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香港暴徒的面罩下是个12岁男童?

2019-11-18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乱港集会通识

瘫痪机场、暴力袭警、围殴记者……三个多月以来,香港持续发生极端暴力违法事件,一些年轻人包括学生受“反中乱港”势力教唆参与其中,冲击香港法治,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侮辱国徽、国旗,甚至喊出“港独”口号,发展至今带有明显的颜色革命特征,并开始出现恐怖主义苗头。

8月25日,香港“荃葵青游行”结束后,暴徒多次冲击警方防线,警方在执法中拘捕36人,其中年龄最小的一名只有12岁。这是自今年6月示威活动爆发至今年龄最小的被捕者。据报道,该男孩被捕时身上有一支一米长的铁棍,還随身带了喷漆、头盔及防毒面罩等装备。显然这个孩子不是好奇跟随人群看热闹,而是有备而来。12岁,未成年!口罩遮面,冲在乱港集会第一线。稚嫩的声音,“录音机”式的背诵,吼出或许他并不理解的乱港宣言,参加非法集结甚至准备暴力袭警。在此次香港由“反修例”示威发展到目前越来越频繁的暴力违法活动中,已经出现了好几次中学生集会,至少有五名未满16岁的中学生被捕。而2014年的“占中”运动也是由中学生罢课掀起的。9月1日,香港警方又在一个13岁孩子身上搜出两枚汽油弹。这不禁让人要问,香港的年轻人怎么了?香港教育出了什么问题?青少年被卷入非法集会甚至充当“暴力先锋”的现象引发香港社会的极大忧虑和谴责——这些本该安心学习的学生却做出无法无天的恶行,既让人愤慨、痛心,又值得深刻警醒和反思“暴”与“乱”背后的香港青年国民教育特别是国家意识缺失的“病因”。

“我花了725元港币,买了香港通识教材”,“Robin叔叔”发现其中有不少令人气愤的内容,比如某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今日香港》,在讲到法治和社会政治参与时,有“课后思考”栏目教唆学生在不满校方安排时可以去“占领操场”。在讲到内地与香港的关系时,公然用“中港矛盾”称呼,公然攻击“一国两制”的内容,还引用某大学老师的话称,“基本法没有写上行政长官要爱国”。

“再看看报章上的报道,好多有关内地的事情都被描述成负面的,青少年耳濡目染,他怎么可能对国家形成客观的认识。”香港将军澳香岛中学校长邓飞痛心地说,“香港缺失正面引导的国民教育,却充斥着反对派负面宣泄、充满仇恨的教育。”

香港教育之病还在于在中学取消中国历史作为必修科,以及无序加入通识教育。著名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曾直言,这都是一个灾难,令香港学生变得“通通唔(不)识”,结果培养出一代缺乏历史感、文化观,没有理想、楷模的年轻人。

香港特区政府首任律政司司长梁爱诗说,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多花一点时间去了解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和文化。香港回归祖国,不只是换个旗、改个名,港人要有一个心路历程,去认同国家、民族,接受国民身份。香港要拨乱反正,必须大刀阔斧改革教育,并尽快推行国民教育。对学生推动国民教育,增强国民的国家认同感,是世界各地一贯做法,合乎港情世情,也是民心所向。

(资料来源:《北京日报》《新民晚报》、新华网、环球网、澎湃新闻等)

猜你喜欢

乱港集会通识
本期导读
本期导读
人员最“杂”的集会——玉山雅集
叶刘淑仪遭“乱港”分子谩骂泼水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900文件揭黎智英“乱港”老底
The Prettiest 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