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学生手册式校本课程开发

2019-11-19程琪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30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校本课程

程琪

〔摘要〕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涯教育,需要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对课程的开发意义、课程目标、内容板块和课程评价等进行系统设计。学生手册式的校本课程,有助于生涯教育的落地,能唤醒学生自主发展的生命自觉,培养创新性人才。

〔关键词〕生涯教育;学生手册;校本课程;生命自觉

〔中圖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30-0022-03

新高考改革当前,高中教育如何适应新高考的要求,在指导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将学业规划和生涯发展协调统一,做新高考的赢家和生涯规划道路上的胜者,成为教育者需要面对和研究的重要课题。2019年6月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意味着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新高考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课程改革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以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积极深化教育改革为例,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开发高中生涯规划学生手册式校本课程,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学生应对新高考改革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新高考改革需要学生提升生涯规划能力

湖北省的新高考将过去的文理分科调整为“3+1+2“模式,该模式下共12种选科组合,学生选择的种类增多,难度增大。新高考的分数由原始分数和选考科目的等级赋分构成,鼓励学生扬长避短,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能力。除了“两依据”,还有“一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关注高中的学习过程评价,提示学生加强自主管理能力。院校加专业的平行志愿填报方式,对学生的决策判断能力要求提高。整体上,新高考方案对学生生涯发展而言,是对自主性的激发,是对个性的尊重,是对创造性的培养,旨在让每个学生学会掌控自己的未来。

(二)生涯教育切合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在过去,家长和学校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生涯规划的关注主要局限在升学上,很少关注人的终身发展。对生涯角色的塑造比较单一,着重强调“学生”角色的执行,置其他生涯角色的发展不顾,导致学生个人的情感联结不丰富,从生活中感知幸福的能力不足;也导致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脱节,学业表现和工作表现不匹配、不适配。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家长和学校教育工作者是学生生涯规划的主要决策者,学生个体逐渐失去了探索自我、收集信息、调整判断和决策的机会。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既要着眼当下,也要放眼未来。创新型社会中,教育必须尊重个性,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我们要让学生了解目前还不确定的知识,掌握多种职业技能。高一学生往往有很多过于宏大的理想抱负,却不知道如何落地实现。教师不能用已经有的知识框架来限制学生,应给他们留出足够的思考和创造空间,让他们不断尝试甚至“试错”,在这个过程中了解自己,认识世界,达成和解。

(三)学生手册式校本课程是依据校情和生情做出的合理探索

目前,市面上的生涯规划教育教材多为读本式教材。高中生自主阅读能力较强,但是生涯规划不是知道是什么就够了,更重要的是规划的过程,“做到”比“知道”更重要、更有效。学生手册式的教学在国外已有成熟的经验,学生自主探索,能体验到任务打卡的乐趣,课程结束后进行成果汇总。学生手册内容和学校校园活动相互呼应,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生涯规划涉及个体发展的核心品质——自主性和自控性。自主能力和自控能力与学生未来的成就息息相关。不少学生经历了中考备考的艰辛,在高一高二不重视平时学习,到了高三才准备放手一搏,却发现基础太差,欠缺学习方法,进而心态失调。有的学生怀着对高中学习无限憧憬而来,但多次考试遇挫后,失去学习目标,进而失去人生目标。学生缺乏成长内驱力,教育就会相当困难。生涯规划,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内驱力,思考“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与“我的目标是什么”。让学生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增强自我效能。

学生手册式的校本课程相当于给了学生一个“脚手架”,它给出了可以探索的主题,能帮学生树立生涯规划意识。同时,又没有完全限定探索的内容,只给出了一部分主体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互动交流中进行深入探索。

基于此,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开设了针对高一年级的生涯规划学生手册式校本课程。

二、理论与任务

(一)理论指导

在校本课程的编写中,我们参考了一些主流的生涯发展理论,作为教材的理论支持。

1.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将这种优势放在适合的环境中,可以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并取得最佳效果。根据特质因素的三要素——知己、知彼、匹配,设计课程的主体框架:认识自己,认识外部世界,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2.霍兰德的兴趣类型理论。霍兰德的理论将人的兴趣类型和职业类型匹配,分类简明有效,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对于高一学生,生涯规划以兴趣先行,将兴趣逐渐培养为志趣,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在提升学业能力的基础上,为后续规划和决策选择打下良好基础。

3.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舒伯的理论将生涯发展贯穿人的生命始终,符合终身发展的教育观念。多元生涯角色的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全面、长远地思考规划内容,避免在学生时代单一发展学生角色而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

4.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认为,生涯发展就是看一个人如何做出生涯决策以及在生涯问题解决和生涯决策过程中如何使用信息。学生手册式校本教材作为生涯教育的载体,最终的教育目标是增强学生的能力,使他们成为自身生涯问题的解决者和决策者。

(二)课程目标和任务

1.认知目标。树立生涯规划意识,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认识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和性格类型;了解探索专业和职业的基本方法;掌握生涯决策和目标管理的方法。

2.情感目标。发扬自我管理和全面探索的精神;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意志品质;提升自我效能感。

3.行为目标。增强生涯规划的自主性和自控性;能正确使用测评工具进行自我探索;掌握一定的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和社会实践技能;对自己的高中选科和学业目标等有清晰的规划。

三、课程内容与案例

(一)课程安排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业安排,高一年级的生涯规划课程从生涯启蒙、自我探索、外部探索以及决策与行动四个方面进行内容设计,每个篇章设计三到四个活动。以学生兴趣、智能优势的开发为主,使学生了解高中学科、大学院校专业设置和职业探索的知识,探索多种可能性;掌握生涯决策的方法和目标管理方法。两个学期共安排15个活动,下学期有一次课程回顾和总结,每学期每章选择两个活动,各安排8学时的内容。

(二)采用学校、课堂、学生三位一体的学习方式

1.我们通过学校管理和校园活动增强课程实践。外部世界的探索是一个复杂和宏大的命题,课堂上提供的专业、职业探索办法,可以伴随学校安排的文化体育活动、大学研学活动、家长课堂、假期社会实践等扎实推进。

2.为了保证课程效果,每节课设置一个主要目标,课堂流程按照活动导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回顾总结的模式进行,结构完整,注重落实和交流。教师通过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探索自己的内心需求,加强合作交流,关注自己的相对位置,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以适应社会需求。

3.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需求的角度设计学生手册。手册会预告课程主题和主体活动,让学生有准备,但是活动的具体操作需要在课堂上专注学习才能完成,每学习一课,完成一页手册内容。当学年结束时,全册内容可作为学生的“生涯规划书”,学生可总结回顾学习内容,还可以依据活动提供的方法调整自己的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填写手册内容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為什么要这样做。除了手册提供的活动,学生自己还可主动探索和调整相应内容,根据相应的原则和方法指导自己的生涯实践,培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三)课程案例

下面以第一章中的活动——“生涯彩虹图”为例说明课程实施过程。课堂形式主要为互动式、体验式活动教学,唤醒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个体作业与小组讨论分享相结合,启发学生思考规划未来对当下学习的影响,旨在提升学生的自我觉察和自我规划能力。

1.活动导入——高中对对碰。每个人独立写出自己理想高中生活的三个关键词。每轮和一个同学比对关键词,如果出现相同关键词则两人的词均作废,游戏进入下一轮;没有相同关键词的两人可以通过一次猜拳决胜负,抢夺心仪的关键词,平局则无变化,游戏进入下一轮。该活动可以迅速地活跃课堂气氛,活动中的关键词象征着学生的目标,达成更多目标的关键在于保持个体的独特性。

2.自主探索——绘制生涯彩虹图。引导学生思考需要为未来哪些生涯角色做好准备,绘制自己的理想生涯彩虹图。

3.合作交流——讲述我的生涯故事。小组交流自己的生涯彩虹图,用生涯角色的故事描述自己想度过怎样的一生,其他成员予以支持和鼓励。

4.回顾总结——生涯格言。回顾本课收获,根据生涯彩虹图和交流的内容提炼出一句自己的生涯格言,激励自我成长。

(四)课程评价

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是检验校本课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学生手册式校本课程的评价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对课程体系的评价,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征求学生的意见,不断调整、优化课程。二是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征求备课、听课、说课和评课等环节的意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三是对课程有效性的评价,学生手册作为学生生涯规划成果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落实、在学年末有清晰呈现;学生手册是对课堂过程评价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它可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

四、未来与展望

基于当前生涯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适合学校、学生发展的教材就是好教材。这也是将学生成长和新高考教育改革有效结合的重要方式之一。这套学生手册式校本课程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学校生涯教育的顶层设计,也给其他学科做了良好的示范,有助于做好生涯教育的学科渗透工作,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生命自觉。

生涯教育工作任重道远,未来还可以根据学校教学安排与学生需求,继续创编高二、高三年级的生涯规划学生手册,探索出一条完整的高中生涯规划发展路径,促进学生的自主、自觉发展。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武汉,430021)

编辑/于 洪 终校/张 帆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校本课程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学生情绪智力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生涯中的选择
北京中学课堂兴起“生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