合理性和完整性。项目实施过程主要包括项目前动员和筛选阶段、项目申请审核阶段、项目立项筛选阶段、项目立项实施阶段、项目中期检查阶段、项目结题阶段及项目结题后学生科研思维训练结果量化考核阶段。

4讨论

经实践检验,本文构建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内容及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简洁、有效、易操作,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做出客观分析与价值判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作为参与主体,其主要作用在于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吸收能力、应用能力、转化能力的体现。本研究科研创新能力筛选评价指标体系二级、三级指标的制定突出了可操作性和实施性。教育教学工作者作为参与客体,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技能、创新人格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学生。本研究科研创新能力筛选评价指标体系二级、三级指标的制定突出了制度性和激励性。通过参与主体与参与客体的合作,全方位保障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管理及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丽平,赵飞跃.基于工作坊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科学时代,2014,(12):431-432.

[2]曹桂彬,刘艳莉.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师,2006,(2):97.

[3]国务院办公厅.000014349/2015-00068国办发[2015]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 施意见[Z].2015,5,3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4]吕游.基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传播新模式[J].中外企业家,2017,(15):170-171.

[5]陆婷.常州大学城高职大学生创业现状调研[J].赤子,2016,(10):119.

[6]张立俊,林良盛.就业竞争力视阈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7):184.

[7]丁俊苗.以创新创业教育引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三个阶段与高校新的历史使命[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7(1):1-6.

[8]丁瑞忠,王全文,吕海航.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形势与对策[J].山东高等教育,2016,(4):56-63.

[9]陕西省教育厅.11610000741297059L/2016-078陕教高办[2016]4号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推进计划的意见[Z].2016,3,8.http://jyt.shaanxi.gov.cn/news/jiaoyutingwenjian/201603/11/10396.html.

[10]许崇波,韩美君,刘为国,等.医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大连大学学报,2012,33(3):110-114.

[11]张燕堂,张颖,聂斌.高等医学院校实施卓越医师教育培养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3):100-101.

[12]魏洁,黄政月,许世华.民族地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4):103-105.

[13]胡顺鼎.影响北京体育大学排球方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6.

[14]芦新宇.理工科大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模式及其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15]康超光.开拓领导创新的新境界—《有效领导与现代领导创新论》评介[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8,(1):80.

[16]霍正刚.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2,(10):147-148.

[17]余苏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路径探析[J].亚太教育,2015,(29):93.

[18]魏旭.山东省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7.

[19]孙梦霖.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分析-基于湖北省26所高校的实证调研[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9(3):5-9.

[20]张迪,李亚函,王永学.高校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提升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12):186-187.

[21]喬菁菁.创新创业教育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文教资料,2016,(21):105-106.

[22]魏嘉,马红.新升本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甘肃高师学报,2017,22(11):38-40.

[23]安佰伟,刘万萍.新时期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36):432.

[24]林湘羽.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现状调查及培养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6.

[25]张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课程研究——以陕西省高校为例[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收稿日期:2019-04-02  本文编辑:刘克明)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
特大城市贫困家庭困境维度解构与救助策略建构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地方国有企业集团子公司分类考核指标体系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