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2019-11-16蒋金艳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

蒋金艳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求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对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付出爱心,运用多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还要重视学生的朗读感悟,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展开教学,以提高學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整体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0-0020-01

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语文学科将在全国统一使用统编版教材。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将教材与我们的整体课堂有效结合,从而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呢?现根据自己十八年的从教经历谈谈看法。

一、付出爱心,收获幸福

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我参加过形式多样的集中研修活动:有各级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有名师的专题讲座,有学员围绕专题进行的观摩课,也有学员的互动讨论。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结合教学实际,我深深地感受到: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启学生心智大门的金钥匙。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责任,但仅有爱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爱的能力;爱就意味着给予、意味着付出。教师付出爱心,让学生学得快乐,就会收获满满的幸福。

二、激发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到快乐,从而发展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练习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教师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阅读教学要重视表达,最好的方法就是结合课文,设计各种形式的表达练习,让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和积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注重新课的导入,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也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或是设计悬念……这样的导入方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的学习之门。

三、重视朗读感悟,让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不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之处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多样化的课文诵读活跃了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语文课堂充满了吸引力。

四、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语文素养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如让学生阅读许多课外书,这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此外,教师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开展语文教学,也能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教学二年级《笋芽儿》一课,我就找了许多与春天和竹笋有关的资料图片让学生欣赏,让他们有一种直观感受。在教学“呼唤”一词时,我先让学生把字音读准,接着记字形,理解字意,并注意联系生活来指导学生理解。“上课了,有个同学还没进教室,你怎么呼唤?”“爸爸上夜班回来刚睡下,这时妈妈要叫你上学,又是怎么呼唤的?”在不同的情境中,学生理解了不同形式的呼唤。

我还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的途径去获取知识和能力。最后,我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他们运用这种方法去获取新知并进行运用,以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我深深地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交流,快乐成长。从事教育工作的每一位同仁都是一颗螺丝钉,担负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样样做楷模。教育改革的浪潮正向我们涌来,我们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给自己定好位,必须走“学习—反思—研究—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化发展之路,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出一份力。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新课程小学语文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外阅读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