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祭黄几道文》用笔特色及其根源探析

2019-11-16罗红胜袁微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根源用笔特色

罗红胜 袁微

摘要:《祭黄几道文》是现存苏轼楷书中为数不多的珍品,其用笔特色表现在笔锋逆入、绵中裹铁,体现了苏轼对古法的继承与古意的追寻;趯笔朴厚、内含筋骨,反映了苏轼丰肥韵质而又骨力洞达,展现了肉丰骨劲的个人用笔特色,也是苏轼“神、气、骨、肉、血”五元素的化用;叠笔成块、法参行意,诠释了苏轼“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与“我书意造本无法”的书艺思想;行笔从容、出乎自然,为苏轼心理状态与道法自然思想共同作用下达到的契合。

关键词:《祭黄几道文》 用笔 特色 根源

《祭黄几道文》是苏轼为同窗黄几道所书祭文。其文对逝者之为官、处世、品行、文采等方面进行了贴切的评价,言简意赅,朴实生动。其书法字体为楷书,风格朴茂厚重,洒脱俊朗,为其楷书代表书风。今拟以此为研究对象,对其用笔特色进行专门分析,期冀由此寻绎出其背后的思想根源。

一、笔锋逆入 绵中裹铁

笔锋逆入,即形容笔锋接触纸面或欲接触纸面时朝运行相反的方向入纸。

以该作“莫”字中“草字头”(如图一)笔锋运行为例。其笔顺为左竖、左横、右横、右撇。第一笔左竖的动作是典型的藏锋逆势,笔锋靠手势往右上如蜻蜓点水般斜入,后立住笔锋,笔尖稍往上调整蓄力,顶住笔尖。待手势稳定之后,顺势向下,大拇指稍弯,后笔锋变道至左下角。第二笔起笔承接第一笔左竖的收笔,笔锋或空中向左上斜行,根据左横起笔形态判断为藏锋。第二笔收笔到第三笔起笔的过程中,手腕向右摆动,顺势完成后,笔杆稍立起,蓄力蹲锋向左上斜挑,大拇指和食指由微向外弯曲状态演变为稍直状态。这时,笔尖离开纸面,当再接触纸面时,已是露锋起笔,手腕微向左转,顺势而出。这个过程中,从右横的收笔到右竖的起笔,空中完成逆势的动作,但落到纸面,已是露锋起笔。这个过程细致地说明了笔锋背后动作的丰富性。

逆锋的好处有如下几点:一能加强行笔时的力度,增大阻力。二是隐藏锋芒,使点画厚重。三能增加线条内在的丰富性与灵活度,内包其气,含蓄深沉,苍劲老辣。

苏轼曾自论:“余书如绵裹铁。”①明解缙也称:“东坡丰腴悦泽,绵里藏针。”②“绵中裹铁”这一美学意蕴下所要达到的笔墨技巧就是对逆锋属纸的高超运用。

黄庭坚曾言苏轼的学书历程:“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乃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③苏轼在中年时多习颜鲁公的原因从技法角度来说,很大程度上便是对藏锋用笔的充分体会。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对此即深有所悟:“自兹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④而苏轼则根据自己体悟而总结出“绵中裹铁”,这正是对“字外出力,中藏棱角者”⑤的高度概括,也是其对古法传承与古意追寻的具体体现。

二、趯笔朴厚 内含筋骨

苏东坡的趯笔笔法极具个人特色,在他所有的书作中均有体现,尤以楷书为最。在《祭黄几道文》中,趯法或长或短,或迅疾或迟重,随机应变,自然而成。笔者将其整理分为四类。一类为“门字钩”(间、闻、阅、问、闵、同、尚、南、而、羽等):此类趯笔从左顺势而出,笔杆倒向右。笔锋从竖画的结笔处蹲锋蓄力后挑出,笔画大多沉着饱满,凝重含蓄。一类为“戈字钩”(义、几、我、试、昏、轼等):这类趯笔从右出,多运力,逆势向上挑出,三指多收紧,笔杆倒于手臂方向。此类趯画最见神采,活泼生动。 另一类为“竖弯钩”(魏、绳、蝇、愧、抱、毛、元、兄等):这类与戈字钩类似,趯画长短不一。最后一类为“心底钩”(应、凭、必等):方向略有不同,多成小于30度的锐角,趋扁。如图二。

趯笔的成功之处在于蹲锋取势。由蹲锋这一动作而带来“二次发力”的直接结果是骨力厚实,朴厚丰腴。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载“趯笔则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⑥筋,“肉之力也。从力、从肉”。⑦本义为附在骨上的韧带,引申为肌肉,和骨合称“筋骨”,筋骨肉是一体,其中“筋骨”常常共同出现。苏轼对此理解最为完善,进而有“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⑧这一书法审美主张。书之神、气体现的必要条件便是骨、肉、血元素组合后的用笔与用墨。趯笔最现神气意蕴,是“提神”之笔,也是书之“字眼”。趯笔若无筋骨支撑,则线条绵软拖沓,毫无精神,俗弱无骨。然而,苏轼兼线条的丰腴韵致和筋骨相生于一体,颇具有个人用笔特色。

三、叠笔成块 法参行意

在《祭黄几道文》中,叠笔现象层出不穷,笔者将其分为局部式和整体式两大类型。局部式包括“绞丝旁”(紫、维、缓、终、幾等)、“走之底”(超、越、赵等)、“左耳旁”(陵)等;整体式,表现为该字多部分笔画叠加在一起。如“莫”字,中部的“日”第三横与下部的“大”的笔画交接处重合在一起,形成了上疏下密的视觉感受,重合部分体现了精神挽结处。又如“薛”字,“辛”部的叠笔动作反复使用,如果按一横一折算一次折笔,那么“辛”共完成六次,形成了一个多边形的整体。更有“出”字,其竖画与两横之间的部分重叠在一起。如图三。

与笔笔严谨的唐楷相比,苏轼的楷书中笔画与笔画之间出现行书笔意。如“翰”字,“羽”部的左‘习改两点为一提连接右‘习,右‘习的两点或改为连笔的一竖,与右‘习的钩画重合在了一起。如图四;又“胜”字的右部多叠笔,笔法中多参行意。如图五。

另外,还有“四点水”(丞、无、然、默、鲁等);“宝盖头”(学、云、灵、雪、实、安、谷(左边部分)、按(右边部分)等);“立刀旁”(制、别等);“门字框”(闻、阅、间、问等),都有明显牵丝。如图六。

将行书笔意带入严谨的楷书中,是对“物一理也,通其意,而无适而不可”⑨的灵活运用。师其意而不袭貌,明了变通之理,便能随心所适,体现了苏轼学古不泥古的思想。苏轼曾言“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⑩乃是对“意”的代表性诠释。其中“法”是前贤古法,苏轼所“烦”的是“法”的羁绊,乃是“我自用我法”的苏氏思想。在这看似“不守规矩”的背后,隱含着苏轼对于书法认知的审美高度,冲破界限,重塑自我,正是“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的最佳写照。

四、行笔从容 出乎自然

元祐二年,苏轼正处于政治核心的“发声处”,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政治理想与少时抱负,但此时的他,心境趋向平淡,锋芒收敛,在此件书作中已有所体现。览观此帖,没有一笔浮于纸面,笔力含蓄稳健,线条凝练显神。可见在书写时,速度是较缓的。苏轼学生李之仪曾记录其师的书写状态:“东坡每属词,研墨几如糊,方染笔,又握笔近下,而行之迟,然未尝停缀,涣涣如流水,逡巡盈纸……议者或以其喜浓墨行笔迟为同异,盖不知缔思乃在其中也。”又“东坡之浓与迟,出于习熟……故知熟则生之,生则熟之,贵乎无所滞阂尔。”从苏轼喜用浓墨、偃笔以及惯用的三指单苞法执笔方式的外在因素也影响了苏轼的书写速度不能过快。况且在祭文这一文体形式下的书写显得更为舒缓。

苏轼对于书法技巧的表达已经达到了“熟而无所滞阂”的状态,只有如此,才有“信手自然”的境界。苏轼《与谢民推官书》中言:“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该行则行,当止则止,虽然说得是文思,其理也作用于书法上就是“点画信手烦推求”的注脚,体现的是“信手笔都忘”的自然状态。苏轼在《题鲁公书草》中有所感悟:“昨日,长安安师文出所藏颜鲁公与定襄郡王书草数纸,比公他书尤为奇特。信手自然,动有姿态,乃知瓦注贤于黄金,虽公犹未免也。”其中“瓦注黄金”的典故来自《庄子 达生》:“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昏。”与人竞技,用瓦作赌注,则得心应手,态度自然。若用黄金作注,则唯恐得失,不免战战兢兢。这一典故生动诠释了心态对于事物的结果造成的影响,也表明要达到“自然”的妙境,往往“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而达到这一地步,苏轼也有个人心得体会。一是在《与二郎侄》告诫苏适的信中所说:“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从“有技巧”到“无技巧”,从“绚烂”到“平淡”,这是一个艰难的蜕变过程,需要在长期实践中逐渐积累心得,最终才能无所挂碍,达到“无味之味”的化境。二是真性灵的抒发。苏轼推崇“信手拈得俱天成”和“觉来落笔不经意,神妙独到秋毫颠”的自然的创作境界。“信手天成”與“落笔不经意”体现了非功利心态。苏轼在元祐期间达到了人生宦途最为得意顺利的阶段,这一时期也是苏轼倡导“尚意”书风理论和实践发展到极致的阶段,而《祭黄几道文》恰恰正书于此时。这也是“尚意”书风下的实践产物。

综上所述,苏轼在用笔上的独特风格反映了苏轼的艺术思想。笔锋逆入、绵中裹铁,体现了苏轼对古法的继承,古意的追寻;趯笔朴厚、内含筋骨,呈现出苏轼丰腴韵致下的骨力洞达,展现了肉丰骨劲的个人用笔特色,也是苏轼“神、气、骨、肉、血”五者元素的化用;叠笔成块、法参行意,诠释了苏轼“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与“我书意造本无法”的“尚意”思想;行笔从容、出乎自然,是苏轼心理状态与其自然思想共同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契合。

注释:

① 马宗霍,《书林藻鉴 书林纪事》卷第九,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29页。

②马宗霍,《书林藻鉴 书林纪事》卷第九,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31页。

③崔尔平选编,《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第67页。

④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第280页。

⑤刘小晴,《中国书学技法评注》,上海书画出版社,1991年,第286页。

⑥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第279页。

⑦许慎撰,徐铉校定,《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3年,第85页。

⑧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第313页。

⑨水赉佑,《苏轼书法史料集》上册,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年,第54页。

⑩水赉佑,《苏轼书法史料集》上册,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年,第30页。

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第314页。

李福顺,《苏轼与书画文献集》,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第251页。

同上

孔凡礼,《苏轼文集》卷四十九,中华书局,1986年,第1418页。

李福顺,《苏轼与书画文献集》,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第69页。

水赉佑,《苏轼书法史料集》上册,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年,第51页。

孔凡礼,《苏轼诗集》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82年,第1155页。

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第314页。

水赉佑,《苏轼书法史料集》上册,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年,第37页。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第473页。

李福顺,《苏轼与书画文献集》,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第16页。

猜你喜欢

根源用笔特色
公共政策中社会排斥的产生根源及其防范对策
追课本知识本意,溯解题思维根源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包饺子
网络暴力的危害及产生根源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An Analysis on the Cause of Babbitt’s Failure in Rebellion
智力大闯关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