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党建引领 促进整村提升

2019-11-19中共繁峙县委书记孔保宝

支部建设 2019年7期
关键词:贫困户党员群众

◎ 中共繁峙县委书记 孔保宝

繁峙县金山铺乡农发村是上世纪末,由省农行资助,集中搬迁当时神堂堡乡、庄旺乡24个村建设的移民新村。20多年来,因缺土地、缺产业、缺技术,该村仍然没有摆脱贫困。全村总人口417户1184人,其中贫困人员136户406人,贫困发生率34%。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农发村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扶贫思想和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党群一心,决战贫困。特别是前年习总书记视察山西以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听党话、跟党走,坚持精准方略不动摇,持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全面推进整村提升工程,大力发展致富产业项目,实现了集体大幅增收、群众脱贫致富、村容彻底改观。

党建引领强保障

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强工作一线指挥部的建设尤为重要。我们强化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选好带头人,建强支部班子,强化“三基”建设,走出了一条以党建促脱贫的新路子。农发村就是我县抓党建促脱贫的一个典型。

一是选好致富带头人,建强领导班子。一个党组织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员就是一盏灯。一面旗引领一个村,一盏灯照亮一群人。在前年村“两委”换届中,该村本土人才天河牧业副总、喜亮养殖合作社股东郝常喜当选为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成为群众信赖拥护的“主心骨”。7名村“两委”班子成员中6人是致富能人,18名党员结对帮扶46个贫困户。省卫计委范先红同志用心用情用力帮扶,群众联名挽留其留任第一书记。正是因为选出了群众信赖的村“两委”班子,村党支部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组织力明显增强。

二是抓好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我们按照省市组织部门关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和忻州市委基层活动场所党员活动室规范使用标准,制定了繁峙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和使用标准指导手册,落实“5个方面、34个有”的要求,建成高标准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还建成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立了棋牌室,添置了健康器材,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了村里人气最旺的地方,成为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引领群众的重要场所。

三是抓好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实。繁峙县是全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示范点。我们坚持抓基层、抓经常、抓坚持,收到了明显成效。农发村党支部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在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和组织生活会等制度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了支部主题党日、党员先锋行实践日、支部评优、党员评先为基本形式的“双日双评”活动,活动内容为“6+X”,保持了“两学一做”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了基层党内政治生活,增强了农村党员的归宿感。开展市县乡三级联动谈心谈话活动,逐一分析班子思想作风状况,给每名班子成员“画像”,县委书记、乡镇书记主谈,谈话内容向市委报备。农发村支部书记、第一书记逐一与村“两委”成员、党员谈心谈话,提出整改意见21条,进一步改进了班子成员和党员的工作作风、思想作风。

四是抓好扶贫责任落实。我县制定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制度,将参与、支持、服务脱贫攻坚,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干部考核重要内容,作为评先评优重要条件,压实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责任。

党建引领兴产业

党建引领的“落脚点”最终要体现到扶贫产业的发展上,体现到村集体经济的壮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农发村党支部探索“支部+合作社”的带贫模式,把党小组建到产业链上,建到合作社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打造产业发展“动车组”,三年产业项目投资达到468万元,推动实现了“三有”目标。

一是有业可从。农发村党支部下决心打造肉牛养殖“一村一品”村,打造箱包加工的特色村,成为现代农村“牛郎织女”的产业新样板。全村养牛1250头,人均1头,贫困户户均2头牛,“家有两牛、致富不愁”;114名妇女(其中贫困妇女78名)经培训进入村内手工业扶贫车间,实现“家门口”就业,家计生计两不误。还有20户贫困户从事无公害黑木耳种植,10户特殊贫困户实施光伏保障。

二是有企可带。目前农发村党支部引进的扶贫龙头企业有天河牧业、隆祥箱包加工厂、乐村淘电商三家企业,还有喜亮、星旭、喜梅三个种养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动脱贫成为农发村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农发村党支部还破解群众投入难的问题,推广了“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金融+贫困户”的“5+”发展模式,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上走在了全县前列。

三是有利可获。贫困户从事肉牛养殖户均增收2万元,手工业就业今年户均增收4000元,外出务工户均年收入28500元。去年人均纯收入可超过1万元。贫困户通过设备入股方式,连续5年可从隆祥箱包加工厂获取设备价6%的分红。村集体通过木耳种植和村级光伏电站,去年集体经济收入可达到37.3万元。

党建引领促提升

习总书记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重点要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贫困群众医疗有保障的问题。我们强化党建引领,着眼农村“双基”提标,积极探索党员带头、干部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的联动机制,全面实施贫困村整村提升工程,促进村容村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去年农发村党支部抓住全县脱贫摘帽的机遇,把整村提升作为工作重点,科学规划,强力组织实施,目前已完成投资796万元。“四通”“四化”“三改”“三提升”任务基本完成,正在打造特色新农村,不仅是要退出贫困村行列,而且要实现乡村振兴,加速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实施了“三提升”(基础教育提升、医疗卫生保障提升、社保水平提升)。投资47万元实施“一村一园”和薄弱学校改造,适龄儿童实现就近入园入学。坚持精准方略,经过多次动态调整,全县因病、因残健康扶贫对象4515户10412人,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19%。农发村健康扶贫对象9户31人。坚持预防为主,对老年人、慢性病及各类重点人群实施全方位的健康服务管理,建档率达到97%,管理率达到90%,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坚持深化医改,积极推进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医疗资源下沉,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县域内住院率达到86%,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坚持政策落实,构建了“6321”健康扶贫政策保障体系,让贫困群众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将全村108名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五保保障范围,12名老年人住进日间照料中心。

党建引领增动力

脱贫攻坚千难万难,最难的是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农发村党支部强化思想引领,通过改进扶贫方式、加强教育引导、扶志扶智扶德等多种方式,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提高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同频共振上来。

一是改进帮扶方式。在整村提升过程中,农发村党支部不包办代替和简单发钱发物,注重采取以工代赈、劳务补助、投工投劳等方式,组织动员广大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到改变家乡面貌的行动中来,目前每个贫困村都吸纳贫困人员组建了扶贫专业工队,吸纳贫困人口37人,危房改造、残垣断壁整修、垃圾清理等工程,群众投工投劳达40%以上,政府扶贫投入减少了15%以上,改变了群众等靠要的不良陋习。

二是加强教育引导。农发村党支部开办了“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重点围绕习近平扶贫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突出精神扶贫,通过讲理想、讲政策、讲技术、讲经验、讲道德、讲故事,引导干部群众聚神聚力开展脱贫攻坚。目前全县共讲习812期,受教育干部群众28420人次。农发村采取大喇叭宣讲、现场培训、田间课堂、专家授课等形式,开展讲习3期,受教育干部群众150余人次,使“农民讲习所”在提振贫困群众脱贫精气神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群众亲切地称为“精神讲堂”。

三是加强典型示范。农发村党支部组织开展最美儿媳、勤劳创业户、养牛能手、公益标兵、致富能手5类典型评选活动,共评出14人,实现榜样示范、提振精神的目的,有效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四是加强制度约束。农发村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及村规民约的自治自律作用,示范引领广大家庭崇德守法、向善向美,凝聚起全体村民脱贫奔小康的强大正能量。

猜你喜欢

贫困户党员群众
我是党员向我看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倔”楼长是个老党员
党员之家
多让群众咧嘴笑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