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三变”推进公平共享发展

2019-11-17刘庆和

当代贵州 2019年18期
关键词:三变城乡农民

城乡“三变”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要通过更加有效的制度安排,用股权纽带将各方利益联结起来,让人民在改革中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和价值分配上来。

2014年,贵州六盘水市开始推行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试验,将其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的“牛鼻子”、精准脱贫攻坚的“新引擎”,很快取得明显成效。自2017年起,农村“三变”连续三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两个重磅文件中再度强调。以此为契机,发端于贵州的农村“三变”改革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复制、推广和更新。

近年来,贵阳市在大力推动和提升农村“三变”的同时,创造性地将农村“三变”理念和经验引入城市,积极探索推动“三变”改革向城市拓展,初步闯出了一条由农村到城市、城乡一同发力的“三变”改革新路子。截至2018年,贵阳市共实施城乡“三变”改革项目454个,吸引社会资本137.28亿元;包括2.78万低收入群众在内的14.72万城乡居民积极参与到城乡“三变”改革之中,入股资金15.71亿元,实现收益分红1.07亿元。

城乡“三变”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要通过更加有效的制度安排,用股权纽带将各方利益联结起来,让人民在改革中成为“股份市民”“股份农民”和城乡发展的“股东”,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和价值分配上来;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积极探索“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推进城乡公平共享发展从顶层设计到“最后一公里”落地。改革的重点是:通过股权纽带构建发展共商共建机制,通过壮大集体经济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通过解决城乡资源分散、资金分散、市民(农民)分散问题增强发展动能,通过构建“先富带后富”机制逐步缩小贫富差距,通过提高市民(农民)组织化程度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通过构建“联股联业、联股联责、联股联心”机制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三变”改革由农村进入城市,某种意义上与上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向城市拓展有些类似,或者说就是新时代的农村改革“入城”。当改革的车轮在经由土地承包到资源承包、由农业到非农业、由扩大农民自主权到扩大企业自主权、由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由单项改革到综合改革,再回过头来驶向农村,通过法律政策等进一步赋予农民更大更充分的权利,使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以后,自然的发展就是“三变”改革入城,使城市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市民变股东,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层次上把城市和乡村的改革发展统筹起来,推动实现城乡一体腾飞。

城乡“三变”改革推行的时间虽然还比较短,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破解,有的“三变”项目的潜在风险也有待进一步有效防控,但改革显现的巨大作用和效果却不容忽视。第一,有利于激活城乡发展新动能,促进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发展。“三变”项目的实施唤醒了城乡大量沉睡资源,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与主动性,日益显现出新时代城乡发展的强大动力活力。第二,有利于开启城乡互动新模式,促进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三变”项目的实施搭建了城乡要素聚集、整合和流动的制度平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更加顺畅有效,有望达成城乡发展“1+1>2”的整体效果。第三,有利于开辟精准脱贫攻坚新途径,构建共同富裕新格局。诸多“三变”项目都以切实增加人民群众尤其是弱能、失能群体的收入为核心,初步实现了相关群体资产性收入的可持续供给,展示了先富带后富、逐渐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径。第四,有利于拓展融资新渠道,有效降低地方债务金融风险。“三变”项目通过积极引入社会资金运作,拓宽了融资渠道,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压力。第五,有利于建立基层治理新机制,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通过“三变”改革,市民(农民)成为了城乡基层治理的“股东”,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党组织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进一步提升,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

猜你喜欢

三变城乡农民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小酸枣打开农民就业增收路
耕牛和农民
“6+4”组合拳推动“三变”制度创新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农民
擦亮农村“三变”改革“发源地”品牌
三角恒等变换之“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