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需要修炼“共情力”

2019-11-18刘律廷

妇女生活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二宝共情玩具

刘律廷

主持人语:

共情力是一种理解他人情感并疏导他人情绪的能力。家长应不断修炼共情力,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理解孩子的感受,同情孩子的处境,与孩子产生共鸣。一个缺乏共情力的家长,会让孩子觉得独断专行、自以为是;反之,富有共情力的家长则会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与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家有二孩,共情力很重要

(孙先生,37岁,建筑工程师)

我家二宝渐渐长大后,经常跟姐姐发生冲突。为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我伤透了脑筋。在一番取经之后我渐渐认识到:要化解孩子之间的矛盾,不但需要积极倾听他们的心声,更需要家长修炼共情力,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的感受。

6岁的女儿经常愤怒地跟我告状:“弟弟又把我的玩具弄坏了,我讨厌他!”一个月,姐弟俩因为玩具发生冲突五六次。每一次被姐姐“控诉”,两岁的二宝都怯怯地站在一边不敢吱声。我们之前的处理方式都是以成人思维来教育女儿:“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再说,一个玩具值多少钱?爸爸给你再买一个!”这种处理方式丝毫不能缓解女儿的愤怒情绪,更无法让她得到安慰。我家老人经常袒护弟弟,甚至责备姐姐:“干吗这么生气?不就是个玩具嘛!”这更让女儿心生不满,感觉自己像后娘养的,经常趁大人不在场的时候掐弟弟来泄愤。

看着女儿因生气而涨红的小脸,我决定用充满共情力与同理心的方法来安抚她。我先蹲下来,拥住因生气而发抖的女儿对她说:“弟弟弄坏了你的玩具,你很生气对吗?”先重复她的原话,认可她的情绪。她气愤地点头,继续发泄:“他老是弄坏我的玩具,说了也不听!这个坏孩子,应该垃圾分类给他处理掉!”

我首先否定了她的极端想法:“那可不行,他又不是垃圾,怎么能当垃圾来处理呢?一定还有别的办法。”我想引导她自己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女儿说:“我把我的玩具都藏起来,让他找不到!”

我尽量以孩子的心态与她对话:“嗯,你藏起来他就找不到了。不过,你的房间只有那么大,藏不下你所有的玩具吧?”

她说:“那我就把我喜欢的玩具都藏起来!”

我觉得这个办法不错,立即表示赞同:“好的,你想得太周到了,我们就这么做!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筹划一下,怎么来藏你喜欢的玩具。”

女儿渐渐平静后,我们一起坐下来商量,并达成一致:玩具要装在整理箱里,整理箱要是那种带扣的、弟弟打不开的。然后,女儿运用她刚学会的拼音列了一个计划:1.买箱子,周五晚上,由爸爸负责;2.玩具分类,周六上午,由我负责;3.装箱,周六下午,由我和妈妈负责。

在接下来的周末,我们按照女儿事先列的计划,买了箱子并整理了玩具,把女儿喜欢的玩具全都“藏”了起来。从那以后,姐弟俩再未因为玩具发生矛盾。

见这一招很管用,我们就在两个孩子发生争执时用同样的方式解决问题。当我们与孩子共情,启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时,他们都能很快平静下来,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就此做了总结:培养共情力最核心的内容是不批评、不强权、不用家长腔调说话。当孩子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制定方案以后,他会积极全面地执行自己的方案,更有利于矛盾的解决。而且,当我们经常与孩子共情,孩子也会有样学样,与他人共情,两个或多个孩子之间就能相处融洽。

比如有一天,奶奶带着两个孩子去买菜。在豆腐摊前,二宝趁奶奶不注意,摊主也在忙着称豆腐的时候,用手指照着眼前的豆腐连戳了好几下,把一块豆腐变成了“蜂窝煤”。奶奶看到后一巴掌打在二宝手上,大声呵斥道:“叫你瞎摸!”那一巴掌有些重,二宝挨打后一脸幽怨地看着姐姐,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姐姐连忙安抚他:“小朋友,豆腐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戳的哦。”姐姐语气很温柔,弟弟听后一愣——他原本是想哭一场的,却因为姐姐的一句安抚克制住了。

姐姐理解弟弟的感受,懂得与弟弟共情,适时做出善意的提醒,安抚了弟弟。随后她又对奶奶说:“奶奶,你不能这样打人!弟弟是男孩,你要照顾他的面子,要打也得回家再打。”奶奶听后觉得有道理,不禁自我反省:她的一巴掌看似管教孩子,其实是她自己有点恼怒,以粗暴的方式惩罚孩子。

姐姐又跟奶奶建议:“弟弟把那块豆腐都戳坏了,咱们买了吧,回家让他戳个够。”

弟弟对姐姐的建议高度认同,央求奶奶买下豆腐。姐姐趁機对他说:“既然豆腐给戳成这样了,别人可能不会买它了。我们买回家后,奶奶用它烧菜给你吃。你吃完了要给奶奶捶背,好不好?”弟弟欣然同意。

这个创造性的方案既能让豆腐发挥它本来的功能,又让二宝知道如何为自己的错误买单,可谓一举多得。

虽然女儿才6岁,但因为懂得共情,却能够化解尴尬,实现多赢。二宝虽然年龄小,但有姐姐做榜样,也学会了控制情绪,没有当众哭闹。女儿这份智慧的背后,是我们家长平日对她的共情教育结出的硕果。

在多子女家庭中,家长不只是保姆,更是裁判员与教练员。我们要公平理智地跟每个孩子共情、共鸣、共同成长——接纳孩子的感情,尊重孩子的内心世界,启发孩子开动脑筋想办法,把麻烦的事情变成让他们成长的机会!

滑板小子,为何越来越不听话

(刘女士,大学讲师,34岁)

我就职的大学,校园环境很优雅,很多附近的市民晚饭后来校园里散步。一天傍晚,我正走在通往学生食堂的路上,一个大约六七岁的男孩子,滑着滑板车从我身边飞驰而过。前方是个岔路口,人流如织,他不但不减速,反而故意炫技一般在人群里左冲右突。我为他捏了一把汗。果不其然,就在我一错眼的工夫,他已经重重地摔倒在地,滑板车则由于惯性滑出去好远。从他痛苦的表情可以看出,他摔得不轻。直到这时我才看清,他跟我儿子是同学,都在我们大学的附属小学读书。

我跟他要了他家长的手机号码打过去,过了十来分钟,他妈妈急匆匆地赶了过来。他充满委屈,羞惭地叫了声“妈妈”……她妈妈三十来岁,是我们学校后勤部门的一名工人,见了我道了一声谢,听见儿子叫她,也不察看他的伤情,而是气急败坏地数落道:“我警告过你的,别逞能,你不听。看看,现在好了!净干丢人现眼的事!没摔死就给我爬起来,滚回家去!”滑板小子的眼泪夺眶而出。刚才摔得那么重,他没有哭,可在妈妈的语言暴力与羞辱中,他泪如雨下。

据我了解,这个孩子是班里成绩最差的小霸王,因为顽皮经常被他妈妈当众羞辱甚至体罚。同为班级家委会成员,我跟这个妈妈之前聊过。她说:“孩子已经上学了,为何那么不懂事?他只知道逞能、惹事,让家里不得片刻安宁!”我试着告诉她,男孩子在人生的前十年,是精力最为旺盛、最不容易约束自己的阶段。随着自我意识觉醒,他们的活动半径会极速扩大,做出许多“出格”的事。父母的职责应该是理解孩子、欣赏孩子、给孩子安排适当的体育项目,树立合理又具有成就感的学习目标,教孩子了解各种社会规则、常识与自我保护的技能等。

这位妈妈不以为然,说:“我爱人常年在外,我整天忙忙忙,回到家就想骂他。我们这种文化低的粗人,也不指望孩子成大材,只要没病没灾健康长大就行。”

接下来的发展如我所料,滑板小子越来越不像话,经常在校园里横冲直撞,甚至有意搞破坏。有一次,滑板小子被一位散步的教授批评了几句,他怀恨在心,跟踪教授,用钥匙在教授的车上划了脏话。这件事被反映到学校的后勤部门,滑板小子的妈妈差点丢掉工作。她不但进行了赔偿,还要带着孩子登门道歉。这件事给她敲响了警钟,她主动找我询问该怎么办,我给了她如下几条建议:

改变与孩子的互动方式。

爱闯祸的孩子,往往比一般孩子更渴望被家长关注,哪怕这种关注表现为惩罚或责骂,也比被忽视感觉要好。因此,对这种孩子,家长应未雨绸缪,在他们没有闯祸、惹事的时候给予主动关心,可以对孩子说:“老师说你最近变得比以前懂事了,真棒!”或者说:“最近你没跟别人打架,妈妈好高兴。”除了语言上的表扬和鼓励,还可以适当地给予物质奖励,比如送孩子他想要的礼物等。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会建立一种新的心理经验:我不犯错的时候妈妈也关心我。

爸爸在孩子教育中不能做局外人。

爸爸缺席的情况下,妈妈一味的抱怨不仅无助于孩子成长,还会危及夫妻感情。妈妈应经常以爸爸的名义向孩子传递爱的信息,以爸爸的名义给孩子送些小礼物,向孩子转达爸爸的问候与关爱等。同时,妈妈要鼓励孩子与爸爸互动,比如给爸爸发送问候的微信等。允许并鼓励孩子用温暖的方式去感染爸爸,这就是一种“共情力”的培养。孩子懂得与爸爸的情感发生共鸣,就不太会鲁莽行事。

和老师建立同盟,让孩子看到成年男性榜样。

在爱闯祸的孩子看来,家长会就是告状会,老师就是敌人。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理解老师、尊重老师。比如,当孩子被老师批评并抱怨老师爱骂人时,家长先要理解孩子怕丢人的心理,用同理心询问孩子:“你觉得在同学们面前被老师批评丢了面子、伤了自尊,是不是?”然后再启发孩子,“人不能没有自尊心,但自尊要摆在恰当的位置。当你犯了错误被老师批评,很正常,不丢人。但你要吸取教训,改正错误。”

这位妈妈采纳了我的建议,主动跟班主任老师加强沟通,双方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孩子。当孩子看到妈妈对老师非常尊重,渐渐地就能对老师做出正确评判,消除对老师的“偏见”,并正确看待批评,把批评当作进步的台阶而不是在同学们面前丢面子。

我们学校的教工宿舍,住着不少单身青年教师,他们大都拥有高学历,很优秀。妈妈鼓励滑板小子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教工宿舍串门求教,孩子结识了好几个博士叔叔。在几位学识渊博的叔叔的影响下,小男孩逐渐改变,不但不再惹事,学习成绩也稳步提升,家长会上不止一次被老师点名表扬。

作家毕淑敏说:“爱,要我们在时间中苦苦摸索。”如何爱孩子,需要家长不断学习。应对爱惹事的男孩子,父亲应立规矩、定规则;母亲则需要学会共情。

多子女父母,如何培养共情力

(王教授,儿童心理专家)

只有一个孩子的时候,家长像是保育员。当家里有两个或更多孩子的时候,家长就成了裁判兼教练。年幼的兄弟姐妹之间经常会处于“敌对”状态,动手动脚、威胁、告状甚至语言暴力,都不足为奇。如果父母的共情力很强,就像第一个案例中的父亲,不但能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还能让孩子之间建立牢固的感情。相反,如果家长不懂得与孩子共情,不但解决不了孩子之间的矛盾,还可能影响整个家庭的和睦与团结。

那么,修炼共情力,父母要怎么做呢?

首先,静静地听,慢慢地说。

如果痛苦与委屈一直得不到理解与共鸣,孩子会将自己所有的能量都用来跟负面情绪抗争。他没办法聚焦于亟待解决的问题,只能在自我内心的海洋中随波逐流,活成一个“拧巴小孩”的样子。家長倘若懂得共情,理解他的挫败感与委屈,孩子就能很快摆脱负面情绪,并释放潜力应对难题与挫折。

即使家长明显地看出谁是“加害方”谁是“受害方”,也要让孩子们各自说一说,先不直接下结论——各抒己见,何尝不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机会呢?家长在听的过程中,可以不断重复孩子的话,比如“于是,你很生哥哥的气”“你觉得妹妹冤枉你了”“你很愤怒,想揍弟弟”……这种回应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情绪得到共鸣。在这种平和公正的环境下,双方或多方都冷静下来,分析吵闹的根源,再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在第一个案例中,父亲鼓励女儿发挥创造性思维制订计划并予以实施,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屡屡发生的问题。他的做法值得借鉴。

其次,只论对错,不看大小。

得到关注,与父母共情,是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共同需求。“长幼有序”当然没有错,但也要就事论事,不能给任何一个孩子“因为我小,大家都必须让着我”的优越感。当弟弟妹妹激怒、挑衅哥哥姐姐的时候,应该允许哥哥姐姐反击或维权。

值得推荐的做法是SFFS四步法(表达同情、发现问题、理清情绪、找到方案)。家长以建设性的态度,保持平和与耐心召开家庭会议,也能解决孩子们之间的“敌对”问题。有时候孩子们的认知不同,对同一个问题会有完全不同的立场,进而产生不同的观点。家长要引导孩子就不同的观点进行争论,而不是进行人身攻击。

最后,心存谦卑,勇于道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一种谦卑的态度。不懂谦卑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么茫然失措,要么自以为是,很难与孩子共情。他们失去了童趣,总像个天神一般想掌控孩子的生活,评判与裁决孩子的行为。当亲子之间无法共情与共鸣时,误解与伤害便会随时发生。

每个人都可能会有认识上的误区,会有情绪难以自控的时候,做家长的也不例外。如果我们做错了,就应大声地对孩子说句“对不起”。跟孩子道歉,同样需要家长拥有共情力!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二宝共情玩具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发光的河蚌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大宝二宝做衣服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爱情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