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体系建设探索

2019-11-19胡进霞邓声文钟象景

绿色科技 2019年15期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科普

胡进霞 邓声文 钟象景

摘要:指出了自然保护区具有开展科普宣传教育的资源优势,也是自然保护区的工作职能之一。介绍了象头山自然保护在科普宣教基础设施、探索宣教模式、开展形式多肆的宣教活动等科普宣教体系的建设情况,分析了保护区科普宣教还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674-9944(2019)15-0331-02

1引言

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物种类、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人文特色等科普资源,是进行自然科普教育、科研和宣传活动的理想场所。自然科普宣教是自然保护区的重要职能,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文化传播功能,满足社会公众了解和近距离感受科普宣教的迫切需要,成为学习森林知识、了解自然的科普课堂。

象头山作为广东省惠州市唯一的森林生态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据着绝佳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依托各类生态资源,建立生态科普教育基地、走廊和标识标牌,设立参与式、体验式的生态课堂,成为惠州市宣传生态文明的窗口,扩大社会对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及建设成效的认识,对促进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和周边社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象头山保护区为例,从科普宣教设施建设、宣教队伍素质建设、科普宣教活动的开展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体系的开展提供参考。

2象头山保护区概况

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惠州市博罗县中部,总面积10696.9hm2,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野生动植物。象头山保护区始建于1998年12月,2002年7月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物种资源丰富,是南亚热带重要的生物基因宝库,也是深圳、香港两地供水的重要水源涵养林之一。象头山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天然植被面积大,保存完整,森林覆盖率高,拥有区系成分复杂、种类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环境资源。保护区内有维管柬植物216科766属1627种,野生动物4纲23目75科305种。

3象头山保护区在科普宣教体系中的具体做法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保护区主要通过建设科普展馆、宣教长廊、林内林外汽象观测站、水文监测站和长4.3km的生态教育径等科普宣教基础设施,为科普宣教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展馆主要以资源情况介绍展示牌、多媒体互动设施,以及生态标本环境展示、宣传画册等方式呈现。室外宣教长廊采用桓过展板的形式介绍保护区资源情况,以及一些保护措施、成效等的介绍;生态教育径根据资源分布、地理位置宣教主题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节点,通过现场环境和解说牌结合进行,对保护区自然资源情况进行更加直观的介绍。

3.2强化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解说体系在科普宣教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保护区宣教理念的提升、游客自身意识的引导和保护区受到大众喜爱的程度都有着主导作用。随着保护区科普宣教体系的建立,象头山保护区为加强保护区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学习,先后邀请国内外、香港、台湾等知名机构及专家来保护区进行现场考察和开展培训讲座。通过多次的现场考察和培训学习,让保护区的专业技术人员对科普环境规划、解说员培训、自然观察等科普宣教多方面的知识内容有更深入的学习,同时对保护区自身的自然环境有着更深的认识,这为保护区解说体系的建立奠下了坚实的基础。

3.3积极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各类宣教活动

保护区与多家社会机构和组织达成合作协议,由保护区提供宣教场地和平台,在科研宣教中心基地协助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利用周末、小长假、寒暑假等时段,带领青少年到自然环境中进行游学活动。游学活动主要从认识保护区、开启人的五感、保护区物种资源学习、无痕山野(LNT)、保护区日常工作的展示等方面,让公众对保护区以及保护区的作用有更深刻的认识。这些机构活动主要遍及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深圳、佛山、惠州等人群,通过专业人员的带领让社会大众对保护区丰富的物种资源惊叹不已,同时也检视自己的行为对自然环境是否会有一定的破坏,提升大众自发保护环境的意识。

3.4根据保护区实际工作情况,合理开发自然教育课程

结合保护区实际工作情况,合理设计和开发自然教育课程,让保护区日常工作被大众了解,促进保护区工作人员对自己工作岗位的认知,提升工作使命感和荣誉感,同时提升了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例如向社会机构推广自然保护区的概况、作用以及资源情况介绍;实地领引科研监测基地的参观、工作讲解;让青少年参与红外相机的安放;了解森林公安的作用、森林法律法规常识等内容。通过这些实际的课程设置督促保护区的各岗位的人员也必须不断提深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讲解能力。让科普讲解的内容有更广泛的意义。

3.5加强与部门间合作

象头山保护区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向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申报2016年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的评选工作,并顺利取得“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的称号。2016年底积极向惠州市委组织部申报现场教学基地的评选,并顺利取得“惠州市现场教育基地”的称号。

同时,象头山保护区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基地建设成果,争取后续资金扶持和建设方向的指引。并多次承接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如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的亲子活动、惠州市党委党校组织的新任干部教学实践活动等,取得各方部门的一致好评。

4存在的问题

象头山保护区虽然在科普宣教方面从零开始的基础上,逐步摸索开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科普宣教设施上,目前虽设有科普馆、宣教长廊、生态径、科研监测基地等必需的宣教设施,但没有经过统一规划,特色不够鲜明,各设施板块之间互补性不强;在解说体系上,没有设计多样化的解说主题,大部分时间解说的主题都是比较单一,因此很容易让人失去兴趣,无法产生新鲜感;目前保护区科普宣教的主要模式是协助社会机构进行活动的方式,保护区组织的活动占主导地位的次数较少,因此对保护区的带领活动的整体水平难以得到较好的提高和锻炼。

5完善自然保护区科普宣教体系建设的措施

5.1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突出区位特色、主题构造明显

保护区建立科普宣体系过程中应进行统一规划,做到布局合理,兼顾室内和室外不同类型的场地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和主题来展现保护区的资源特色,为后续宣教解说方向奠定有利基础。

5.2充分利用保护区的资源情况。进行合理的课程开发设计

保護区应该对自身的生态资源特色进行研究,将保护区有特色的或有意义的层面进行展示。目前科普宣教基地普遍问题就是对自身资源挖掘不够深入,未能将保护区的自身特点及其独特性凸显出来,难以提升影响。因此今后保护区应该着力于开发特色课程,联合社会机构推出不同的活动模式,共同提升科普宣教活动的层次。

5.3探索研究自然保护区多重经营活动的解决办法

由于保护区从事科普宣教人员不足,专业结构较为单一,因此在开展科普宣教活动中要重点与高等院校、中小学校、科研机构、环境自然教育公益社会组织机构等合作,充分挖掘社会力量,以保护区主导课程开发和后勤保障,社会机构主要负责管理和活动组织,学校主要负责活动人员的组织的形式,提升保护区的科普宣教水平。继续探索与社会团体机构合作的模式和细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做到科普宣教工作协调有序,权责分明,成果共享。同时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把自主开展一些科普宣教活动例如每年工作计划,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和公益基金的扶持,用于科普宣教设施的维保、活动物资的购买、组织管理经费的支出。

猜你喜欢

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科普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西部两地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
湄公河淡水鱼类保护区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