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法典应进一步完善侵害个人信息责任规定

2019-11-17李天琪

民主与法制 2019年45期
关键词:公法私法人格权

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对个人信息应采取公法与私法并重的综合性保护方法。我国民法典规定个人信息保护,不仅奠定了个人信息保护的正当性基础,也为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自然人对个人信息并不享有绝对权和支配权,而只享有应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该利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防止因个人信息被非法收集、泄露、买卖或利用进而导致人身财产权益遭受侵害或人格尊严、个人自由受到损害的利益。只有行为人违反保护性法律侵害个人信息时,才产生侵害个人信息的侵权责任。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应区分隐私权与个人信息,并进一步完善侵害个人信息的民事责任规定,如归责原则、因果关系、损害的认定、减免责事由、责任承担方式等。

猜你喜欢

公法私法人格权
用法律维护人格权
私法视域下智能合约之“能”与“不能”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法保护
公法
“私法自治”与专利行政执法
论被遗忘权的法律保护——兼谈被遗忘权在人格权谱系中的地位
新闻自由与人格权的冲突解读
私法领域的多元主义与至善主义
公法人管理和公共财政规模对农田灌溉设施的影响
浅析未成年人的人格权保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