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对竞技项目运动员状态的影响研究

2019-11-16徐舸俞尊元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运动员

徐舸 俞尊元

摘  要:積极心理学是一场上世纪末美国兴起的心理学运动,主张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激发每个人所特有的某些实际或潜在能力,与传统的心理学相比,更注重人们的潜力、力量与美德等积极品质。本文通过分析心理训练的目的、运动员自我控制和运动员心理疲劳等,探讨了积极心理学与竞技项目运动员状态的关系,对几个主要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积极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领域进行研究综述。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运动员  竞技运动  竞技状态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8(b)-0042-02

Absrtact: Positive psychology is a psychological movement that emerg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t the end of the century. It advocates a positive attitude to stimulate some specific actual or potential abilities of each individual.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sychology, i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people's potential, strength, virtue and other positive qualities. By analyzing the purpose of psychological training, athletes' self-control and athletes' psychological fatigu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the state of athletes in competitive events, and studies several major field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sports psychology related to competitive sports.

Key Words: Positive psychology; Athletes; Competitive sports; Playing condition

1  积极心理学对竞技运动心理学研究启示

1.1 简述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一项产物,它是一门从积极角度来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科学。“积极”一词来自于拉丁语中的“positism”,有“实际”和“潜在”的含义,其中包含了内心冲突和潜在能力。20世纪末,著名心理学家Martin E.P. Seligman、Kennon M.Sheldon和Laura King在西方心理学界兴起了一股思潮,也就是积极心理学,他们对积极心理的本质特点进行了定义,“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这种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充分挖掘人们自身存在的潜力,以及各种积极品质,其矛头直指传统的“消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集合了传统主流心理学大部分研究方法和手段(如实验法、访谈法和问卷法等等),并把这些与经验分析法和人本主义的现象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它基于实证的研究方法,具有更加包容的态度,同时继承了传统心理学实证研究的全部方法,如调查法、实验法等等。

1.2 情绪与运动表现

在运动表现方面,许多运动心理学领域学者都做过研究,大多的研究成果是从消极心理学角度来分析问题,如焦虑理论、最佳功能区域和消极方向理论等,目前看来,对积极心理研究的忽视不仅仅表现在运动领域,大众健身也是如此。

依据积极情绪中的扩建功能,它放大了人在特定条件下,行为指令系统和瞬间思想和,也就是说能在特定情景下,促使人能够冲破限制,出现更多行为倾向,产生更多思想。积极情绪可以消除负面情绪造成的紧张行为,从而使机体保持健康和活力,从非专业运动员角度来看,获得愉快的体验感和乐趣是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当运动使参加者产生愉快体验,参加者将会再次主动的投入运动,从运动中获得积极情绪体验。锻炼心理学今后的研究不仅要考虑到如何促进运动者的积极情绪体验,也需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参与运动的体验进行现象学分析。

2  运动员的竞技心理特征研究

现代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展初期研究者的思路和选题受到心理学所影响,忽视了一些运动领域的特有问题,直到20世纪90年代,多项来自运动实践并具备运动特色的研究题目(如最佳心理竞技状态、心理阻塞和自信心等)才被提出并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

对运动员竞技心理的测试与评价,内容主要应该包括运动员选材、日常心理状态、竞技心理能力测评和比赛心态评价,测试指标包括认知特征、自信心、意志品质、动机水平、情绪、注意、个性和中枢神经疲劳程度在内的8类,它们直接反映了每个运动员不同的心理特征,测试结果为竞技项目运动员提供了一套全面而科学的竞技心理状态和特征的诊断工具。

2.1 积极心理学对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影响

运动员竞技状态是运动训练学理论实践的概念之一,是对运动员在赛前赛后以及训练中的身心健康、技战术等方面水平的综合描述,影响竞技状态的因素有很多,如心理状态、运动员的生理状态和技战术等。

随着赛事的多样化和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赛前运动员的心理调控,对找到最佳竞技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运动员处于长时间的训练,过程极其单调乏味,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心理疲劳,长期保持这种状态对运动员自身的各项指标都是不利的,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这时候它就能够很好的帮助运动员明确比赛目标,激发竞赛动机,从而处于最佳的比赛状态,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心理疲劳,消除赛前因为紧张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心理学的练习方法可以在平时给运动员模拟竞赛场景,增强其自信心,模拟技战术;还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消除运动员紧张情绪,减少运动员和大赛相关信息的接触,并通过积极的方式给予鼓励,缓解压力;在比赛前,运动员自身也可以进行心理调控,确保能以积极且稳定的状态投入比赛。

3  结语

竞技项目中,运动员的个人状态始终在不断变化,每一个训练周期都会出现发展与提高、优化及保持直至减退的三个基本阶段,这是不可违背的规律。但是运用积极心理学方法,能更好的使运动员依据生物节律,合理的调控自身心理状况,从而在训练中实现更高的效果,在比赛中达到更加理想的状态。

通过积极心理学对竞技项目运动员状态的影响研究,以期为运动员和教练工作提供更完备的训练手段,为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工作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力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理论与应用的联结[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3,32(2):152-156.

[2] 洪晓彬,刘欣然.积极心理学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1):67-72.

[3] 任未多.竞技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演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8):55-62,65.

[4] 迟立忠,张力为.当代运动心理学进展:竞技心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9):49-55,63.

[5] 陈亮,吴瑛.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培养与保持[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5,23(2):9-12.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运动员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关于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探索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马虎的运动员
运动员
思维擂台赛
最后剩下谁
Sport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