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拳拳中国心,悠悠精武魂

2019-11-22槑槑

小演奏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咏春拳张三丰拳法

槑槑

“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歌曲《中国功夫》唱出了中华武术的精气神,也体现出华夏民族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民族精神。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尤以拳术种类繁多、门派林立,它以少林、武当为首,以内、外家为鸿沟,太极、咏春、迷踪、少林罗汉等拳种,不胜枚举。

太极拳: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太极拳是以我国传统儒家和道家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结合易学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导引术和吐纳术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刚柔相济的传统拳术。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又各有各的特点,呈现出百花齐放之态。

关于太极拳的创始,民间流传着两个不同的故事。

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从道教经书中汲取精华,创立了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混元拳、玄武棍等拳种,并在武当山广收门徒,授以道学和武技。到了明朝永乐年间,张三丰虽年逾百岁却依旧精神抖擞,举止如同壮年。彼时,明成祖朱棣将张三丰奉为神仙,多次派高官登门求教长生不老之术,并以“若遇真仙张有道,为言伫俟长相思”一诗赠之,以表达自己的渴慕之情,张三丰却始终避而不见,游历山川,最后仅留“臣居草莽原无用,帝问刍荛苦有情。敢把微言劳圣听,澄心寡欲是长生”一诗回赠。求仙不得的朱棣后来耗巨资在武当山大修土木,为张三丰修建了九宫九观、七十二岩庙、三十六座庵堂,此后的明朝历任皇帝也对张三丰推崇备至。

也有人说太极拳是由明末陈王廷创立,陈王廷习得长拳、大洪拳、红拳等功法,又在张三丰的内家拳拳理的基础上创立了太极拳的固定拳法套路,也就是陈式太极拳,并奉张三丰为祖师。清朝建立后,陈氏太极高手隐居豫北温县陈家沟,父子兄弟传承武艺,避世数百年。直到1825年,杨露禅三下陈家沟,拜师陈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陈长兴习得太极拳,回到家乡直隶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后广授门徒,将太极拳发扬光大,又开创了杨氏太极拳一派,成为一代宗师。

影片推荐:《太极张三丰》《太极宗师》

咏春拳:止戈为武,强身健体

咏春拳是一种积极精简的正当防卫系统,是合理使用武力的拳术,较其他我国传统武术更侧重于尽快制伏对手且将当事人的损害降至最低。咏春拳以“中线理论”为理论基础,强调使用正确的观念、意识及思维方式来导出肢体的灵活应用,其内容主要包括小念头、寻桥和标指等,训练器械有木人桩、刀、棍等。

相传咏春拳是由一名名叫严咏春的女子所创,严咏春原藉广东福建,自小跟随少林弟子五枚大师习技,后因见蛇鹤相斗而悟出拳术之道,并得五枚大师修正,创立了咏春拳,此拳动作敏捷,刚柔相济。

而真正令咏春拳名扬四海的人是叶问,据说当年佛山咏春拳宗师梁赞的弟子陈华顺租用叶家宗祠设馆授徒,叶问因年幼体弱便拜陈华顺为师学习咏春拳术,陈华顺看其聪颖过人、勤奋好学,经常亲自教授,师兄吴仲素也从旁协助,常与叶问过手,将咏春拳奥妙逐一指点,叶问因此武技大进。陈华顺中风病逝后,叶问随师兄吴仲素又苦练三年,大有进步,时年不过十五。翌年,叶问到香港就读圣士提反书院,期间通过同学介绍认识了梁赞先生之子梁璧,并随梁璧修练咏春拳术。1949年,五十七岁的叶问离开佛山赴香港定居,并先后在港九饭店职工总工会、九龙汝州街、李郑屋村、通菜街等地设馆授徒。叶问在武术界很有威望,跟其习武者遍及社会各阶层,其中不乏外国留学生。叶氏门下高徒辈出,尤以憑借非凡功夫扬威世界的李小龙最为知名。1971年,叶问的弟子成立了“咏春体育会”,集教授、研究、交流咏春拳术为一体,并以此为中心将咏春拳广泛传播。

影片推荐:《咏春》《叶问》

醉拳: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

醉拳是以醉态迷惑对手,寓藏武术进攻与防守技术为一体的象形拳术,其特点是快速多变、出奇制胜,并以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健身价值和实用价值得到习武者特别是青少年的青睐。

习练醉拳要求达到神传意发、手捷眼快、步碎灵活、刚柔相济、动迅静定、形神兼备,虽在外形上东倒西歪,醉形逼真,但要做到“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在跌撞、摇摆等动作中暗含闪、展、腾、挪、虚守实发、逢击而避、乘隙而入、指东打西等武术技击要点。

据说醉拳最初是根据水浒英雄武松醉打蒋门神、鲁智深醉打山门等文学故事中的技击方法演变而成,代表人物是晚清时期的苏灿,即我们耳熟能详的苏乞儿。苏灿本性善良,但为人好胜,终日吃喝玩乐,挥霍无度,后来父母因苏灿之过而惨死,苏灿从此遁世江湖,与酒为伍,竟把酒意融入武学招式之中,开创出别具一格的醉拳,成为“广东十虎”之一。

影片推荐:《醉拳苏乞儿》《醉拳》

迷踪拳:奇招迭出,排山倒海

迷踪拳立足实战,动作轻灵敏捷,招式变化多端,指东打西,指上打下,指左打右,忽南忽北,令对手防不胜防,整个套路舒缓流畅、大开大合、一气呵成,兼具实战性与观赏性,是防身克敌的卓绝武艺,也是健体养生的上佳之选。

关于迷踪拳的创始众说纷纭,有人说它是达摩祖师所创,弟子甚众,岳飞及《水浒传》中的林冲、卢俊义、武松等人都曾学习迷踪拳,也有人说其创自宋代燕青,所以又名“燕青拳”,话说燕青雪夜逃往梁山,一边前行一边持树枝扫去足迹,后世遂以“迷踪”命名此拳,更有人说此拳是取各家招法编成,难明其宗。

而说到迷踪拳,就不得不提到清末民初的国术大师霍元甲,他以此拳法先后在天津和上海威震西洋大力士,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在农劲荪等人的帮助下,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精武体操会”,后改名为“精武体育会”。在寻求救国的道路上,霍元甲迈出了艰难的两步:一是打破家规,招收外姓人为徒;二是把迷踪拳改为迷踪艺,让花哨的套路变得更实用,以便让人们能够尽快掌握要领,学会防身。孙中山先生对霍元甲将迷踪拳公之于世的高风亮节非常赞许,后来还亲笔写下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赠送给精武体育会。

影片推荐:《霍元甲》

太祖长拳:拳如流星眼似电,腰如蛇行步赛粘

太祖长拳相传由宋太祖赵匡胤创立,为宋朝操练兵员之拳法。现代太祖长拳吸取了查、花、炮、红诸拳种之长,把太祖长拳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平衡等基本动作规格化,按照太祖长拳的运动方法,编成包括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在内的各种拳械套路,姿势舒展大方,动作灵活快速,刚柔相济,动迅静定,节奏分明,是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之一。

关于太祖长拳的源流,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宋太祖赵匡胤在未成大业之前曾是少林寺俗家弟子,学习正宗少林拳术,经年苦练独有心得,遂自创拳术,即太祖长拳。赵匡胤称帝后,江湖上的英雄好汉对其拳法颇感兴趣。有一天,两位高僧来到皇宫与赵匡胤谈论佛法,席间两位高僧就地练起拳来,并吹嘘各自的拳法非常厉害,赵匡胤听后微微一笑,离席站稳,把自己的拳法打了一遍,而后不动声色地回归座席。原来,这两位高僧是少林寺著名武僧,也是当时武林界的顶尖高手,他们此行便是来学取赵匡胤那套拳法的,赵匡胤虽只练了一遍,两人却已把招术牢记于心。后来,两位高僧回到少林寺,凭记忆将赵匡胤所演练的拳法进行整理,并定名为“太祖長拳”。之后,太祖长拳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在长期的传习过程中,太祖长拳形成了很多的分支,如河南登封、开封、虞城,山东郓城、临沂、莱州,河北沧州,天津以及山西、福建、江苏等地的太祖长拳等。

太祖长拳因形成较早、体系完整、效果明显等特点,对其他拳种影响较大,其中受其直接影响的拳种有天津的通背拳、山东和北京的戚家拳、山西的洪洞通背缠拳以及风靡世界的太极拳等。其中,太极拳在创编时大量吸收了戚继光的三十二式拳法,而戚继光的三十二式拳法正是受太祖长拳的显著影响,如今河南温县陈家沟流传的太极小四套拳谱中就有“太祖立势最高强”、“要知此拳出何处,名为太祖下南唐”的记载,其经典套路“九排子”中仍保留有“探马式太祖高传”这一动作。

影片推荐:《大宋传奇之赵匡胤》

少林罗汉拳:灵活多变,无念为宗

少林罗汉拳取十八罗汉之姿,主要手法有隔、迫、冲、闪、点、举、压、钩、抄、抛,腿法则讲究腾、滚、扫、弹,该拳以技击为主,结构严谨,功架规整,古朴大方,动作连贯。习练罗汉拳讲究出手上中下,里外分阴阳,以上破下,以下破上,指右打左,声东击西,虚实不定,快速多变,要求气发吹齿,发声如雷,晃身晃膀,以声助威,以气促力,上下相随,步随手变,身如舵摆,出手注意“夺中”和“护中”,劲力刚柔相济。

相传少林罗汉拳由天竺僧人达摩所创,达摩来到中原后在少林寺演说佛法,见众僧个个面黄肌瘦、精神不振,慨然曰:“出家人虽不以躯壳为重,然亦不容不澈解于性,使灵魂离散也。欲悟性,必先强身,则躯壳强而灵魂易悟也。”于是达摩创罗汉拳十八手授以僧众,僧人们修炼不过数月,个个精力充沛。

少林罗汉拳十八手是少林各师派之正统宗法,自达摩禅师创立此拳以来,名家多有承传发挥,但其理论基础始终是达摩所传的禅法:“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因此,习练者在练习罗汉拳时一直秉持着“无念为宗”的禅宗精神,侧重于呼吸吐纳,气行六脉,止心不乱,故又称“少林心法罗汉拳”。有诗曰:“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若要经上寻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少林罗汉拳的每个单势都是炼气的桩功,既可使精气神充足,又可使下盘稳固,既内又外,既神又形,既静又动,易筋洗髓功夫无所不包,可达到修养身心、强身健体的目的。

至金元时期,白玉峰披剃入山,习得罗汉拳十八手,并将其发展为一百一十八手,使其符合一百一十八罗汉之数。后来,这套拳术逐渐分解形成少林五拳,即龙拳、虎拳、豹拳、鹤拳、蛇拳。

影片推荐:《少林达摩》《少林寺》

猜你喜欢

咏春拳张三丰拳法
2016年昆仑决比赛拳法技术运用分析
铁桥三五行拳
咏春拳
穿越在历史中的“张三丰”
张三丰:哥就是神一般的传说
传统武术“咏春拳”在职校教育教学发展中的策略
猜拳
太极拳:自然性质的反映和再造
民生·创业让咏春拳接地气
张三丰的手掌有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