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帕特农神庙(the Parthenon)建筑的艺术特点

2019-11-16邹钰

艺术大观 2019年34期
关键词:雕塑

邹钰

摘要: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雅典建筑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这座神庙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之变,如今庙顶已坍塌,雕像荡然无存,浮雕剥蚀严重,但从巍然屹立的柱廊中,还可以看出神庙当年的丰姿。本文将分为概况、整体设计、雕塑、柱式几部分来对帕特农神庙建筑本体的艺术形式分析并以此为入口了解古希腊建筑艺术和艺术理念。

关键词:帕特农神庙;雕塑;柱式

一、引言

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重要的建筑,修建目的是为了供奉雅典娜女神,Parthenon出自雅典娜女神的别名意为“处女”。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47年在伯里克利特统治时期进行了扩建,公元前438年主体完工。菲迪亚斯是整个卫城的设计师,而神庙部分则是由伊克蒂诺和卡利克拉特承接设计修建的。雕刻水平代表希腊的最高水平,将多利克和爱奥尼亚式柱式完美结合,建筑整体恢宏反映当时高超的技术水平,中间由于不同的政治权力交替,导致神庙在不同时期被改适应当时政权的需求,如改造为基督教的教堂,土耳其的统治期间又被改造为清真寺,由于信仰的差异对神庙的改造上也就破坏了原来希腊人的设计意图。其中由于1687年威尼斯和土耳其作战时候遭到巨大的破坏,在19世纪收藏家埃尔金到此组织许多精美的建筑雕刻收藏带回英国,到现在就只留下一座石柱林立的外壳,近代社会稳定的社会环境多次组织有计划有意识的修复工程。

二、建筑整体

雅典卫城位于雅典市中心的山丘上,而帕特农神庙有位于卫城的中心。此处高地自然的山体使人们只能从西侧登上卫城。高地东面、南面和北面都是悬崖绝壁,地形十分险峻。帕特农神庙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其他建筑相比较的大体积是否有什么含义,可以看到在卫城的规划图中(见图1)位于围成的建筑都是与神有关与权力相关,建于此高地的目的是因为相信在这个地方有助于更加实现这些建筑功能所传达的意义。而帕特农庙比较同一时期的埃雷赫修神庙(Erechtheum)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ion )等在体积和位置除了由于修建时期的经济发展之外,还是否是由于这座神庙是为雅典的守护女神所修建。在山墙的雕刻中还有雅典和波塞尔争夺雅典的守卫权利,毫无疑问最后自然是雅典娜女神胜利。由于雅典娜女神对于雅典的重要性在城邦中心的中心修建出神庙以纪念雅典娜女神。帕特农神庙整体基本结构,平面呈长方形,庙内有前殿、正殿和后殿。以石为材一直是西方古典建筑的特点,是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思想 观念等各种因素结合所致,其根源则是与巨石崇拜的原始观念有关,古希腊建筑对西方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柱式成为西方建筑的典范,下文将对柱式具体说明。神庙基座占地面积达2.3万平方英尺,46根高达34英尺的大理石柱撑起了神庙。神庙的外层部分是采取八柱的多立克式,在神庙内部划分空间如西厅采取的是爱奥尼亚式。东西两面是8根柱子,南北两侧则是17根,东西宽31米,南北长70米。山墙顶部距离地面19米,也就是说,其立面高与宽的比例为19比31,接近希腊人喜爱的“黄金分割比”。

三、雕塑部分

山墙间饰和壁缘上都有精美雕刻,取材于雅典娜和雅典相关的故事,如雅典娜的诞生和希腊和阿玛宗人的战争等这些雕刻都由于各种原因已经散落了有不少的能够在现在的大英博物馆看到,通过复原能看到这些建筑构件将帕特农神庙装饰的十分华丽,这些雕塑也充分展现当时的雕塑艺术水平。其中尤以神庙的神像《帕提农神庙的雅典娜神像》又名《戎装的雅典娜》(见图2),原作为黄金象牙雕像,由古希腊艺术全盛时期杰出的雕刻家菲狄亚斯作于约公元前438年,后来毁于拜占庭帝国时代,现为大理石复制品,高105厘米,收藏于雅典国立考古博物馆。

公元前438年建筑本体完工,同年,由菲迪亚斯用黄金和象牙制作的巨大的雅典娜女神像在庙内落成,据载此雕像由木质的核心组合而成,覆盖上成形的青铜泊片,其上是另一层可移除的金泊,女神的脸和手臂以象牙材质,这尊帕特农神庙的雅典娜,身上积聚了规模可观的雅典财宝。由此可见古希腊的艺术也并不如温克尔曼所说“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之所以得出这个影响深远的结论也是因为历史原因,额外附加的装饰脱落,原貌不复存在仅存大理石刻本身。雕像中雅典娜一身武装,头部有战盔,胸穿着甲胄,右手托着胜利女神,左手盾牌而且盾牌上也有精致的雕刻内容, 盾牌内还有一条巨蛇。 头盔上雕刻的是女妖斯芬克斯和两头飞马神兽,胸甲上则是女妖美杜莎的头发。雅典娜体态丰满健壮,右腿直立,左腿微曲,这是希腊的雕塑中常见的姿态。她的面部造型均匀端正,显示出传说中神的崇高和严肃,平和的神情又给人一种平易安详的美丽少女的印象。因为战乱踪迹已不得寻,后来罗马人有对其复制.帕特农神庙的雕塑具有写实的特性这根源于“人神同形同性”的观念,从众多的古希腊的神话故事中可知,神也并非完美无缺陷,也会和世人一样的七情六欲犯下和世人一样的错误。也与古希腊人对人体美的崇拜意识有关,崇尚健康的人体,肌肉线条是健康的力量和美感,集合理想美的人物造型特点,集众美于一身。总的来说雕塑在形式上适应建筑,在比例和规则上也与建筑相互沟通融合。

四、柱式

前文已经提到在神庙的外层部分是采取八柱的多立克式(Doric Order),在神庙内部划分空间如西厅采取的是爱奥尼亚式(Ionic Order),這两种类型的柱子分别象征女性男性,外刚内柔可以看出整体经由设计精心布局。内部西厅的四根爱奥尼亚式构成的小空间是一个特殊功能区存放国家财富和档案。外部的多立克式柱子我们可以从古埃及找到源头( 见图3),下图中所示的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名为前多利斯的柱式(即多立克Doric Oder),前多利斯的是多边形大致可分为八面、十六面、十八面。各面有都有半圆形的凹槽,上端由方形板覆盖着,用来支撑石梁的重量。通过下图四的对比很清楚地看到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和古埃及的相似之处。但是希腊的柱子明显在槽面的处理上和柱头的承重上存在着差异。除了多立克之外还有一种科林斯柱(Corinthian  Oder)这个柱以植物装饰柱头似花篮,在古埃及的建筑中有棕榈式、纸莎草式、莲花式,这些都以植物为装饰灵感,那么科林斯柱式可能也得到了来自古埃及这些柱式的灵感。

帕特农神庙的建筑尺度是以柱子的直径决定柱子的高度,以其高度决定款式,以其款式决定柱础和柱头,由此再决定柱间的距离和建筑物的总体布 局,从而营造出朴素而壮观的艺术效果。柱子本身具有的“收分”建筑规律外,整体建筑也使特别讲究"视觉矫正"的加工,本来是直线的部分雅典卫城略呈曲线或内倾,因而看起来更有弹力,更觉生动。据研究,这类矫正多达10处之多,比如此庙四边基石的直线就略做矫正,中央比两端略高,看起来反而更接近直线,避免了纯粹直线所带来的生硬和呆板。在柱子的排列上,也并非全都垂直并列,东西两面各8根柱子中,只有中央两根真正垂直于地面,其余都向中央略微倾斜,边角的柱子与邻近的柱子之间的距离比中央两柱子之间的距离要小,柱身也更加粗壮。这样处理的原因是,边角柱处于外部的明亮背景,而其余柱子的背景是较暗的墙壁,人的视觉习惯会把尺寸相同的柱子在暗背景上看得较粗,亮处则较细,视觉矫正就是要反其道而行把亮处的柱子加粗看起来就一致了,充分考虑视觉效果的设计把雕塑的明暗塑造关系的原理应用于建筑设计。

五、小结

时间流逝神庙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实用价值被消解帕特农神庙以艺术品的形式固定留存。作为建筑史上的艺术瑰宝,作为经典作品被推崇为美的象征,是因为它们在符合美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所处的地域环境又创造出自身的艺术感染力,即使是“废墟”也因为承载的历史意义和美学思想给人以美的心理体验和凭吊。通过这些精细的设计才使得帕特农神庙成为雅典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并且在建筑艺术上留下辉煌的一页,我们不知道当时艺术家、设计者和工匠为此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怎样的,但是能够通过这些遗物可以想象当时雅典的社会生活的繁荣,也可以以此窥探当时雅典人所创造的其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盛况的一角。

参考文献:

[1]Marry Beard.The Parthenon[M].北京:商務印书出版社,2008.

[2]张夫也,肇文兵,滕晓铂.外国建筑艺术史[M].湖南:湖南大学,2007.

[3]李军.希腊艺术与希腊精神[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4]李明娟.岱庙与帕特农神庙的建筑美学风格比较探析[D].山东大学,2008.

[5]宋世伟.宋代佛教雕塑与希腊古典雕塑之比较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

[6]程祎,姚惠.浅析希腊雕塑审美中人体艺术的呈现[J].艺术评鉴,2019(19):180-181.

[7]苏洋.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解读古希腊雕塑艺术[J].美术教育研究,2013(14):34.

猜你喜欢

雕塑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出版纪录
雕塑的说教与雕塑的煽情
合肥市雕塑院雕塑作品选等
雕塑动态
雕塑动态
室外雕塑的尺度
雕塑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