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

2019-11-19孙颖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22期
关键词:内控公司治理

孙颖

[提要] 我国致力于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平稳运行并稳定增长,建立发展混合所有制下的国有企业,加速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私有经济的交叉融合,是发展我国经济的必要手段。本文为找寻混合所有制背景下国有企业治理研究方法,对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国有资产流失及腐败问题;内控薄弱,员工持股问题做出剖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股权利益冲突;内控

本文为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课题编号:2018tlxydxs022)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8月5日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历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的号角,国家对改革作出了向深水区发展的决定,改革的目标就是为了打破传统计划经济的僵化畸形状态,单一的所有制结构逐渐转化为复合多元的所有制结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混合所有制结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将混合所有制经济落实,步入实践。中央政府对混合所有制经济充满了信心,坚信混改可以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好日子。但混合所有制公司大多源于国有经济改制而成,保留了原有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工作方法;企业职工做事也因循守旧,保持陈旧的公司治理理念,缺乏创新,限制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没有发挥资本的最大化利用效率。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对混合所有制下国有企业做出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探索混合所有制公司所适用的公司框架,混合所有制公司具有一定的复杂度,就像顺应全球化趋势一样,混合所有制公司也是大势所趋,我们要对混合所有制下的国有企业改革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实践。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为了降低代理成本,所有制需要与公司的具体运营相分离,以及经营者是以股东利益和公司利益最大化为需求。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意义

(一)多元化融合,提高企业绩效。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是混合所有制的经济主体,主体的多元化体现在制度的包容性及经济的活跃性两方面。相对比传统计划经济模式,混合所有制经济体现了不同层次的渗透性,有效弥补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缺点,制度层面上得以实现共赢的思想。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下,时代在不停地进步,单一的经济体制逐步向多元经济体制转变,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愈发有经济活力,在强化了监督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企业效益。

(二)化解债务风险。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国有企业的发展中,管理者需要优先强调资金的概念,落实责任,加强风险调控,让国有资产更好的保值增值,完善对市场的监督与约束,降低债务的比例,化解债务风险,提高资金流动性。

(三)优势互补、合理分配资源。资金实力以及技术产业化经验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优势所在,但我国在管理方面却效率低下,不能及时掌握外界市场环境的变动。相比之下,非国有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敏锐度、技术的创新能力以及管理效率等方面更加具有优势,但在资源和资金这方面相较而言比较匮乏。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并将两者的优势进行互补,并且还能使保国有资产在市场上实现不断增值,大大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四)有利于国有企业简政放权。目前,企业内部部门数量多、工作流程烦琐是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着的最大问题,进行混合制改革能够有效促进国有企业简政放权,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更加完善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可实现两权分离,大大加强外部监督的力度,并能够对企业部门腐败行为进行有效预防。

三、混合所有制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股东间的利益冲突。国有股东和非国有股东组成了混合所有制企业,盈利是非公有制经济最大化目标,而国有企业经济是为了国家和人民办事,除了利润最大化还必须考虑社会公众的利益,符合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定位。然而非国有企业股东只要不违反法律,不危害国民安全的前提下,首要目标还是利润最大化,其次是职工福利,经营目标逐渐上升为公司战略,国有股东和非国有股东对于目标差异的不同必然会产生分歧,为了彼此的经营理念,他们会产生派别选出符合自己利益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在股东分配上争取利益最大化。然而在关于国家战略,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国有股东必然出现一股独大的局面,部分国有股东占股比例高于50%,股权高度集中,国有股东在股东大会上拥有绝对话语权。经理人任命、人事权、财务权都由国有股东把握,导致大型的民营企业沦为国有股东的提款机,小股东坐享其成,用脚投票。其次,通过持股及层层持股形成企业系族也是国有企业常用手段,大量的关联方交易,尤其国有企业改革仍保留着“老三会”与“新三会”代表着不同的股东利益,不同公司治理理念,容易发生新旧治理体制的冲突。

(二)腐败滋生,国有资产流失。现在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期,私营企业与市场配套的经济制度建设接轨仍不顺利,制度的空白区仍存在。所以部分掌握国家资源的干部拜倒在自己的贪欲和目中无人之下,孤注一郑利用制度空白区,侵占国家财产。其一,地方政府不作为,慢作为,监管缺位,部分公民法制观念淡薄导致了腐败,个人手中权利过大,利用手中权利侵占公共资源或滥用公共资源。其二,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没有建立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控制手段,担任企业董事会和总经理等高管把控了绝对的权利。我国当前的反腐败形式特别严峻,涉及领域广泛,已经到了不治不平愤,不治不足以兴国,落實法律措施,建立防腐败的防线。

(三)内部控制相对薄弱,引进非公有制企业门槛低。内部控制是一套高效科学的管理控制系统,给生产经营活动规定了适当的标准,防范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虽然我国企业很多都制定了内控制度,但内控制度都没有得到严格的贯彻和施行。一个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是企业运行有效的前提,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内控薄弱,无法准确获知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失职行为,发现不了错误和舞弊的情况,甚至会毁灭一个企业。在非公有制企业合作中,引入的私人组织资本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等特征,而且私人组织公司制度运作不规范,资产评估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有待商榷,引进来这样的民营企业只会拉低国有企业的平均实力,没有任何的意义。

(四)员工持股的多种问题。在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改革中,允许多种资本融入到国企的经营管理与利益分配,适当让员工持股,提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也便于形成多元股权结构。但是员工持股也会有很多缺点,有的企业员工对本企业生产状况,经营成果,未来发展潜力都比较熟悉,一旦经济产生波动,员工可能会陆续抛售股票为自己牟利。有的企业强制员工购买股票,把员工作为筹资的第一手段,虽然员工有抵制情绪,但迫于压力仍需接受企业强迫措施,容易使激励效果受到影响,与国家实行政策的初衷背道而驰。甚至有些企业利用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的空白区,钻制度的空子,为企业管理层牟利,员工持股比例和持股对象不匹配,缺乏公平和监督机制。

四、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对策

(一)建立均衡的股权结构和中小股东保护机制。一股独大是混合所有制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大股东经常侵犯小股东权益,而建立均衡的股权结构和中小股东机制是很好的解决办法。对于不同类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其均衡的股权结构内涵都是不同的。在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中,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有资产应掌握在人民的手中,所以混合所有制企业国家控股兹事体大,而竞争性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股分比重过高会抑制非公有制资本,给予非公有制资本一定的权利,有助于它本身有效性和活力发挥。所以在竞争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应避免国有股一股独大,建立起均衡的股权机构。因此,均衡的股权机构能够保证每一位股东都有一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任何股东都不能独自做出公司决策,各个股东在沟通和博弈中达到均衡状态。积极引入民营资本,机构投资者资本,自然人资本,有助于解决国有股权太过于集中问题。此外,应建立中小股东保护机制,比如建立中小股东维权组织,对中小股东进行切实有利的保护。建立均衡的股权机构和中小股东保护机制可以防止国有企业侵占小股东权益,让中小股东更有话语决策权和话语权,可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二)完善权力监督机制和合理的干部人事制度。在中国经济处在转型期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引入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同时,也从外部传来了与中国传统主流价值观不相适应的价值理念。金钱至上主义和崇尚纸醉金迷的生活滋生腐败观念。企业中的一把手掌权缺乏约束机制,而中国传统的中庸机制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很少的人敢直面抗争反腐,为了自保或者同流合污。从外部机制和内部因素分析,完善权利监督机制和合理的干部人事制度至关重要。一是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有严重的空白区,考察任命干部流程形式化,缺乏公平竞争,任人唯亲。二是缺乏公平科学的竞争机制,干部思想高度落后,长期懈怠,容易滋生腐败。

(三)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公共私营合作关系,是为了改变传统只由政府提供公共超品和社会服务的方式,扩大供给数量和供给质量,让落后地区生活更美好。其理念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在本质高度契合,这种模式完全可以成为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改革完美的典范。在这合作共赢的关系中,政府与私人组织应以具有法律效应的合同约定明确项目的要求结果、性质,产品风格,服务效果以及收费标准,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建立风险分配机制,以防范和控制该模式可能发生的公共风险,避免国有企业发生损失。公司治理结构形同虚设,没有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文化建设落后以及全面预算管理不健全。

(四)关于员工持股问题的建议。良好的政策环境需要用用法律手段来唯系。法律制度可以为企业员工持股计划提供完美的保护衣。虽然员工持股可以调动员工一定的积极性,但是员工持股也是有选择性的,并不是所有国有企业都适合员工持股,垄断型国有控股公司是不允许员工持股的。垄断企业依托国家政策或者有利因素发展良好,但是有利因素不会永远存在,依据员工对企业的了解程度,员工在公司出现困境或公司发展处于下坡路状态的时候会立刻抛售股票,追求自身最大化利益,国有控股垄断公司将损失严重。国有企业由年年亏损,难以经营到正常经营,发展壮大,经历多少的苦难和折磨,不断探索和实践让国有企业发展越来越好,而成功的原因就是在于从僵化的计划经济逐渐放开市场发展国有经济再到如今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创新。作为国有企业,其生产需要种类众多,但是其来源渠道仍比较单一,从而导致企业的生产效率下降。所以为了在竞争激烈的经济市场上位于不败之地,提高企业自身的競争力,专项整合企业各类资源,在此基础上扩展资源和拓宽渠道,不仅防止国有资本的浪费,而且有利于提高各项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实现盈利目的。

(五)实施国有资产证券化建设,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之一就是国有资本缺乏流动性。既然要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就得让国有资本进入市场。由于证券市场本身资本流动性强,我们可以以证券市场为基础,实施国有资产证券化,从而不仅实现了国有资产的透明化,而且也吸引到了非公资本的注入,有助于实现保值增值。

在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程中,必须完善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为其保驾护航。其中必须通过法律制定国有资本和非公资本各方的权力和义务,明确彼此间利益,保护非公资本群体的利益,完善各个投资者的退出机制,激励其他非公资本积极投入到改革中。除此之外,也要将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落实到位,减少行政色彩。

主要参考文献:

[1]徐灿.浅谈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1).

[2]付鹏.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控制权、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D].东北财经大学,2018.

[3]滕飞.论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3).

[4]张婧.论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9(4).

[5]杨红英,童露.论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J].宏观经济研究,2015(1).

猜你喜欢

内控公司治理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及发展
教育事业单位内控要稳步实施
室内装潢宜俭朴宜居宜习宜养生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