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泄洪闸溢流堰消能结构优化方案浅析

2019-11-22

陕西水利 2019年10期
关键词:消力池流态急流

朱 江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喀什河流域管理处,新疆 伊宁 835000)

1 工程概况

为应对黄河凌汛灾害,内蒙古自治区在沿黄凌汛灾害比较严重的河段规划兴建防凌分洪区6处,乌兰布和分洪区就是上述6个分洪区之一[1]。分洪闸是分洪区建设的重要节点性工程,当凌汛来临时,分洪闸开闸分洪,将凌汛洪水放入分洪区,以降低黄河凌汛期的洪水压力,在凌汛结束后,再分洪区内的水回退至黄河,以保证黄河的水量[2]。该分洪闸共设置单孔净宽为6.0 m的7孔溢洪道,溢流控制段采用实用堰性,闸室长16.10 m,宽35.60 m,堰顶和底板高程分别为1014.50 m和1010.20 m,分洪闸的下游设两级消力池。其中,一级消力池为曲线溢流堰型,池长18.00 m,二级消力池为斜坡消力池,池长为29.80 m,斜坡段的坡比为1∶4,斜坡上设置三道消力坎,消力池的末端设置长度为65.00 m的海漫,海漫上游设置一道消力坎。

2 试验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2.1 模拟范围

根据需要和工程现状,模型试验的模拟范围为分洪闸上游250.0 m,下游400.00 m,模型的宽度为分洪闸两侧堤防之间的宽度,以保证模型试验过程中的水流相似性要求[3]。

2.2 模型设计

对溢流堰的消能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保证工程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需对整体模型进行试验,分析消能部分的局部流态。考虑试验场地因素和相关规范的具体要求,设定水工试验模型的几何比尺为50[4]。为有效模拟工程运行中的水流流态特征,模型采用PVC灰板制作,其中闸室和消力池段等过水关键部位利用有机玻璃制作,以满足水流紊动阻力相似性需求,模型制作过程中要求高程误差小于2 mm,平面误差小于10 mm[5]。模型设计平面图见图1。水位监测采用DJ800型多功能监测系统;断面流速分布采用DJ800型多功能监测系统和毕托管联合监测测量;底板压强采用采用测压管测量,测点布置见图2;水流流态采用高倍像素相机拍摄[6]。

图1 模型设计平面图

图2 测压管测点布置示意图

2.3 试验工况

根据模型试验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研究成果,选取不同水位高度和闸门开度分析溢流堰的消能效果,试验工况见表1。

表1 试验工况表

3 溢流堰结构优化方案试验

3.1 原设计方案试验结果分析

利用模型试验方法,在工况1及工况2、闸门开度为0.5 m条件下对原设计方案溢流堰消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根据试验结果可知:原设计方案,一级消力池溢流堰表面部分部位存在负压现象,且主要集中于1号和2号测点,但是负压值相对较小;位于消力池底板部位的3号、4号、5号和6号测点为正压。结果说明一级消力池的消能效果比较理想,可以有效减轻二级消力池的消能压力;在二级消力池斜坡部位的7号测点存在急流区,在消力坎后的8号和9号测点也存在比较明显的负压,水流紊动情况十分明显;位于二级消力池下游的水跃区的10号、11号和12号测点为正压;13号和14号测点位于海漫段,由于受到消力坎的作用,急流情况不怎么明显。

表2 各测点的测压管读数与水面标高的差值 单位:m

在试验中对不同工况、不同闸门开度条件下的消力池底板和部分海漫段底板压力进行测量。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不同闸门开度下,两级消力池的部分部位均存在负压;在闸门开度1.3 m、试验工况3条件下,二级消力池的斜坡面出现比较大的负压,越过下游消力坎后的海漫段存在一段十分明显的急流。说明消力池的消能效果并不理想,需要对消能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

表3 不同闸门开度下原方案各测点的测压管读数与水面标高的差值 单位:m

3.2 二级消力池堰面优化设计

由表2的原设计方案的模型试验结果显示,二级消力池的消能效果并不理想,虽然消力坎具有显著的消能效果,但是出池水流仍为急流。鉴于原设计方案中的一级消力池采用的是曲线型溢流堰,并且在模型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消能效果,因此将模型的二级消力池结构形式设计为曲线型溢流堰[7]。

开敞式堰面一般采用WES幂曲线,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Hd为定型设计水头,m;k为系数;n为与上游堰坡有关的指数。

由于一级消力池内的水流紊动会对曲线参数的选择造成影响,因此在设计中以原方案设计中的部分测量数据为依据,取定型设计水头为3.7 m,上游堰高为1.8 m,k取2.2,n取1.85,得到的堰面曲线方程为:

堰面曲线的半径根据下游堰高和设计水头确定,计算结果为1.9 m,反弧段的角度为50°,设计曲线见图3[8]。

图3 堰面曲线设计示意图(cm)

3.3 优化方案试验结果分析

按照优化后的消力池溢流堰结构优化方案,重新进行模型制作并进行试验,将试验结果与原设计方案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3.3.1 闸下消能试验分析

为验证优化效果,在工况1及工况2、闸门开度0.5条件下进行模型试验,各测点的测压管读数与水面标高的差值见表4。由表4可知,上游溢流面的还存在负压,但是负压值明显减小,一级消力池的水流紊动现象有所减轻,3号测点的正压值减小。二级消力池的7号和8号测点部位为急流区,存在可以允许的负压。10号、11号和12号测点水流比较平稳,使下游消能压力大为减轻。13号和14号压力变化不大,但是消力坎坎后的水流流态更为平稳。

表4 各测点的测压管读数与水面标高的差值 单位:m

3.3.2 水流形态观测分析

对试验过程中水流流态进行观测,优化后的设计方案溢流堰东部存在部分急流区,工况1条件下海漫斜坡段的第一道消力坎坎前存在急流区看,长度为2 cm左右,但是较原型方案中100 cm长的急流区相比有明显减小;在工况2条件下该部位的急流区长度为4 cm,较原型中200 cm长的急流区相比也有显著减小。由此可见,将泄洪闸二级消力池改为曲线溢流堰后,有助于能量的消散,因此急流区长度大幅缩短,不会对工程的安全运行造成不利影响。总体来看,泄洪闸上游流态较好,泄洪闸下游的流态也较为平顺,不存在明显的回旋区。

3.3.3 不同开度下的闸下消能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优化方案的消能效果,在不同工况和不同闸门开度条件下进行模型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获得各测点的测压管读数与水面标高的差值,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一级和二级消力池的溢流面上的测点1和测点2存在负压,在工况2、开度1.3 m条件下,二级消力池的斜坡面的测点7~测点9存在负压,但是负压的值不大,不会对泄水闸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与原始设计方案相比,负压和急流现象有明显缩小。

表5 不同闸门开度下优化方案各测点的测压管读数与水面标高的差值 单位:m

4 结论

水闸的设计要满足泄流要求,还要满足消能防冲。本文以乌兰布和分洪区某分洪闸为研究对象,利用物理模型试验对不同结构形式的消能效果进行分析,可获得的如下结论:

1)对水闸原设计中的单曲线溢流堰消能结构进行模型试验,认为原设计水流流态不理想,消能效果不能满足实际要求,需要进行优化设计。

2)原设计方案的模型试验结果显示,二级消力池的消能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将模型的二级消力池结构形式设计为曲线型溢流堰。

3)对优化方案进行模型试验,结果显示水流流态十分平稳、急流区范围减小长度缩短,消能效果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猜你喜欢

消力池流态急流
复合掺合料在高流态特种混凝土中的应用
智海急流
智海急流
智海急流
实验室小浮选机流态优化对浮选效率影响的试验研究
智海急流
侧边机组故障对泵站前池流态的影响
高水头尾矿库场外排洪系统消力池体型研究
跌坎式底流消力池边墙突扩宽度对池长的影响研究
底流消能平底和跌坎突扩消力池水力特性三维数学模型计算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