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式学习模式在中职信息化教学中应用

2019-11-14花丽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网络学习平台信息化教学

花丽

【摘   要】  从当前学生的特点入手,采用移动式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展开信息化教学,以智能手机为载体,将教学资源整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激发学习动力。

【关键词】  移动式学习模式;信息化教学;网络学习平台

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互联网+”正广泛地融入各行各业。传统教育的学校、老师、教室、黑板已经在悄然改变为互联网、移动终端,学生根据需求选择学校、选择老师。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久的将来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教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线上活动互为补充与拓展,最终形成移动式学习模式。

所谓移动式学习是使用移动设备,利用无线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生和教师利用各种移动终端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动学习活动,从而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它所具有的移动性、便携性和资源共享性等优点逐渐突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信息化事业在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并推动其快速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城镇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低于10M ,有条件的农村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低于5M。 这些网络环境为移动式学习模式奠定了基础。

伴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汹涌而来的信息量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据不完全调查,95%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手机上的网络信息,学生对手机的迷恋程度与日俱增,相比于传统的枯燥乏味的课堂学生毫无热情,注意力与积极性更容易倾向于网络、智能手机。

近年来可汗学院、网易云课堂、百度传课、腾讯课堂、MOOC将信息时代的学习生态系统越来越丰富。物联网、3D打印技术、VR/AR技术的日益成熟更为学生扩展了平台。学生要理解每一个教学主题,教师只要根据教学主题尽量多元化地提供学习资源,为课堂教学提供技术支持的云教材、平板电脑、教学APP、智能手机、QQ、微信等也使教学模式存在多种可能性。因此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手机不可怕也无需完全禁止,要充分引导学生利用智能手机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激发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热情。

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顺应教育改革大势和信息技术革新潮流的全新教学模式在不同教育领域备受推崇。如以中职网络技术课程中传输介质这一课题为例,该课题的教学内容是传输介质的相关原理、分类及特征,课程内容包含的理论性较强,生涩不易理解。课前教师充分备课提供碎片化学习资源、颗粒度小的学习资源,以微课、网页链接等形式通过教学平台(如蓝墨云平台、泛雅平台等)推送知识点,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课程重难点。教学过程中师中生互动通过图形实物(将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的性能比较)、虚拟现实技术(各传输介质应用)展示区分其异同。虚拟机仿真实现了传输介质应用,既满足了学生动手操作需求又弥补了实物硬件的使用局限,真正实现了学用结合、边学边用,边用边学。思维可视化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

虚拟仿真的实训模式在计算机组装中运用。利用虚拟电子商务模式,学生通过开设电脑公司,从运作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从进货到接单再到电脑组装、软件安装、维修、与客户沟通等活动虚拟场景,融入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如同自己在开店。在公司动作过程中如同游戏通关一样根据工作量等不断进级提升店铺级别,提升了职业技能训练。增强了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为了多元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习若干个重要的知识点之后,可以在学习平台上进行简单的测试,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摸底,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授课计划。以蓝墨云平台为例,为了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课堂参与度,可以适时发起举手、抢答和指定回答等多种活动,老师引导学生发表看法,表达意见,活跃课堂气氛。随堂测试,检验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来决定下一步的计划,随堂测试成绩作为期末成绩的重要参考。投票问卷、讨论答疑或头脑风暴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作为课堂反馈。课后的在线作业或小组任务,使师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及时交流互动。职业学校教育以做中学为引领,课堂效果检验完善的数据分析反馈使教师可依据学生的个体、小组以及全班的学习情况尽量多地关注每一个学生,完善教学评价,学生课堂中的表现得以充分展现。

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考试星等相关的平台完成课后在线作业,通过反复测试,逐渐减少錯题,巩固知识,教师也可通过在线答疑等形式完成课堂教学的延伸。这些网络平台的合理应用将资源进行整合、数据精确统计形成有效教学管理模式。移动式教学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

用大数据驱动教学改革,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将新的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教学工具结合继续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以移动式教学模式的中职教育不仅实现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突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结合了多元化的资源,真实还原职场环境。移动式教学模式具有实践意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丰富教学管理手段形成教师引领,以生为本,能力为本,行为导向的学习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赵楠,李万渠,冯金钰.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9):5,14.

[2]张永霞,梁涵.智能手机辅助高职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以蓝墨云班课为例[J].科技视界,2017(27):21,28.

[3]殷红花.基于云班课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文秘现代办公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福建电脑,2017,33(9):17-19.

猜你喜欢

网络学习平台信息化教学
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智慧校园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学习系统的开发与构建
网络教育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浅谈信息化教学在中职餐厅服务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国家精品课程网络学习平台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