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共融

2019-11-20

中国服饰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共融协会会长纺织

纺织非遗创新发展研讨会共话品牌共融。

9月7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联办的纺织非遗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大连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非遗与品牌共融”,旨在通过纺织非遗品牌展示,探讨纺织非遗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

大连市服装纺织协会会长刘向阳、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会长王翀先后致辞。王翀表示,目前辽宁纺织服装在品质上具备一定优势,也推出了古风紫裳等与非遗品牌,未来在品牌与非遗共融上要更加创新,扩大非遗“朋友圈”。

大连艺术学院服装学院院长张志宇、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教授曾慧作为专家代表发言。他们认为,中国的非遗目前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区域推广应形成非遗的拳头品牌,挖掘产品的核心竟争力。

吉林省服装设计师协会执行会长刘克力作为行业协会代表发言时表示,目前非遗在品牌的应用中存在传承链脆弱等问题,创造性转发和创新发展非常重要。

其后,内蒙古科右中旗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推进组组长白晶莹、丹东唐人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杜纲、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主任李文连、苏州上久楷丝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销售助理居俐、新宾满族自治县兴京旗袍文化有限公司池源、长春树信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杰、湘西静静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腾静蓉作为参展企业代表在现场分别进行了分享。

代表们在满族刺绣、蓝印花布等非遗与品牌结合方面都有着探索和实践,他们结合自身品牌发展纷纷表示,中国纺织服装非遗传承还需要进行大力的推广、传播和教育,同时面临着人才断层等问题。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作会议总结发言。他认为,非遗在行业的发展有三条主线:一是建设、健全纺织非遗的传承链条,需要传承人、制造商、品牌商、渠道商等产业链各个环节介入并打通,同时也需要技术、利益方面的衔接,以及行业协会的穿针引线,搭建平台;二是要着力培养纺织非遗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这也是目前最大的难题。供给侧只有与需求侧链接起来,把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统一,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纺织类非遗在区域分布上70%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因此需要重点支持少数民族非遗发展,助力扶贫、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

同时,此次共有古风紫裳、兴京满绣、挑花娘子&纺大染语、仲一、麻衣、黑嘴鸥、玺赢、金玉兰、礼美、汇德轩、沃尔墩、树、梧桐绣庄、MH Moe、元新蓝、侃侃KANKAN、古唐东韵、上久楷参加了中国(大连)纺织非遗文创品牌特别展,会议最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会长王翀为这18家企业颁发了证书。

据介绍,此次参展的品牌来自全国7个省、市、自治区,囊括了满族、羌族、朝鲜族、彝族、苗族、汉族等民族特色非遗创新产品400余件,涉及纺、染、织、绣、印、服装服饰非遗项目和传统工艺,多维度视角表现了纺织非遗与品牌的粘性和共融。期间,参展品牌还参加了国内外采购商与参展企业对接会。

猜你喜欢

共融协会会长纺织
澳洋纺织
朱晓红当选新一届家纺协会会长
共融共建共育,构建教育新生态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南京古巷熙南里重現明清“笪橋燈會”
人性深处都有慈善基因——吴起县慈善协会会长康永莲
共融机器人
“广厦奖”评审委员会
二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