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境外国有资产审计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探究

2019-11-20李晓晨

财会学习 2019年30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一带一路

李晓晨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开展,我国境外国有资产总量庞大且快速增长,充分显示出大国崛起之势。然而与此同时,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的挑战性与日俱增,问题也不断凸显。本文从境外国有资产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境外国有资产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而达到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质量、保护我国境外国有财产的安全的目的。

关键词:一带一路;境外;国有资产;审计服务

为了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构想。“一带一路”是指“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在此基础上,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一、境外国有资产审计工作的现状

在探讨境外国有资产审计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前,须明确什么是境外国有资产。结合我国国有资产现状,笔者认为,境外国有资产指在中国国境范围之外的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称。该概念包括几个维度:从资产的体现形式来看,境外国有资产体现为价值形态、实物形态和技术形态,具体包括厂房、设备、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以及境外被投资企业股权、技术许可权、递延税收等无形资产;从资产的控制关系来看,境外国有资产的直接控制权须为国家,股权关系穿透来看须为国资委等机构,对境外国有资产管理的关键人员须由党组任命;在组织类型上,境外国有机构包括中国政府驻外机构和中国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分支机构及其投资的经营实体或者实物。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实施,我国境外资产投资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投资主体不断增多,价值的体现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在此背景下,国有企业对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的需求也大幅增加。我国对境外国有资产审计出台了多项管理办法,逐步明确了相关具体审计要求。国务院分别于2011年6月下发《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2012年3月下发《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范境外企业经营行为,维护境外国有资产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虽然我国持续增大对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及审计力度,但由于存在地域限制、审计依据的局限性、各国有企业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一等因素,导致目前我国针对境外国有资产的很多审计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许多重要缺陷审计无法发现,法律法规对审计要求的覆盖面也很难保证包含全部境外国有资产,境外国有资产审计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境外国有资产审计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境外国有资产审计存在实际操作阻碍。

目前我国从国家层面到公司层面均相继出台了针对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的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然而由于各个公司间的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管理方式均不相同,针对境外国有资产的审计实施开展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阻碍。首先,部分涉外国企内控存在缺陷,审计部门权责较轻,对自身境外国有资产的真实完整性主要依赖会计师事务所的年度外部审计工作。公司内部的审计部门人员往往较少,无法及时有效的对境外国有资产监督核查。其次,公司对审计的重视程度在企业文化中往往被忽视,审计部门在公司内部往往得不到重视,具体工作内容多为对接上级监管机构以及完成定期报告。再次,在对境外国有资产内外部审计过程中,公司相关部门在人员的调动配比上不是十分完善,因此造成了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不是特别高,这就使得对境外国有资产的审计工作在监督管理上无法全面开展,甚至在一些地区,审计工作范围无法覆盖现场,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审计盲区。最后,由于境外国有资产无论在形式上还是价值上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导致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对审计人员和审计程序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对境外金融衍生品资产价值及操作规范的审计往往需要相关领域的专家提供支持。

第二、我国对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监督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境外国有资产总规模较大,境外国有资产已陆续加强民间审计及政府审计管理,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对国有企业的组织、运用、监督与管理均作出了详细的规定。近几年审计署及巡视组也加大对国有资产的审查力度,对作为重点的境外国有资产做了较多的专项审查工作。此外加强人民监督及反馈力度,对人民所反馈的每一个问题都重点对待,不轻易放过存在的问题。同时国家也加强了对问题整改情况的检查力度,有力确保发现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且有效的解决。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对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监督有提高的空间,境外国有资产流失情况仍偶尔发生,故我国对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监督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如何增强境外国有资产审计

面对日益增强的境外审计需求,顺应公开透明的审计趋势,笔者认为须不断提升审计工作质量,优化审计方法,将审计工作提升至公司高度。笔者对增强境外国有资产审计进行了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找准境外国有资产的审计侧重点。

由于资产形态、组织结构、业务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境外国有资产的审计侧重点均不同。首先,审计人员应对境外资产经营业务模式详细了解,分析业务运营逻辑、盈利模式。金融资产的运营逻辑与产业资产的运营逻辑存在明显区别,审计人员须学习所涉及的不同业务流程,充分了解各个内部控制点。其次,审计人员依据掌握的详细业务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财务审计计划。比如对重资产生产企业,要着重关注资产的真实性、是否存在减值、原材料购买、存货存在性与可变现价值等方面;若主要资产为金融资产,则须着重关注金融资产的计量,确认以及权属的确认。再次,审计人员须重点关注决策审批流程,重大投资、融资决策是否经过公司集体决策,“三重一大”事项是否已经过党委审议,是否存在舞弊行为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第二、灵活运用审计经验。

持续学习相关行业的审计经验,并将审计经验灵活运用到境外国有资产审计工作中。公司应通过宣贯培训等方式增强内外部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严肃内外部审计的工作纪律性,要求被审计单位或事业部要全力配合审计工作的开展,在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时及时提供所需的审计材料,例如须及时提供账户对账单及余额调节表、工程结算单、采购单等基础资料。针对审计资料,审计人员须进行交叉验证,审慎性确认其真实性及合理性。同时,在选择对境外国有资产审计工作的负责人中,挑选负有责任感、经验丰富的审计负责人担任组长或者核心成员。在审计过程中充分沟通,化解矛盾,进而实现审计目标。

第三、加强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企业内部审计的协同,提高审计效率。

在境外国有资产审计过程中,政府审计应当充分借鉴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结果,以及企业内部审计的审计结果,加强协同,形成合力。政府部门对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的侧重于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反腐审查,企业自身内部的审计侧重于内控审计与过程审计,社会审计侧重于第三方监督与结果审计。三者目的各有差别,审计方法和审计结果的运用不尽相同,若将三者结合起来,将极大提高审计的有效性,真实准确反映境外国有资产的状况。

四、结束语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实施,目前我国境外国有资产的总量高、增长块,随之带来的是对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的需求与日俱增。我们须正视我国对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监督不到位以及实际操作中存在审计阻碍等问题,通过加强协同配合、开展审计创新等方式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质量,保障我国境外国有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克玉.论境外国有企业的审计管辖与法律适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 (6).

[2]林忠华.配合“一带一路”倡议 加强企业境外资产审计[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6 (4).

[3]郝玉贵.国家审计服务“一帶一路”倡议的理论分析与实现路径[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6 (02).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一带一路
浅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五年规划”加强国有资产监督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法和措施
构建我国新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思考
央企“退房令”失灵,或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