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人员的信誉之路

2019-11-16张真铭

今日财富 2019年29期
关键词:信誉法律法规会计人员

张真铭

一人一言,一言一兴,这是对信誉两个字的最好的解释。信誉是一个人立之本,一个企业兴之本,更是一个国家强之魂。现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会计欺骗,会计作假等案件频频出现,这不仅给会计信誉带来了严重的损害,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会计人员陷入到了信任危机之中。也正因如此,如何提高会计领域的诚信,切实做到爱岗敬业,诚信守信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则早已成为摆在所有会计人员面前的首要问题。本文的论述观点希望可以对日后会计人员的信誉道路的建设有一定的帮助。

一、引言

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是一个民族生存的灵魂,是一个公民立足的基石。诚信,是一种品行,是一种责任,一种始终激励这我们的原则。现如今,金钱的利益诱惑使得很多兢兢业业的优秀会计人员忘却本心,走上贪婪、犯罪的道路。会计造假、会计欺诈的案列屡见不鲜,针对这种频频出现的社会现象,本文针对为何、何因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办法。

二、会计人员信誉逐步缺失的原因

(一)个人追求私利监守自盗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增长的物价、房价,使得一些会计人员经受不住物质利益诱惑,贪图享受金钱带来的舒适。一些人不顾道德约束,伪造、变造、隐秘、损坏会计资料;甚至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被有心之人所引诱挪用公款、化公为私,以至于有更为可恨者出卖企业、国家的商业机密,以身试法,走上犯罪道路,给资本市场和投资者造成巨大伤害,也为会计行业及会计人员本身带来巨大灾难。

(二)體制的不完善,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一个行业欣欣向荣的发展必不可缺少的就是来自内外的监督。制度越完善,法律越完善,诚信缺乏,信誉成本高,人们就珍惜诚信和信誉。反之亦然。行业体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有不完善之处,企业内部的监督更是“一把抓”的趋势,亦是缺乏有效的监督。内部监督受“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企业内部有着极其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针对性监督更是屈从“一言堂”受着“内部人控制”。监事会、独立董事未能发挥应用的作用,内部控制严重;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的外部监督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是小部分的发言,为了自己的职位和前景更亦是容易受到操作,进而进行虚假的会计监督。法律亦是另一种强有力的保证,但有心之人总是投机取巧,抓住法律从中的漏洞,从而逍遥法外,赚的是盆满钵盈,钻法律的空子。虽然现行的“会计法”明确了会计违法行为的相关法律责任和被追究的刑事责任,但是,对会计罪犯实施的法律制裁还不够,难以量化。会计欺诈行为揭露后,缺乏司法干预,会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的处罚不够,使他们幸运。

(三)缺乏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

会计人员的工作不仅在会计领域,而且在社会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有些单位在招聘时,往往要求应聘人员“熟悉各种税法和服务技巧,能够为企业谋取最大的利益”;还有一些领导为了自己的政绩指使甚至强令会计人员编制虚假会计信息。同时维护会计人员的法律保护和法律救济制度还不完善。

三、会计人员信誉缺失的危害

(一)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而言,他们投资所依据的标准都是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因为会计人员的信誉缺失,从而进行虚假的会计报表被公示,他们所信以为真的投资和输出,会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久而久之中小企业愈来愈少,人人都不敢进行创业和投资,而国家作为最大的投资者,就是最大的受损者。

(二)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由于会计师信誉不足,会计舞弊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直接影响国家税收,导致各种经济指标出现错误,最终导致国家制定的经济政策与实际状况的背离,影响国家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和贯彻实施,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破坏社会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损害国家及社会公众的利益,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三)危害会计行业的发展

现如今,大学生热门行业会计当名列前茅。而如今,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缺失,信誉流失,各种会计人员“做假账、假报表”等一系列事件,让会计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使得会计人员的从业前景遭遇重大危机,会计专业的招生人员越来越少,行业用以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靠着老一辈的会计人员的辛勤维持,新的会计人员的不敢入行更是我们所应思考的关键。

四、会计人员信誉重塑之路

(一)重视会计人员的诚信、信誉培养

从校园抓起,开设职业道德培养课程。从校园起步,开展诚信教育,要求会计专业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为行动准则。树立良好的诚信、道德观、认识诚信和职业道德是生存与发展直奔的观念,并学习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会计法律和诚信意识,树立诚实守信的楷模,以诚为本,以誉为魂。

(二)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会计人员的信誉重塑之路,需要依靠法律和规章制度来约束。一是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现行的法律进行修订和完善,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制定法规和规范,为会计监督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要加大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尤其要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加大指使会计人员做假账的单位负责人的处罚力度,迫使相关人员增强责任意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会计秩序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为了通过法律法规加强对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严格执法,必须纠正法律。对于会计人员制造虚假账户腐败和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必须严惩不怠,坚决维护国家法律尊严。

(三)企业内部要加强监察力度

针对企业内部,需要发挥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及相关部门的监察力度,使其监察独立,不受企业内部一人或多人的监控,要公正公开。在会计机构中增设专门的财务分析部门和岗位,对已经做出的报表,信息等进行评估并修正职业判断,同时会计岗位之间相互制约,防止滥用权力。企业内部会计人员要不定期进行培训和交换,以免“一家独大”的局势出现,定期学习相应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道德规章学习。(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

猜你喜欢

信誉法律法规会计人员
基于单片机MCU的IPMI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哲理漫画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试论如何增强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民间网络反腐热”冷思考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