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开封王府园林研究

2019-11-18唐洁芳苏金乐

中国园林 2019年10期
关键词:园主王府花园

唐洁芳 李 帅 苏金乐

学界研究普遍认为明清时期河南地区少有园林建设,因此在明清园林史中河南处于一种缺失状态。然而,成书于明末的《如梦录》详细记载了开封城内让人目不暇接的祠庙古迹、花园景色。尤其是依托于宗藩政治的王府花园,可使今人管窥当日汴梁如梦似幻的“无边光景”。

明初,朱元璋建立分封制度,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五子朱橚为周王,就藩于开封。周藩子孙枝繁叶茂,王孙府邸遍布开封大街小巷。《如梦录》[1]详细地记录了明代开封城市风貌。孔宪易[2]先生以之为基础探索了当时城市结构及八坊分布。白颖[3]和吴朋飞[4]从建筑学角度对周府内部空间进行剖析。周学雷[5]从城市景观角度对明代开封城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张健曾对清代盛京城市园林形态做过系统研究[6]。然而对明代开封王府园林进行系统研究的尚未见到。本文在大量阅读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就开封王府园林的建设数量、风格、分布特征以及驱动因素展开研究,蠡测当时开封园林的建设水平,以期填充河南明代园林研究之空缺,为城摞城的开封古城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1 《如梦录》中的开封王府园林

《明神宗实录》载“今天下宗室之多,无过周府”[7]。开封城内王孙众多,封亲王、郡王者即有“七十二王子”之说。按明制,封王者应为其修造王府,故王宫府邸遍布开封街巷,其中尤以周王府最为富厚繁华。

1.1 周王(亲王)府花园

明《祖训录》载:“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朝廷授以金册、银印,立为王世子。[8]”周定王朱橚之后,周府又历十二位王。264年间,诸亲王先后居住于开封城中轴线北端的周王府内。据《如梦录·周藩纪》记载,周王府有内外两重宫墙,外重萧墙周长“九里十三步”,内重宫墙内为紫禁城,南北约612m,东西约466m。紫禁城内呈前宫后苑的格局(图1),朱门碧户、殿宇巍峨,此外,还有诸多园林景致,详见表1。

由记载可知周王府内园林众多,分工明确。

首先,位于中轴线上的园林直接服务于周王。其中,煤山即王宫后苑。清《开封府志》载:“龙亭山,一名煤山,明太祖封周藩于开封,筑土山于王宫后,建亭阁,列花石,为游观所。[9]”由表1中的记载可知,该园囿位于紫禁城北端,其中堆土为山,于王城的玄武位形成一道隆起的屏障。山中筑洞,山下挖池,呈衔山抱水的格局;山上松柏长青,池中水流湍急,形成动静辉映之势;各式亭台、花石以水面为中心绕岸依次展开,各种景致揽之不尽。叠山理水、莳花移木之外,苑内还豢养了大量动物,尤其是鹿羊、猛虎等大体量的动物,这是普通私家园林所不能比拟的。王士禛在《池北偶谈》中记录其先祖方伯公为河南按察使时曾见“周王府有驯虎,日惟啖豆腐数斤”,且曰“猛虎如此,何异驺虞”。可见,周王府使用豆腐替代肉食饲养猛虎,为去其凶残之性,豢养在园囿中才不至伤人。使位于宫墙殿宇之内的园囿呈现闹中取静的山林野趣。

又如中轴线末端的亭辇庄,是一处御田,其中有殿宇和土山,延续了北宋皇宫后苑设御田以观农的皇家习俗,体现儒家思想中“勤耕立家,苦读荣身”的耕读文化。明代北京皇家园林西苑内,也有皇帝亲自耕种的御田,虽为田庄,却遍布亭台楼阁,秋成之时,在此处作“打稻”之歌舞表演,实为具有田野风光的园林。以上特征在私家园林中鲜有所见。

其次,世子、世孙府分居紫禁城东、西两翼,府中皆有花园。世子府花园又名百花园、寿春园(表1),此园中景致比后苑更胜。寿春园空间宽宏,前后共可分为八重空间(图2)。入口有门两道,含障景之意;第二重空间以奇石高楼为骨架,构思清奇;第三重空间是一处植物造型园,其中松柏造型的屋宇、动物皆栩栩如生;第四重空间由紫竹林、白衣观音像以及道观、禅院营造清寂的禅意空间;第五重名杏花村,观早春杏花之柔美;第六重名黄河九曲,显一勺以江湖万里的悠远之情;第七重名菊花园,赏深秋菊花之高洁;第八重名曲水流觞,宴请修禊,处幽地而行雅事。八重空间可分别用障、奇、真、寂、柔、远、洁、雅八字予以概括,不落窠臼、各有不同。八重空间之外又有“小山别亭”,“云楼仙桥”是园主刻意经营的观景场所,山、亭、楼、桥皆居高处,可遍观园内之景。与之相比,世孙府花园以数量众多的小景为主。此二园中,皇家气象弱化,文人意境突出。

图1 周王府内园林布局示意图(作者根据《如梦录》绘制)

图2 寿春园示意图(作者根据《如梦录》绘制)

此外,周府内还有菜园、草场、鹿圈等服务功能为主的园林,位于王府的边缘地带。以菜园(表1)为例,其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明初朴素的造园观。明初,朱元璋对园林营建的态度十分明朗:“台榭苑囿之作,劳民费财,以事游观之乐,朕决不为之。[10]”因此,在修造南京皇宫时,少设亭台花木,而多开辟为园圃菜地。至明末,菜园已不止于典膳供应所用,也是重要的游赏场地。逢上元佳节,周府菜园内,架鳌山,结彩棚,遍挂花灯,成为王驾观灯的重要场地。

由上可见,周王府内,园林数量众多,等级分明。位于建筑轴线上的园林受皇家园林影响最为显著。随着位置向两侧偏移,园林的游观功能、实用功能逐渐加强。与此同时,园林的规模以及营建水平也明显受到主人身份等级的制约。

1.2 郡王府花园

明代开封王子众多,据《河南通志》记载,嘉靖年间城内就有郡王66人,镇国、辅国、奉国将军以及中尉多达2 244人。王府几乎遍布开封大街小巷(图3)。如自周王府东下马牌向东,在500m内,分布了7所王府;自东下马牌向南,在方圆200m的区域内,分布了5所王府;街道两侧更是六所王府“门当户对”,鳞次栉比。“由于亲王府、郡王府以及将军、中尉、仪宾府等的布满开封街巷,有时竟达四千余处……”[11]。

这些居于萧墙之外的王府宅邸,府内园林景致之胜不输周府(表2)。

在众多王府中,原武府主身份特殊。“原封祥符王,系周藩近支。周藩缺嗣,取原武兄袭封,后以其弟改封为原武王”[1]。由于显赫的地位,其府邸花园地基扩大,营建奢华,山、水、楼、台俱备,且有“桂树百株”“金鱼二尺”、舞旋、戏班以及“人间天上”牌匾,均可彰显“人间天上诸景备,移天缩地入君怀”的盛景。

原武王府花园的盛景使之成为诸王府竞相模仿、攀比的对象,如应城王府“不亚于原武”,柘城王府“比原武尤胜”。

与此同时,文人特质也是王府园林的重要特征,该类府园以“雅”取胜。如西亭王府主人为周藩宗正,覃精经学,藏书极丰。其府园地势狭小,精巧雅致,山、水、花、草、亭、洞皆以奇取胜。其子竹居在府邸之外,又设别馆数十处,馆内林木茂美。延至其孙永芝,仍绰有祖风。西亭一府无论从其主人行止,还是对园林的品位,都具有典型的文人特质。

另,上洛王府中有上洛山庄,名“城市丹邱”,其山景犹如仙境,雅致非凡。文人墨客赞颂山景的诗文颇多,以至于编纂成书。

此外,据《如梦录》所述:“群王门第……宫内皆有内景,郊外皆有花园。[1]”可知,绝大多数王府不仅拥有府邸宅园,在城外还建有郊园,如应城王府的郊园,“名人诗赞牌匾无数”,足见其营建水平并不因地势偏远而逊色。

2 王府园林分布特征

由图4可以看出,诸郡王府以周王府为中心,向四周依次递减分布,从每平方千米23个,依次降为10、6.7、0.7和1.2个(表3)。具体特征又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2.1 园林集中分布于城市中心区域

城内王府园林主要集中于汴河至周王府北墙之间区域,这与城市布局相关。开封自北宋起由北向南就形成了“皇-官-商-民”的功能分区。宋以降,城墙分别向南、北延展至明城墙位置(图5),外扩部分成为民用区域。据记载,周王府北墙(即宋北城墙)外即居住着大量从事熬盐、丧葬行业的城市底层贫民[1]。因此开封城自北向南变成了“民-王(贵)-官-商-民”(图6)的格局。王府园林与王府宅邸的分布呈现出高度一致的分布规律。因此,城市中心王府园林数量多、分布密集,南、北两向则逐渐递减。

2.2 城市干道构成王府园林分布主框架

开封城内干道系统分为两级,一级干道分别从东、南、西、北4座城门垂直向城内延伸,交汇于周王府南墙一线。二级干道以周府为“龙首”,向东南与西南伸展,形成“龙须”[1](图7),是城内最为繁华的街道,也是王宅分布的重要线路。一、二级干道编织成网,开封城内的大多数王府被网罗其中,其他区域绝少分布。

表1 周王府内园林

2.3 郡王府园林以周王府为中心呈拱卫状分布

郡王府拱卫周王府的布局特征深受政治与军事职能影响(图8)。如周王府东翼有7座王府护卫,西翼有六府与之对应。周府前东下马牌南有四府,西下马牌南有三府。周府西南方有众官署拱卫,东南方有大量王府与宦宅汇聚。此外周王府东华门外有群王府第围绕,西华门外有王戚、内相宅邸环抱。

因以上分布特征造成周王府午门一带(A区)成为府邸最密集的区域,因此园林占地受到约束。如西亭王府,位于午门西下马牌南,其花园地势狭小,以精巧取胜。而位于南城门内的原武王府,则地基开阔,金碧辉煌。柘城、应城、上洛等王府与原武类似,且几乎都位于C区,接近园林分布边缘地带。

2.4 王府花园在城外近郊继续延伸

图3 部分王府分布图①(作者根据《如梦录》绘制)

图4 王府园林分布示意图(作者绘)

据《如梦录》记载:“群王门第……宫内皆有内景,郊外皆有花园。[1]”可见城外近郊仍有大量王府花园分布。如书中提及南熏门外,有应城府花园与周王府行宫。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历史遗留影响。南熏门外有著名的繁塔寺与古吹台2处古迹,书院、祠观、庙台林立,形成了清幽的郊野环境。因此,王亲贵宦园林纷纷在此立基。

3 园林风格及成因分析

藩王制度使开封王府园林集皇家与佛道、贵族与文人等相互抵触的特征为一体,这是独特的政治环境使然。

3.1 皇家思想影响至深

按明制,藩王“王国宫垣内,左立宗庙,右为社稷”[12],城门、宫殿、装饰,乃至园囿的设置各有定数。周藩无异于国中之国,而周王府的园林设置也与皇家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例如明代北京紫禁城的轴线终端有一煤山,为皇家御园;紫禁城内有仁智殿,也称为白虎殿,为御用停灵之所;在煤山以及西苑内,设有御田。这些皇家园林的特征在周府中均有体现。另一方面,由于园主的特定身份,使其建造动机充满皇家色彩,如园林、庙宇、牌坊、桥梁多有敕建、敕赐、敕封标识;牌匾上的题词,诸如“恩荣三世”“皇华”“卿相世家”“恩宥”等,充满了歌功颂德的入世思想。

表2 开封城中的王府花园

表3 A~E区王府园林数量变化趋势

图5 园林密集区分布图(作者绘)

图6 城市布局示意图(作者绘)

图7 城市干道示意图(作者绘)

图8 王府拱卫关系示意图(作者绘)

3.2 精神桎梏致使寄情佛道

明代宗室禁止出仕,尤其是靖难之后,严苛的政治藩篱大大阻碍了宗室在空间上的活动范围。藩王禁止随意出藩地,即使不经请示地进香、祭扫、郊游等行为均可能受到弹劾,出城打猎更是被明令禁止,可见朝廷对诸藩防嫌之深。此种环境下,宗藩贵族在府内大造园林,以求化解与现实桎梏之间的矛盾。如永宁王府,建筑群基址通长122m,后花园占地就达70m之多[13]。在此环境中,多有宗室寄情佛道。如周宪王朱有燉,禅道兼修,一边自称“老来惟爱禅宗”,一边又称“老来惟爱学仙家”。上洛山庄主人也自言“抱一”“白眉也”,其园中有抱一殿。再看周王府中寿春园,山后设白衣大士修行道场“紫竹仙境”,其后既有全真道观,又有戒僧禅室。在周王府后苑煤山上,有“八仙聚处”,有女尼讽经,木鱼有声、不绝于耳。显性的宗教形态之外,贵族园林本身就是园主“求仙问道”、解脱精神桎梏的媒体。

3.3 贵族特权助长奢靡风气

藩王在经济上不仅享有岁禄,还拥有湖泊、田地等产业,在商税、支盐等方面也享有相当程度的经济优待。明初,亲王岁禄按时价可折合银22 000余两,郡王等而次之。另外大量私园的主人为官宦,甚至皇亲国戚,例如“张家”虽为私宅,实际为熹宗张皇后父亲张国纪宅邸。因此,园主有丰沛财力将花园修造的富丽堂皇。如前文所述原武王府,以富丽华贵见长,并且成为衡量其他私园的标准。同时,由于园主拥有土地特权,因此园林地基阔大,园林空间呈现出较多的层次和主题,尤其是诸如“黄河九曲”“大山上起高楼”“桂树百株”“金鱼两尺”等景象需要占用较大空间呈象,在一般性城市宅园中是很少见到的。此外,部分园主宅园面积虽然有限,却同时拥有多处私园。如西亭王府除了宅园之外,还拥有数十处别馆。另大部分园主在郊野皆有花园。这些都与园主所拥有的贵族特权分不开。

3.4 文人身份推动意境文人化

开封宗室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如周藩第一代王朱橚是著名的植物学家,其著作《救荒本草》是我国第一部以救荒为目的的植物学专著;其在医学、文学、戏剧等方面也均有著述。此外,朱有燉是杂剧家;朱睦、朱勤是史学家……园主的文人审美在园林中得到直接体现。如西亭王府花园,精巧雅致,质朴天成。其别馆更是文人汇聚的“山林竹居”。上洛山庄主人朱朝瞌在《青藜斋集》中,描写:“梁园诸侯王喜结客,嗜古文舜雅,有信陵风。上洛王抱一……其别馆花木亭榭,逈绝人意。[14]”且文人墨客对其咏叹之多,可编纂成册,足见“城市丹邱”中的文人雅趣。更为显著的是朱恭枵的寿春园,园中所含的障、奇、真、寂、柔、远、洁、雅把重空间,充满了隐逸的文人园气息。

4 结语

明代开封王府园林数量众多,营建水平迥绝人意,代表了当时造园水平的高度,是开封私家园林的主体,具有显著的时空特色。首先,王府园林在很大程度上受皇家思想影响,虽然在规制上居于皇家之下,在整体意象上却高于普通官宦私园,是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贵族园林。同时,由于园主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其府邸私园整体呈现出文人园特质,在营建手法上显得游刃有余,代表了当时开封园林的上层水平。另外,数量上的优势使王府园林自成一体,成为推动开封园林发展的主流力量。

注释:

① 底图及定位参考《如梦录》《成化河南府志》《祥符县志》《大明一统志》等文献。

猜你喜欢

园主王府花园
thé ATRE茶聚场北京王府中环店
可爱花园
夜晚的花园
还原
江西鄱阳明代淮王府遗址
王府井是谁家的井
生活的三个秘密
康熙御笔点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