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车组人机交互控制系统故障成因分析与诊断研究

2019-11-15张幼庆许帅帅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动车段

上海铁道增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动车组断路器元件

张幼庆 许帅帅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动车段

动车组人机交互控制系统,是动车组与司乘人员、乘客之间的联系与接口界面,是动车组安全高效运营及提高旅客乘车体验的重要设备。在CRH3型动车组(包括CRH3C、CRH380BK、CRH380B、CRH380BL等型号)中,其全列人机交互控制系统,简称HMI,主要实现牵引指令、制动指令的串行传输状态检测,设备的切除、复位,空调温度控制,乘务员支援,服务设备控制,数据记录与显示,车上试验等。

每组短编组动车组自然列中,包括两头车各两套互为热备的监控系统,另外在监控室有另一套监控系统,即全列共五套人机交互系统;每组长编组动车组自然列中,每台CCU对应一台HMI,即全列共八套人机交互系统。其基本供电及通信,如图1所示。

图1 HMI供电及通信连接位置

随着动车组运用检修的不断深入,动车组数量不断增加,相对应的动车组维护压力也越来越大,对部件检修要求不断提升,对动车组监控、控制设备的检修要求也越来越高。

2013-2017年间,CRH3型车人机交互系统共因故障更换193套,且故障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面对较大检修压力,动车组人机交互设备故障,无法实现自行维护,仅能进行简单和初级的检修。由于西门子等生产商技术封锁与垄断,相关内容路内尚无先例,无法获得相关参考。查阅相关领域文献及研究成果,其类似领域研究主要集中在汽车中央控制等方面,与动车组人机交互控制有较大区别,借鉴意义有限。

1 故障情况分析

1.1 故障情况整理

基于2013-2017年CRH3型动车组检修记录,对193套人机交互系统故障进行了整理统计。其故障主要表现为:监控系统不启动、监控系统显示异常、通信传输异常、监控屏触摸不良和其他异常。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故障现象统计

由此可知,在HMI故障统计中,主要是不启动和传输异常。

为了分析对应故障现象的产生原因,通过对收集到2016年9月-2017年3月间主要因故障换下的动车组全列人机交互控制系统,总计56套,进行了故障类型统计。

1.2 故障情况分析

通过对于系统的大量拆解测量分析,对各种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整理。根据分析整理,确定故障主要来源,基于数据分析,可知占比较多的故障原因为:传输模块异常,高压驱动部件异常,CPU模块异常,电源模块故障,触屏老化,SRAM模块异常,液晶驱动模块异常,传输及转换模块异常。此外,还有少量转换模块故障及壳体故障。

综上所述,HMI故障原因重点集中在部分PCB电路出现故障。进一步分析,发现PCB主要存在电容、二极管击穿,IC烧损等问题。基于现象,推测由于过电压、不平衡电流导致了击穿故障。

2 车上数据采集装置设置

选择某CRH380BL型动车组,选用Rhode&Schwarz 100985型四通道示波器,安装在EC00车操纵台内。由司机室配电柜内BD 110 V断路器出线端供电,并通过逆变器逆变为AC 220 V为示波器供电;通道分别监测各参数值。安装位置如图2所示。

图2 监测设备安装位置

其基本连接方式如图3所示。

图3 示波器安装原理

3 数据采集与分析

3.1 监测数据

监测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监测数据

其中,CH4通道监测Compact I/O模块24 V供电,与HMI进行对比。设置CH2通道触发记录电平120 V/130 V对数据图像进行记录。

3.2 车上操作与数据采集

对蓄电池进行两次开断试验,对主断路器进行四次合断操作,对头灯进行两次切换操作,对紧急通风装置进行两次通断操作。操作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操作结果

图4 第一次合断主断路器触发

图5 第二次合断主断路器触发

图6 第三次合断主断路器触发

图7 第四次合断主断路器触发

3.3 数据分析

由触发情况可知,DC110 V输入瞬变,主要与合断主断路器存在关联,与其他操作包括合断蓄电池、操作应急通风和头灯等无明显联系。基于波形图可知,直流110 V电源的瞬变形式存在不同,在最极端状态下(第三次合断主断),阻尼正弦波持续0.8 μs,同时出现了一个4 MHz高次谐波。

该谐波可能由主断路器本身两侧的寄生电容和电感引起,或临近部件如电压互感器,过压抑制器,接地开关,电缆,主变压器和接触网等引起。此外,主断的电弧放电特性连同寄生元件也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原因,从而导致列车发生很强的瞬变。相应瞬态变化,极易导致HMI内各元件老化加速或超限击穿。

4 检修工艺开发

针对故障件检修,由于相关技术完全由生产商垄断,且相关生产商拒绝提供相应系统最小单元配件;同时,对于人机交互控制系统,不同型号设备、不同板卡的故障均不相同,因此,适应于特定故障的最佳检修工艺方案也不确定。

对于自主检修工艺,主要有元件修、换件修及混合修三种方案。元件修即对故障部件进行元件级检修;换件修即将故障部件模块更换;混合修即对有条件部件进行元件修,其他进行换件修。

因此,针对以上主要故障,需分别进行分析,制定相应计划,进行方案对比,并针对性提出最佳检修工艺方案。

为了实现检修工艺分析,需要对各故障模块进行分别分析。具体分析过程,需要对各故障模块功能、分区、性质进行确定,后对其进行原理倒推,逆向绘制相关原理图,明确故障模块上各元件工作原理,精确定位故障元件位置并分析故障产生原因,对相应故障元件进行针对性讨论。具体分析如下:

(1)高压驱动部件异常

通过对该板路分析,其主要故障点集中于钽电容击穿、高频变压器烧损,该故障模块适用于元件修。

(2)电源模块故障

通过对该板路分析,其主要故障点集中于电容击穿、肖特基二极管击穿、稳压IC老化及电路主板击穿,适用于混合修。

(3)SRAM模块异常

通过对该板路分析,其主要故障点集中于PC104损坏,可采用元件修。

(4)CPU模块异常

CPU模块零部件较多,其南桥组,北桥组及CPU所涉及IC封装虽然易于购买,但由于整版布局密,且绝缘保护级别高,加工难度极大,且加工后难以保证整板的安全性,因此适用于换件修。

(5)传输模块异常

实际故障中,主要以89C51老化、82C250损坏等为主要原因,适用于混合修。

(6)各种连接异常

连接异常仅需目测或简单表具测量,较为简单。更换过程也相对简单,适用于元件修。

(7)传输及转换模块异常

实际故障中,主要以MCU老化、收发器损坏等为主要原因,适用于混合修。

5 应用效果

目前,对于55套全列人机交互控制系统设备,共完成检修48套,修复率达到87.27%,平均检修时间约为2.18 h,平均检修成本252.88元。作为高价部件,更换48套人机交互控制系统,所需成本总计768万元(每套平均单价16万元);相应修复成本总计1.21万元。考虑修复后产品20%寿命损失,目前该项目为动车段节约直接经济成本614万元,项目预计全年可为节约直接经济成本1053.3万元。

相关技术在全路推广后,可以取得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同时,通过相关技术的推广,能够提高动车组部件自主检修率,提升检修人员自主化意识,推进动车组自主检修的发展,为实现动车组完全自主检修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动车组断路器元件
承压类特种设备受压元件壁厚测定问题的探讨
“95后”动车组女司机的首个春运
动车组BTM带内干扰的排查与整治
六氟化硫断路器运行与异常处理
断路器控制回路异常分析及处理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一例断路器内部发热的诊断分析
SF6断路器拒动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CRH3型动车组轮对压装曲线研究
带扰流孔波纹板蓄热元件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