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更新视域下旧城区公共空间改造建设初探
——以南昌市为例

2019-11-17李枝秀吴一凡

老区建设 2019年16期
关键词:旧城老城城市更新

李枝秀 吴一凡

[提 要]城市更新是发展优化转型的重要手段,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通过对南昌市旧城区改造现状的分析,探究旧城区公共空间的改造建设措施。坚持以优化人文环境为核心,保护老城历史文脉,建设智能化、立体化的城市综合体,依托轨道交通建设促进城市由高度发展转向深度发展,推进产业集聚,打造高端服务业,以强劲的内在驱动力支撑旧城改造,切实提升老城生活品质与核心竞争力。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城市建设的不同领域皆取得了不凡成就。然而伴随着高速发展,城市人口与建筑密度逐年攀升,早期土地环境资源带来的发展红利趋于消失,城市弊病接踵而来,当下的城市建设正面临着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刻。城市更新伴随着城市发展,是保持城市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唯一有效手段。传统的城市发展往往以旧城区为中心聚焦[1],旧城区作为城市经济枢纽的同时也是历史文化的核心区域,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与人文内涵。近些年随着远郊新兴城区的构建,旧城超负荷运载压力得到了有效疏缓,具备了改造建设的有利条件[2]。本文就以城市更新为视角,将英雄城南昌作为主要探讨对象,以旧城公共空间为切入点,剖析旧城区改造建设策略。

一、我国城市更新面临的机遇与困境

旧城现状推动着人们的思考与关注,城市规划往往反映一定时期下的社会意识形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外部环境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可供发展的土地资源趋于饱和,城市物质环境及其承载能力逐步衰退老化,恶化的城市环境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间产生的矛盾愈加尖锐,旧城规划无法继续适应未来城市发展。为使城市发展重新焕发生命力,旧城区改造成为必然诉求[3]。与此同时,城市更新的理念不断在国内践行,一方面学界对于城市更新的解读愈发深入广泛;另一方面,在数十年的探索中,城市更新的内涵与侧重点也随着时势与不断地实践发展而转变。

早期城市更新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单一的物质环境改造上,然而大拆大建的环境改造方式并未辅助经济发展,反而导致旧城环境不断恶化。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城市大发展时期中,吴良镛先生从保护与发展这一基础矛盾出发阐述了“有机更新”理论,反对粗旷式拆建,强调旧城改造应遵循其发展固有规律,顺应城市肌理,延续传统建筑语言传承乡土特色[1]。在满足生活需求的基础之上保护历史文化环境,强调环境艺术与生活意趣。在之后的探究中,方可充分肯定了 “有机更新”理论的可行性,进一步提出更适宜本土实情的“旧城更新”概念,并对时政规划进行剖析,批判了旧城改造中的商业化过度聚焦,指出旧城区改造应着力于疏解整治,并在设计规划中塑造城市性格,保护城市肌理,传承历史文化[4]。21世纪初,受可持续发展观影响,张平宇就新型城市化趋势,针对现代城市问题,着重提出应将“城市再生”理念融入进城市政策,并加以系统地实施和管理[5]。其后在城市转型背景下,吴晨提出了“城市复兴”理念,强调在城市弊病中应以综合全面的观念作为城市规划行动指南,在经济及物质环境改造中探寻持续收益方法,最大化利用现有城市资源,为城市良性运转注入持久活力[6]。近年来,随着不断地实践完善,城市更新愈加注重社会效益与民生保障。2009年,广东作为试点开展“三旧”改造,积极探索高效改造模式。2017年,住建部正式印发“城市双修”指导文件,意在修补城市物质环境与生态环境,优化整体环境质量,提升居住环境舒适度,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增强居民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造就高品质现代化宜居城市。2019年两会中更是再次强调城镇化中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核心,提高柔性化治理、精细化服务水平,让城市更加宜居,更具包容和人文关怀。综上可见,如今的城市更新是更加注重以提升人文环境为核心的。

二、南昌市旧城区改造建设现状

南昌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地处鄱阳湖平原西南部、赣江下游。其风光旖旎,水路通达,自然资源充沛,是与东西相连,南北贯通的长江经济带重要省会城市。虽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基础环境与区位优势,但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较仍有一定差距。持续高质量的发展是南昌市中部突围的唯一有效手段,而更新则是优化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一)新区崛起旧城丧失活力

纵观南昌发展,其自古就有“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城外江河纵横交错,城内湖泊星罗棋布,是天然的交通要塞。尔后又依托漕运郁勃,成为货运流通、商贸集聚不可或缺的枢纽。在历代政权关注下,古南昌发展一片繁荣昌盛。近代以来,随着陆路交通日新月盛,水运逐渐衰落,城市转型升级在所难免。而原兴于水路四通八达的南昌,却在城市规划中反受其掣肘,城市被水路划分为昌南、昌北二城,南北沟通受到地形限制,致使位于昌南的主城区辐射力弱,难以调动周边资源。长此以往,旧城难以支撑远大发展格局。

为重塑南昌城市文化品牌,增强省会向心力,南昌开始着力于拓展城市规模,建设城市新区,构建“一江两岸”城市发展格局。2000年红谷滩新区启动开发建设,十余年来,老城行政与金融中心逐步向新区过渡,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带动了人口流动,有效舒缓了旧城区超负荷运载现状,红谷滩新区崛起一时间成为远郊县区示例典范。为了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周边地区发展,使城市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新区不断落成,大规模的新区建设使旧城区获得了重新进行功能定位的可能性,同时兴起的高精尖产业也带走了老城新鲜血液,使得旧城老化加速。

(二)旧城形象重塑

南昌市老城区位于昌南,以八一广场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形成老城中心区。旧城商业中心、历史文化圈以及城市交通主干道皆汇聚于此。老城区就如同一面镜子,映射着城市文明素养与综合发展水平。然而长期以来见缝插针的城市建设,使得风格迥异的建筑不断侵蚀着老城历史风貌与文化特色,混乱的旧城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南昌的城市形象与核心吸引力。近几年,旧城中心区域公共空间的改造升级,使得城市面貌得到了改善,尤其是作为门户的南昌火车站与地标八一广场的升级改造,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同时也增强了居民的认同感。然而表象式的更新并未为旧城注入发展活力,其中旧城景观未得到有效利用,开放空间也并未得到有效联结,衰退仍在继续。

(三)改造中的交通困境

在无序建筑的挤压下,先天缺陷的道路难以进行改造。伴随着长时间的聚焦发展,诸多功能集于一身的老城区内通行车辆不断增加,老城道路愈加无力疏解淤堵,甚至开始蚕食步行空间,路面之上人车混乱不堪,再加上核心区域多处围建改造,通行效率每况愈下。逐渐恶化的交通无力支撑老城经济发展,整体环境效益不断下滑,间接影响了以商业为支撑的老城核心区域经济效益。直至2015年地下轨道交通开始试运营,将大量人流转入地下,初步激活了城市立体化发展局面,与此同时路面状况开始好转,居民出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此外,交错的运输线路将各个商业热点串联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老城传统商业中心地位。

(四)支柱产业动力不足

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腾飞,使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人均收入水平与消费能力环比上涨,消费理念在持续发展中不断被更新,越过温饱线的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品质且更具个性的消费,市场因此被不断细化。交通升级更高效地促进了旧城疏散与新旧两城沟通,单一紧凑的商业布局也随着新区崛起的中高端综合体开始产生变化,另一方面公共交通的优化提升也相应的在发展中放大了旧城商业集聚的缺陷,其主要表现为:传统商业区土地利用水平低,配套建设标准不高,消费环境在时光摧残下越发恶劣。此外,老商城之间间隔较短,品牌较为低端,缺乏时兴产业支持,结构又相对同一,竞争十分激烈,外加电商迅猛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挤压,旧城仅剩的生存空间养分稀薄。

(五)棚户区改造

棚户区改造是当前南昌旧城核心区域改造建设中的重点项目,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底南昌市棚户区改造开工27.79万套、基本建成5.35万套,充分响应了国家号召并提前超额完成了改造任务,未来南昌市将继续按照“拆、改、提、留、建”的建设方针,稳步推进旧城区改造。 拆改进程中历史街区改造规划最受瞩目,作为传统的公共空间,其承载的历史精髓与城市记忆不言而喻,而拆改之中必然面临老旧建筑去留的权衡与选择,继而使得保护与发展间的矛盾成为了改造聚焦点。当前的棚户区改造中利弊共存,其修复了城市繁华阴影之下五色杂成的破败景象,保障了住房困难的群众平等享受城市发展成果,挣脱了当前土地资源桎梏,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优化了高密度空间布局,激励了衰落区域焕发新的生机,同时,商业化拆改带来的资金回流振奋了老城经济,却也使得传统风貌在商业化中逐渐消隐沦丧。

三、城市更新中旧城区公共空间改造建设策略

综合南昌市改造现状来看,老城的物质环境虽有所改善,但却无法适应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这客观上导致了老城的持续衰落。与此同时,城市结构的调整变化使得原本稳定的城市物质空间与社会人文环境之间的平衡发生了较大变化,继而引发层出不穷的社会矛盾[6]。旧城衰退无可逆转,发展的脚步却不会因此停下,城市为了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必将持续推进空间拓展。现下的旧城发展内部动力不足,外部环境又复杂恶劣,这样的实情决定了改造升级只能由内部深入。同时,城市中公共空间的作用开始凸显,它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多重载体性质,尤其与公众利益紧密相连,使其在改造建设中可有效缓解更新所带来的冲突[7],继而提升整体环境效益并最终助力于经济发展。以下即为旧城区公共空间改造建设策略:

(一)树立可持续性更新方针

城市更新不应只是简单的建筑拼凑与空间堆积,而应系统全面的考量全局规划,关注城市细节、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城市中人的感受。在土地集约化背景之下,城市综合体已成为现代城市再开发的主体项目,改造项目成功的关键是落地内容是否对城市未来发展建设起到持续助力作用。反观实际中,大多数的旧改项目以始为终,无为而治,只注重改造带来的短期收益,忽视长远的发展格局,其中失败的案例数不胜数,不仅没产生相当的社会效益,反而浪费了有限的公共资源,最终不但成为了城市空间的败笔还加重了城市乃至于社会的负担。合理的建设方针应是以终为始的,将未来作为起点,而这个未来则包括:文化创造性的未来、传统延续性的未来、产业发展的未来、内容运营的未来、以及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未来。当前老城活力不足更应注重在老城内形成结构完整的产业集聚与特有的产业链,以内在驱动力作为改造的强大支撑,在更新中突出城市功能性、特色性、历史性、故事性,打造出独一无二的现代化综合体,切实提升旧城核心竞争力、辐射力与吸引力。

(二)打造立体化城市综合体为旧城注入发展活力

日本著名的城市综合体项目 “六本木新城”就是旧城改造的成功范例。该项目坐落于拥堵不堪的城市中心,其特色在于通过“三位一体”式立体化发展将城市功能纵向叠加[8],同时以空间改造为契机,最大限度地整合周遭景观,扩展开放式空间,增加绿化面积,从而改善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组织街道步行空间以及各个交通节点形成一个系统高效的城市运转网络,大力提升了工作、生活效率。该项目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的设计与规划始终相伴而行,规划中处处体现设计的人性化关怀,而设计的枝末细节又反映着规划的艺术性。“六本木”不仅丰富了居民活动空间,还在后续发展中,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以自身的强大的经济集聚性、带动了周遭资源良性运转,为城市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同时也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

当前的南昌旧改困难重重,六本木的发展经验则为同样高密度的南昌旧城提供了新的改造建设思路。首先,应将产业与规划相结合,依托互联网加时代高效利用数字资源塑造高端服务业,再在实体商业集聚基础之上,顺应南昌的发展方向以VR产业为核心打造功能完备的智能产业综合体,形成产业集群,继而有效带动就业;再将规划与设计相联系,在功能纵向叠加的同时,塑造新的城市景观与活动空间,特别是知识空间的叠加为高校以及社会企业提供了创新平台,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此外,继续推进公共交通发展,对接地下空间疏散车流人群,维护路面基础设施,在改造建设的同时注重结合城市特色延续老城历史文化,从而实现综合复兴。

(三)整合地下空间提升城市品质重塑城市形象

发展给予了人们更多的选择自由与权利,当今时代多元化个性化已是发展趋势,而当下泛滥的城市趋同化发展发人深省,同质竞争归根结底还是缺乏特有的核心文化。提升城市品质的当务之急应是找准城市定位,以独有的文化特色为支撑,塑造城市个性与品牌,加强城市宣传,推动生态化集约化发展。

以城市历史文化举例,长期以来,保护历史文脉的建设理念虽已深入人心但是却缺乏合理设计规划与设计理念。在城市化冲击下,大面积的改造项目席卷各个历史街区,不仅破坏了原有的旧城风貌与自然生态,也使得以往古老的空间格局荡然无存。正如詹姆斯所言:“没有任何人工的优美因素可以弥补自然的缺憾”。所谓“保护性”噱头的商业化开发在实际中严重削弱和破坏了老城古朴风貌与历史氛围。现时的旧城改造规划亟需探寻新的方向,前文已提到六本木“三位一体”式立体化发展,现实中它并非个例,国外的城市立体化建设较国内已达到相对成熟阶段。通过地下空间拓展将城市基础公共配套设施以及商业功能下移从而释放地面有限空间,增加了城市容量,完善了城市功能,照顾了人的感受,缓解了路面交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功能下移的同时,历史街区也得以完好保存。历史环境的破坏绝非人力可修复,旧城改造应以提升人文环境为核心而非吞噬历史文化记忆,可以说而今没有任何拆改值得以老城文脉沉沦作为代价,因此,国外的地下开发经验完全值得借鉴。

借鉴也不应是完全的照搬,还应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如今南昌老城也已步入轨道交通时代,地下空间的开发具备开发余地与良好的发展环境,未来推进建设除了依托地下轨道交通还可对过去地下人防工程空间进行再开发。而同时作为城市展示窗口且人流密集的开放式空间,地铁维系的地下空间潜力远不止于商业化开发。首先,地下的深入开发,使得优秀的空间得以不断叠加,其次旧城已是商业中心,地下空间的开发应更加注重引入文化产业,若能适应旅游市场需求,连接散乱的城市景观并与本土民俗文化相呼应,激活文化地标植入城市基因后,充分发展公共艺术,例如引入深圳的时间胶囊博物馆概念,在行色匆匆之间记录个人的经历和梦想,同时也记录城市的发展进程,展示城市特色充实城市内涵,加强环境与人之间的互动,一定能在相当程度之上促进文明城市建设,同时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增加居民的认同感、自豪感进而提升城市魅力、吸引力。

(四)完善旧城改造机制落实群众参与

旧城改造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之上也受到时行政策的限制,现今的旧改之中明显可见各个基建部门之间协调度不够,从而导致改造进程慢甚至是停滞不前侵扰居民日常生活,使得改造效益久居低位。因此政府应适当放宽眼下的开发政策,使其更具弹性,努力挣脱枷锁,在最大限度之上为人民谋福祉。在找寻自身特色的改造建设之路中,更加注重多方利益的平衡,加强政府引领,集聚社会力量,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关注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增加改造透明度,落实群众参与改造。不仅是倾听,更应在项目中直接体现群众需求,避免落地项目成为空壳。科学高效利用有限资源,以宏观的视角预测未来发展,使改造落地项目皆有所成。

四、结语

在强调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今天,随着城市增量空间的锐减,为应对随之增长的城市发展需求,更新的趋势必然是更加注重优秀空间的延伸与空间功能的高度复合。而公共空间的多样组合形式正顺应了发展潮流,能为旧城复兴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也为更多如同南昌一般的旧城提供突破土地瓶颈,提升城市品质格调,实现城市崛起的新思路。同时,未来城市更新面临的挑战也将不再仅限于空间或是社会性矛盾,技术性难题将在未来的改造建设中愈加明显。现今的地下空间开发仍处在初级阶段,建设各方面难题还亟待破解,立体化建设仍然值得做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猜你喜欢

旧城老城城市更新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老城新活力潮流新维度
漂洋过海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春回老城
秋日忆绍兴
老城旧影·和平路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high school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旧城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