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谢光选:勤奋务实尽丹心

2019-11-15苏晓禾

太空探索 2019年11期
关键词:长征三号两弹研制

文/苏晓禾

属于尖端技术领域的航天事业,被世界公认为难度大、风险高、工程技术复杂,可我国却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创建起了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过,这些成就绝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产物,而是一代接一代航天人集智攻关的硕果。

我国战略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专家和主要开创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光选是著名航天专家任新民的优秀学生,是在国防部五院里迅速成长起来的技术骨干。

谢光选是典型的少年立志。读小学时,他便立下了“做枪做炮”的志向,他恨透了那些在济南作威作福的日本侵略者。而且,他也不是光嘴上说说,他之后的人生轨迹始终没有偏离枪和炮。

1942年,不忘初心的谢光选考上了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专业即是“学做枪做炮”。1948年参加革命时,他开始研制反弹道火箭炮,这种火箭炮可以打透10厘米的钢板,抗美援朝时派上了大用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启动新式武器研发,战术火箭发射器研制、反坦克火箭研制和TNT不经溶化、以螺旋杆压入弹丸内装置的生产研制,这三项重要任务统统被谢光选赶上了。由于工作出色,谢光选获得了兵工总局的奖励和沈阳市第一届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

▲谢光选(1922.11-2016.2)

而进入国防部五院,拜师任新民,那是1957年的事。当时,谢光选35岁,风华正茂,炮弹事业已小有起色。虽然自身条件已算优秀,但进入国防部五院,了解航天任务后,谢光远还是感觉到了压力山大。为尽快适应新环境,掌握新技能,谢光选开启了苦学模式。天不亮,他就爬起来“使劲使劲读书”。关于导弹和火箭的基础科学书,他一本也没放过。很快,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在仿制苏联P-2导弹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1960年,在他38岁生日的时候,他和其他研究人员一起仿制的东风一号导弹平安地发射升空。同年,因为表现突出,他被任命为总体设计部副主任。

仿制只是摸索和学习,我国一定要有自主研制的导弹。1964年6月29日,谢光选特别开心,因为大家呕心沥血自制的东风二号导弹终于发射成功。

接下来,谢光选和大家的任务更重了,要进行两弹结合试验。他和其他研究人员开始拼命地工作。在导弹发射工作进入尾声的时候,谢光选收到母亲病危的消息。他多想陪在母亲身旁,可惜忠孝不能两全,只有默默将把对母亲的牵挂埋在心底。终于,在大家齐心协作、刻苦攻关下,1966年10月,我国两弹结合试验成功了,谢光选胜利归来,却再也看不到母亲慈祥的笑脸 。

▲谢光选(中)在运载火箭厂房指导工作

▲1966年10月27日,两弹结合试验成功后与聂荣臻元帅(国旗前者)等合影,聂帅右一为谢光选

1977年,谢光选被任命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随后出任长征三号火箭总设计师。

在发射时,长征三号火箭遇到了棘手的失重问题。失重对导弹和火箭影响非常大,所以要考虑的点很多。为了解决问题,谢光选和研究人员一起做了大量工作,找出了在氧化剂管路旁增加一个液容的方法,从而抑制了全箭耦合振动的发生,改善了低频振动的环境,使火箭的状态更加稳定。除此之外,他们还确定了36个与低温有关的课题,解决了长征三号火箭的关键技术,为液氢液氧的新式推进剂的使用铺平了道路。

尽管1984年1月,长征三号火箭首次发射只取得了部分成功,火箭第一次启动成功,第二次启动三秒钟推力就消失了,却取得了重要成果:谢光选和大家对低重力场三相流的认知有了新的突破。类似“长征三号”新出现的失重问题,有的国家用了好几年时间才解决,但谢光选他们用70天就全部搞定了。

70天后,长征三号火箭发射圆满成功,这是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要知道,那时的条件十分艰苦,计算机硬件条件很差,谢光选他们用齿轮计算机进行机算,仅计算一条弹道就需要一个月左右时间,而现代计算机只需要几秒,他们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勤俭治学、勤奋务实、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是谢光选院士一生的写照。这珍贵的16个字值得后辈们铭记终生。

▲任新民和谢光选

▲谢光选与家人一起

猜你喜欢

长征三号两弹研制
血管吻合试验台的研制及试用
一种氧气瓶氧气吸入器的研制与应用
某横向军品项目快速集成研制的创新实践
稼先的故事
长征火箭,例无虚发
“北斗港”再发两星
陈士榘:抓获第一名日军战俘的新中国“两弹”基地功臣
贺核工业60周年
哈尔滨机场雷暴分析预报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朱光亚:“两弹”元勋、战略高科技帅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