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时机对骨创伤合并糖尿病临床效果的影响评价

2019-11-17符浩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7期
关键词:影响评价手术时机临床效果

符浩

[摘要] 目的 评价手术时机对骨创伤合并糖尿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骨创伤合并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该次评价对象,按照患者住院顺序进行分组,将先入院的3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后入院的3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手术按照预期设定的手术时间进行,观察组患者选择延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同对照组患者数据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其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及功能恢复时间均较短,且患者血糖水平控制良好,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创伤合并糖尿病患者在采取手术治疗时,应充分掌握患者血糖对手术造成的影响程度,根据患者病情及血糖控制情况选择最佳手术时机,可有效提高临床手术治疗效果,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性,促使患者术后身体恢复速度。

[关键词] 手术时机;骨创伤;糖尿病;临床效果;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 R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9(a)-0028-02

骨创伤合并糖尿病在临床上的发生率较高,由于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因血糖异常,因此降低手术耐受力,致使患者术后易发生血糖异常,而引发心血管疾病发生,从而增加了患者的手术风险[1]。所以针对骨创伤合并糖尿病患者在采取手术前,应加强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及血糖水平的调控,选取最佳手术时机,对提高临床手术安全性及效果尤为重要[2]。为此,该文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详细评价了不同手术时机对骨创伤合并糖尿病临床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将该院收治的68例骨创伤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将68例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3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中包括19例男和15例女;年龄43~75岁,中位年龄(59.0±5.1)岁。对照组患者中包括18例男和16例女;年龄43~76岁,中位年龄为(59.5±5.2)岁;组间患者一般资料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及DNS内固定术等治疗,患者术前均采取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胸透、心肌酶测试及血糖测试等各项检查检测,并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胰岛素或药物控制,同时合理调控患者饮食,最大限度使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到最佳狀态。对照组患者手术按照预期设定的手术时间进行;观察组患者选择延期手术治疗,通过各项检查及血糖控制后,待患者各项指标均表现良好且持续3 d以上后,方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术后两组患者均继续采取血糖控制和生命体征监测。

1.3  观察标准

检测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治疗效果判定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由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标准判断,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检查骨创伤部位恢复良好,血糖控制在最佳状态;有效=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上述指标改善较差。治疗后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病例总数×100.00%为最终治疗总有效率判断结果。

1.5  统计方法

该次两组之间所有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并通过(x±s)、[n(%)]描述两组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经判定结果显示,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82.4%、20.6%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其数据结果已达到了97.1%,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其数据结果仅为2.9%,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

监测结果显示,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糖水平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对照组数据相比,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控制良好,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对比

记录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及功能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患者数据相比均较短,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骨创伤合并糖尿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最高,临床针对骨创伤患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由于患者存在糖尿病,因此增加了临床手术难度。糖尿病是临床一种高发的慢性疾病,患有糖尿病后患者的机体各项功能均受到严重影响,他在血糖控制不佳状态下,冒然实施手术治疗,会增加手术风险,极易导致患者术中及术后血糖发生异常,致使患者术后发生严重心血管疾病,从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选择创伤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时机,对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性及效果起着重要性意义[4]。因此近年相关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度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通过术前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及血糖进行详细检测,并通过采取胰岛素或药物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控制,同时加强对患者的饮食调控,使患者的各项指标控制在最佳状态,并在患者各项指标稳定期间采取手术治疗,可有效确保手术安全性,提高患者手术效果,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使患者术后血糖水平不受影响,并能恢复到最佳状态[5]。这与本次分析结果比较符合,在该次分析结果中,与按照预期设定的手术时间进行手术的对照组患者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在患者各项指标控制最佳状态后选择延期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患者术后血糖水平控制良好,且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及功能恢复时间均较短。

综上所述,延期手术治疗对提高骨创伤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效果及安全性起着重要性作用,通过合理掌控患者病情,在患者病情稳定期实施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手术治疗效果,确保患者术后血糖水平控制在最佳状态,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最终能够使患者术后身体得到尽快恢复。但该次研究数据有限,希望临床相关学者能够对骨创伤合并糖尿病治疗再作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为骨创伤合并糖尿病患者探寻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屈广磊.手术时机对骨创伤合并糖尿病临床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4):57-58.

[2]  Yan Haizhou.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traumatic flail chest[J].New World of Diabetes,2017,20(6):38-39.

[3]  阎劲松,袁丹,李东升.糖尿病患者发生非创伤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2017,12(2):246.

[4]  Zhong Tao, Jin Peng, Shen Qiang, et 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surgical timing 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one trauma combined with diabetes[J].New World of Diabetes,2015,8(1):99-99.

[5]  肖磊,王华军,郑小飞.糖尿病对骨科手术的不利影响[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8,39(5):426-434.

(收稿日期:2019-06-08)

猜你喜欢

影响评价手术时机临床效果
残膜污染防治与可降解地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绞窄性肠梗阻判断手术时机的临床可靠指标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营改增”对国企税收的影响评价
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