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浦北戏曲,戏台上的乡土记忆

2019-11-17覃颖敏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采茶戏木偶戏木偶

覃颖敏

常有人将戏曲作为生活的比喻,最出名的莫过于莎士比亚的那句:“整个世界是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其上的演员罢了。”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戏曲对于广西浦北县的人们来说,不仅仅只是演员们在舞台上的一颦一笑,也不仅仅是其一开口的婉转美音,更多的是浦北人们在过去的朴实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期盼,以及不断寻觅的精神寄托、乡土记忆。

采茶戏·唱出浦北人民的朴实生活

“世上千般万种情,最喜采茶送亲人”,这诙谐的白话口音,那婉转的戏腔袅袅,身段婀娜的旦角红唇轻启,唱的是人间七情六欲,演的是浦北民众几百年来的文化韵味,这便是有着近300年历史的浦北采茶戏。

明朝时期,采茶戏最初起源于江西赣南安远、信丰一带,与生产茶叶有着莫大的关联。明代末年流入了广西钦州市浦北县,成为当地人们在节日里和农闲时的主要文娱活动。

最初浦北采茶戏的演出内容是以“正月采茶”为主,以叙述茶农的劳动生活为主要内容。表演时伴以锣、鼓、钹、木鱼等击乐和唢呐、笛子、二胡等器乐,整个歌舞通过展现开台、开荒、点茶、探茶、采茶、炒茶、卖茶等种茶的劳作过程,来反映浦北县人民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经过了时代的演变,浦北采茶戏中渐渐加入了儿女的嬉闹娇嗔、家长里短的琐碎趣事、乡里街镇的八卦闲谈……演员们不时地串出一两句俚语,少了阳春白雪的晦涩,多了贴近生活的乐趣。

比起采茶戏的内容,采茶戏的演出舞台更是接地气。或在街头巷尾,或在村边地角,拉一块幕布,点燃一簇火把便可开台,俨然是“蓝天作幕,大地作舞台”的真实写照,别有一番韵味。等到“开台茶”的锣鼓一敲响,群众就会蜂拥而至,或站或坐,或皱眉或大笑,聚精会神,看得嘴巴仰仰,听得两耳摇摇。

发展至今,浦北采茶戏的传统剧目逐渐发展为采茶歌舞、小戏、大戏三大部分。据不完全统计,采茶歌舞有《正茶》等十多出,小戏有《吊蛤》等 五十多出,大戏有《舜儿》等六十多出。于2006 年 5 月 20 日,浦北采茶戏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不断的改编和再创作中发展着。

木偶戏·演出浦北人的文化传承

“石梯江水曲又弯,两边排列有青山,山清绿水风景美!垌口新村花根塘,屋头有棵千年树,树荫底下好阴凉,健身养老好主张……”在浦北县官垌镇垌口村委花根塘村石梯江畔,生长着一棵据说有千余年历史的古榕树。在这棵古榕树下,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木偶戏演员。

木偶戏演员可以说是二“人”分饰一角,表演时,真人演员在幕后操纵着“假人”木偶。真人负责演唱,而“抛头露面”的活便交给由人雕绘而成的木偶。木偶的造型多种多样,生、旦、净、丑俱全,精雕细琢,风韵各异。根据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还分为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浦北木偶戏中使用的则多为杖头木偶。

木偶戏“以物象人”的表演特性,还决定了木偶舞台的功能。舞台多设在露天场地,三面设有遮挡操纵者的帷幕,观眾区和表演区分隔开,在帷幕外只能看到惟妙惟肖的木偶人在手舞足蹈着,或叉腰或挠头,或争斗或娇羞,栩栩如生,趣意满满。

在以往,无论是节庆丧礼,亦或是生子、进宅、祝寿,甚至是大病初愈,浦北县都会请木偶戏班子来表演,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新旧事物的快速更迭,浦北木偶戏的影子越来越淡,这曲浦北人民的文化传承之歌该如何续写呢?

鹩剧·唱出浦北人民的美好期望

鹩剧,是一种主要流传于广西中南部的民间小戏,在浦北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鹩剧以唱故事为主,唱词多为即兴而发,通俗易懂,多为祈求春盛秋收之意,多采用粤剧及地方各种戏曲元素。现在活跃于浦北乡间的鹩剧团有三十多个,保留剧目四十多个。

鹩剧主要来源于广泛流传在桂东南地区的鸟图腾崇拜舞蹈——凤凰舞。鹩剧的前身便是为“凤凰舞”中的表演环节之一——“引凤”。当地人把凤凰称为鹩,于是也把鹩剧叫做唱鹩,然而“鹩”与“嘹”同音,壮语中的“嘹”又有寻欢作乐之意,因此也可理解为人们创造鸟戏而取乐,并祈求吉祥如意的意思。鹩剧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每出戏开唱前,都要行“请鹩”和“祭鹩”之礼。“请鹩”是指主家带上大米、水果、红包、糖果等上门邀请戏班子来唱演,提出唱演主题,鹩剧班再根据需求筹备节目。

到场后,戏班子要预先搭好戏台,在戏台口设立祭祀台,摆上香油蜡烛,在开演之前,由戏班的人来主持简单的祭祀仪式,一是为主家庆贺,二是预祝唱演成功顺利,当地人将这个过程称为“祭鹩”。行完这些程序,“唱鹩”便正式开始,根据主家要求,演唱时长一般为2~3个小时。

受到粤剧的影响,演员们在简陋的舞台上,也要涂上浓浓的胭脂,穿上精美的装束,轮番登台献唱。其说唱多用地方方言,演员们圆润的唱腔,伴上唢呐、锣鼓、二胡、扬琴等乐器的演奏,加上精湛的演技,让台下戏迷们看得如痴如醉,结束了仍舍不得离开,还得与身边的人讨论一番。

其实,鹩剧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它能通过表演,自然地融入为民造福的理念,以大唱庆贺、祝福之词,来满足浦北人民追求幸福、祈祷平安的虔诚愿望。

比如戏中有老太婆落难行乞之情节,于动情处,观众们往往会往她身上投些钱币,这时“乞丐”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唱好话,来表示对观众的感谢。又如在戏中唱到送子观音或九子娘娘的,若村中有妇女还未生养的,或生了女孩想生男孩的,仙姑便赐以吉祥话,并将戏中的“状元仔”让妇女抱回家,保佑早生贵子。

在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上,浦北鹩剧《秦英挂帅》作为广西戏曲代表之一,与全国348个戏曲剧种同台竞艺,大气稳重的唱腔丝毫不输北方戏剧的豪迈唱法,将唐朝大将秦英保家卫国的雄心展现得淋漓尽致,浦北鹩剧的魅力再一次得到释放。

猜你喜欢

采茶戏木偶戏木偶
传统戏剧——木偶戏
木偶戏
吉安采茶戏的产业化研究
新时期抚州采茶戏的发展研究
小木偶找智慧
南昌采茶戏与萍乡采茶戏之比较研究
我爱家乡的采茶戏
木偶的眼泪(一)
木偶戏
木偶复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