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探索

2019-11-22屈佳眯

绿色科技 2019年18期
关键词:信息公开

屈佳眯

摘要:指出了至今排污许可证核发已有30多个行业,但证后监管仍然是当前的薄弱环节。通过分析现阶段国内证后监管的实践进展,仍存在证监管要求不明确、职责分工不明确、监管体系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从加强动态监管等方式、强化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证后监管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排污许可证;证后监管;信息公开

中图分类号:X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8-0153-02

1引言

“一證式”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实施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实现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信息化的“一证式”管理,2016年国务院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中强调加强证后监督管理,依证严格开展监管执法,严厉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将排污许可制建设成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先后发布了《排污许可证暂行办法》、《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2019年生态环境部又发布了火电、钢铁、水泥、石化、电镀、有色、电池、汽车、肥料、水处理等30多个行业的排污许可证申领与核发技术规范,按照管理的类别对排污单位进行分行业管理,统一申请国家排污许可证。

2国内证后监管实践进展

2015年上海先行开发了排污许可证核发与管理信息系统,对接国家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整合、统计和优化相关数据,连接移动监测和移动执法系统,实现监测、监管、监察“三监”信息联动及证后从排口到移动监测、监察的闭环管理。通过对排放口的信息化改造,扫描排放口的二维码了解企业的排放状况,实现对污染物排放的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定量化管理。并建议在后续的排污证管理工作中将排污口二维码标识牌作为许可证附件,与副本同时制作,一起下发。

河北省率先启用排污许可证后监管系统,通过扫描排污口的二维码,快速了解企业的基本信息、发证信息、污染工艺、污染物排放许可浓度、许可总量等内容以及各项环境管理要求等,为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和执法检查提供便利的精细化服务。安装二维码,加强证后监管,强化持证排污是河北证后监管的重要措施。

常州在证后结合“双随机”和“263”行动开展专项和随机抽查制度,分科室落实证后监管工作。核发科室负责检查已发证企业的执行报告落实情况;环境执法局负责现场检查;环境监测站负责企业自行监测的情况,包括自行监测方案的制定,数据联网等。现场执法检查按要求制定了《排污许可证执法检查要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督检查记录表》等文件,落实排污许可证证后管理要求。

3证后监管存在的问题

3.1依证监管要求不明确。工作未落实到位

依证监管是排污许可制实施的关键,《方案》中明确了按照“谁核发、谁监管”的原则定期开展监管执法,首次发证后应及时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检查许可事项和管理要求的落实情况,严厉查处违法排污行为。然而目前国家处于“重核发,轻监管”的阶段,对于排污许可监管执法的规范和技术要求,相关指导意见,具体的执法要求均未出台,也未对证后管理部门进行证后监管工作部署,未制定相关现场检查等重点工作的规程和工作程序,证后监管责任不清晰,依证监管工作还未落实到实处。

3.2证后监管体系不完善

国家排污许可证目前还处于核发阶段,“重发证,轻监管”现象还未转变,证后监管与许可证核发工作脱节存在脱节现象,基层环保监管部门对改革后的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存在认识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情况,随着发证行业的增加,发证的企业越来越多,对“按证执法”还未形成共识。证后监管体系还尚未完全建立。

3.3企业自证守法、自我管理不完善

《方案》强调企业作为履行环境保护责任主体。排污证是每个企业的“身份证”,是企业生产运行排污的唯一行政许可,是自证守法、依证执法、监督护法的基本依据。而目前除大型企业设有环保管理部门或者专门的环保管理人员,部分企业设置了相应的环境管理部门,但并未有专门的环保技术人员,很多都是身兼数职,专业技能差,很多小企业则根本没有设置环保管理部门,更谈不上根据排污证填报执行报告、规范台账管理,持证、按证排污的意识淡薄。

4对策与建议

4.1健全排污许可证后监管体系

申请、核发排污许可证是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第一步,证后监管是一个长期、复杂过程,需要从国家的顶层设计开始,尽快出台污许可证管理条例,完善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法律地位,健全证后监管的法规体系。明晰核发部门、执法部门、监测部门等涉及排污许可管理的各部门工作职责,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应性法规和实施细则,实现排污许可制度的全覆盖。对已发证的30多个行业,尽快制定相关行业排污许可执法手册,按照“核发一个行业、清理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达标排放一个行业”的思路,实现全面规范化管理。

4.2强化排污许可证的动态监管

建立证后监管平台,对接移动监测和移动执法,融合“日报月报平台、一企一档、在线监控、环保信用评价”等各类污染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以排污许可信息管理为核心的环保大数据系统,实现监测、监察、监管三监联动。

证后执法是环境执法的主要内容,加强移动监测和移动执法的数据共享,提高证后执法的时效性,督促企业按证排污,实现对固定污染源的全过程管理,形成发证到证后监测、执法的闭合管理。

4.3建设专业化的环境管理队伍

现行的排污许可证对环保管理部门和企业都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建设专业的环境管理队伍势在必行。加强基层环保部门和排污单位的培训,建立多种技术沟通交流的渠道,加深核发技术规范、自行监测技术等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实际问题的沟通解决,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同时,鼓励政务购买相关服务。基层环保人员不足、技术力量薄弱是长期存在的问题,积极在排污许可制度推行的全过程中引入第三方服务,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的技术优势,排污许可证的申请以及证后的自行监测、执行报告等,是对环保部门技术的补充,有利于提高证后管理的效率和排污许可证管理的专业性。

其次,积极培育与排污许可相关的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规范相关市场秩序,充分发挥第三方的专业技术能力,促进排污单位承诺守法、自证守法,完善排污许可证的管理。

4.4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力度

鼓励社会大众参与到排污许可证的管理工作中去,定期通过指定的信息平台公布排污许可证申请、审核、发放等排污证的流程及时间节点,公示监测数据、自行管理台账等环境信息,鼓励群众举报无证排污、不按证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并将相关的行政处罚信息纳入企业信用管理,对所有排污单位进行社会监督。

5结语

从2017年以来已经在30多个行业发放了排污证,为了实现“一证式”排污许可管理制度,落实地方环境保护责任和企事业排污单位污染治理主体责任,围绕申领核发、证后管理,结合项目环评、总量控制等源头预防与网格化监管、双随机抽查、环保信用评价等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建立符合当地的执法手册,联合监测、监察、监管的动态监管,及时总结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工作存在的不足,找寻一条符合相关政策、又满足自身需求的可持续的排污许可证后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信息公开
浅谈档案公开背景下的档案工作
案件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美国高校学术科研信息公开的原则、标准及路径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论食品信息公开化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加快建立上海市固体废物全产业链信息化监管机制的措施与建议
政府网站不能沦为形式主义的“摆设”
食品安全监管的公众参与机制
完善环境群体性事件中风险沟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