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计算对气象业务格局的影响初探

2019-11-20沈文海马渝勇李永利汪华向筱铭

中国信息化 2019年10期
关键词:气象部门格局气象

沈文海 马渝勇 李永利 汪华 向筱铭

在云计算正渐成趋势,云计算中心(含大数据中心)建设已列入规划,未来“云+端”模式的轮廓已日渐清晰的背景下,未来气象部门的业务格局将发生何种变化,如何看待并对待这些变化,这是所有相关员工所关心的,也是各级决策者所必须面对和思考的。对于气象业务而言,云计算究竟是发动机还是干扰器,它带来的究竟是进步还是动荡,它将在哪些地方有所作为,而这些作为究竟会产生哪些影响,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厘清。

一、云计算无法直接改变业务层级的功能分布

必须坦承,气象部门预报水平的提高与是否采用云计算(含大数据中心)模式,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气象预报准确率涉及到人们对自然科学机理的认识、理解和准确描述,与做为信息技术的云计算模式没有任何直接关联。云计算无法直接提高预报水平,只是为进一步提高预报能力和水平提供了一定范围的物质条件。

因此,如果预报能力和水平尚未达到规定的程度,则即便采用了云计算模式,各级气象部门之间业务功能的分布也不可能因之而发生根本性变化。比如:如果国省级预报产品的精度和品质无法满足地县两级的相关要求,那么地县两级气象部门的基于当地特点的精细化预报业务就必须存在,不可被国省级预报产品直接取代,否则就可能影响地县两级气象部门的服务水平和效果。而如果国省两级预报业务产品的精细度和品质达到了规定的、足以取代地县两级预报产品的能力和水平,那么,在云计算的环境下,地县两级气象部门就有可能在国省两级预报产品的基础上,在充沛的数据资源和计算资源支撑下,着力专心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气象服务和灾害预警工作,而不必再分心进行重复性的、质量和精细度都无法超越国省业务产品的预报工作。

所以,各级单位的业务构成是根据气象部门整体能力背景和当地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而决定的,部门整体能力背景达到了当地需求的水平,则当地的业务构成便可随之调整和变化,反之则不行。归根结底,业务层级功能分布的调整是业务整体能力和水平发展的结果,与云计算没有必然联系。

二、云计算深刻改变了业务运营模式,影响业务层级结构

尽管云计算与预报准确率没有直接关系,无法影响业务层级的功能分布,但云计算(含大数据中心)因其自身的资源服务优势,依然为气象业务信息系统提供了更为广阔、也更为灵活的运营空间,使其具有更多的模式选择范围。

在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的环境下,由于数据、计算、存储和通信资源的充分满足,业务功能的构件化、服务化使得各级气象部门因需构建具有本地特点业务功能的过程得以更加便捷,地市级甚至省级的一些业务功能,在云环境下可以很便捷地组装成县级的业务功能,反之亦然。气象部门各级业务单位的业务构成、功能配置、运营模式及人力资源组合因之而可能趋于更为合理和有效,而不是相反。理论上,在云计算的背景下,各级气象业务单位拥有了根据自身能力和当地政府及社会需求、动态构成符合当地实际需求的各项业务功能的可能,而不必统一硬性规定省地县三级业务单位应当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如,就县级单位的预报业务而言,当国省两级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基本满足县级预报需求时,县级单位确可不必再进行重复性的日常预报工作,但若遇到特殊情况,需要更加精细的预报产品,而国省智能网格预报产品一时无法提供时,县级单位也可灵活处置。

业务功能的灵活配置、数据和信息的充分满足,使得省地县三级单位之间的关系变得较之以前更为灵活:既可以是职责分明的层级关系,也可以是彼此相对平等的平级关系,一切由当地需求和当地气象部门业务能力决定。这种氛围一旦形成,气象部门就开始走上了管理扁平化之路;而扁平化模式运营之高效率和高效能,是层级化结构模式所难以望其项背的;那是一个真正的良性循环之路。

所以,云计算改变的是业务的运行形态以及业务功能的配置方式,并因此而使得气象业务结构由层级化向扁平化演进成为了可能。

三、云计算对业务格局的影响

所谓业务格局,是指气象部门内部业务功能的组合分布,以及因之而形成的业务单位的分布和彼此的关系及位置。在业务功能的存在及彼此关系未发生大的改变的情况下,自然形成的业务格局没有必要调整,硬性调整业务格局只会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和困难。

上文已述,业务功能的改变及彼此间的关系,是由业务能力及水平的发展而决定的,与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无涉。因此,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无法直接改变气象部门的业务格局——当然,大数据云平台的建成、国省两级气象大数据中心的组建,原有的与气象数据收集、管理和服务相关的部门及岗位自然会随之而发生调整和改变。但这并非业务格局的根本性改变,因为原有的业务功能依然存在,只不过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使得这些业务功能的组合更趋合理而已。

所以,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所营造的环境,不能改变业务功能的存在与否以及彼此间的关系,但却有可能优化业务功能的组合,从而使得业务系统整体运行效率更为提高。

业务功能的优化组合,是以业务流程、数据流程的优化为前提的。没有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的优化,业务功能的重组便体现不出预期的效益和效能。因此,大数据中心建立之后,首先需要改变(或者说优化)的是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首先见到的效益应当是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的简化和优化。

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的优化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发生业务系统的归并和整合:一些原流程节点上的数据库系统,由于大数据平台强大的数据资源和服务能力,在资源和能力上可完全取代这些原流程节点上的数据库系统。此时为了流程的简洁和优化,应当对这些原有的数据库系统进行必要的归并整合,如此才能推进并完成流程的优化工作。即便原流程节点数据库的一些功能大数据平台暂不具备,只要在可容忍的时间范围内能够予以补充完善,便依然应当按计划对原有的数据库系统进行归并整合,不可因一些暂时的缺陷而影响到整体工作的推進。因此,对大数据平台的评估工作十分重要,因为这将明确大数据平台在资源和能力方面能否取代那些原流程节点数据库,进而能否担当业务和数据流程优化的重任。一旦评估结论是肯定的,则流程优化(包括原系统的归并整合)工作便应坚定地推进下去。

至于业务功能的优化重组,以及随之而来的业务格局的调整,则宜尽可能顺势而行,根据优化后的流程,依照常识和规律(而不单纯是行政命令)调整、组合相应的业务功能,进而逐步实现对业务格局的优化调整。当时机成熟时,应放手大胆推进,以期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条件下得到期许的效果。当然,在时机尚未成熟之际,贸然强力重组业务功能,有可能事倍功半,并给当地带来一些难以治愈的后遗症。所以,业务格局的调整既不能瞻前顾后,也不能操之过急。优柔寡断举棋不定会令我们丧失大好机遇,而不顾现实条件鲁莽行事也会令事情变得复杂,变得事与愿违。

综上所述,国省两级气象大数据中心建成后的首要任务,是把数据环节梳理好、流程优化好,以此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过程中会对一些业务系统(主要是数据库系统)进行必要的归并整合,这在流程优化过程中是难以避免、也是必须要面对的,而且这不属于业务功能重组范畴。至于业务功能的优化组合及业务格局的调整,则宜在水到渠成的情况下顺势而为、乘势而为、因势利导。

四、一些必要条件

在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的背景下,要达到业务功能优化组合的效果,省局单单将地县两级单位业务系统的运行位置由当地迁移到省级数据中心,是不够的;这样做只是为地县两级单位根据需求对业务进行灵活配置提供了场地的可能性。如要达到业务功能优化组合的效果,至少必须完成如下工作:

归纳整理本省各级(省地县三级)业务系统,按“通用”和“个例”对所有功能进行梳理出,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并至少对“通用功能”依照标准进行模块化(组件化)改造。

以“通用功能组件”为主体,构建本省的业务平台,不断丰富构件库,向各级业务单位提供通用的业务功能服务,使之成为本省的业务中台,成为各级单位业务的构成和运行场所。

对由上级直接部署下来的省级核心数据库进行符合本省实际需求的适应性调整(甚至改造),使之能够完全满足本省各级业务的数据服务需求,并最终将其打造成具备本省特点的省级气象数据中台。

在上述条件得以满足的情况下,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才有可能具备业务功能优化重组、进而影响业务格局优化调整的环境,否则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就只是一个只能提供算力等IT资源的资源中心,无法对气象业务产生原本应当产生的更深层次的影响。

总体上看,在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的背景下,气象部门的业务形态将发生较大变化,从以前的四级运行模式改变成未来的云计算+边缘计算模式。然而这些变化都是表面的。应当发生的深层次变化——业务功能的优化重组,业务格局的优化调整——能否如约发生,何时发生,则要看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的进一步发展:是迎难而上,还是浅尝辄止,这不仅关系到云计算对气象业务的影响程度,也关系到气象IT部门的存在价值——毕竟改革早已步入深水区,气象部门需要的是能够适应深化改革需要的基礎支持。

但愿气象IT部门能够知难而进,也但愿气象业务部门对IT部门能够再多一点宽容和耐心。

猜你喜欢

气象部门格局气象
气象树
基于价值链模型的气象部门增值型内部审计新模式初探
格局与结局
以天地为格局
文章有象
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