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西高原地区早市棒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2019-11-14苗明军李菊刘大兵顾刚刘独臣李志杨亮廖继超常伟李跃建

长江蔬菜 2019年20期
关键词:川西高原净菜白皮

苗明军 ,李菊 ,刘大兵 ,顾刚 ,刘独臣 ,李志 ,杨亮 ,廖继超 ,常伟 ,李跃建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蔬菜种质与品种创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6;2.农业部西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管理与服务中心;4.船山区农业农村局)

高山蔬菜产业是在特殊气候资源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对缓解全国的秋淡市场蔬菜供应具有重要作用[1]。川西高原地区历经30 a的发展壮大,已成为四川省高山蔬菜的发源地和主要优势区[2]。目前,该区域高山蔬菜播种面积已达4.0万hm2,年总产量超200万t。主要种植大白菜、白萝卜、甘蓝等大宗蔬菜,蔬菜种类单一,上市比较集中,菜贱伤农的事件时有发生,给山区菜农造成了较大损失,制约了四川省高山蔬菜的可持续发展。棒菜又名笋子芥,为十字花科植物,以膨大的肉质茎为食用器官,是四川百姓非常喜爱的特色蔬菜之一[3,4]。为丰富高山蔬菜种类,优化高山蔬菜品种结构,2018年引进8个棒菜新品种在川西高原地区进行比较试验,通过对不同棒菜品种的植物学性状、产量等指标的调查分析,为川西高原地区优良棒菜品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8个:渝选棒菜(重庆科光种苗有限公司),花叶棒菜、花叶白皮棒菜(绵阳市涪城区益丰禾种子服务部),花叶B8棒菜、花叶B34棒菜(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提供),金田棒菜1号、金田棒菜2号、金田棒菜3号(成都金田种苗有限公司),以德选花叶棒菜(当地主栽品种)为对照。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四川省阿坝州理县古尔沟镇大沟村进行,东经 102°24′,北纬 31°31′,海拔 2 550 m,年平均气温8.2℃,无霜期 162 d,年均日照总时数约1 700 h。试验前茬作物为莴笋,棒菜于2018年8月3日播种,1.5 m包沟开厢,株行距33 cm×33 cm,小区面积18 m2,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四周设保护行。每1 hm2施商品有机肥3 t、复合肥600 kg、硫酸钾150 kg作基肥;定苗后追肥2次,第1次在开盘期,追施施得利水溶性肥料(20-20-20)150 kg/hm2,尿素45 kg/hm2,第2次在茎秆膨大期,追施施得利水溶性肥料 (20-20-20)300 kg/hm2,膨果黄金钾75 kg/hm2, 尿素 90 kg/hm2,2018年 9月15日收获。田间管理同常规生产。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018年10月14日采收,统一进行指标测定,随机选取10株棒菜测其叶形、叶色、株高、开展度、叶片数、茎秆节间长度、食用茎长、食用茎粗、单株毛质量和单株净质量、净菜率、小区净产量等主要植物学性状和产量经济性状。抽薹率按小区调查统计,抽薹以薹茎伸长5 cm为标准,抽薹率(%)=抽薹株数/小区全部株数×100,净菜率(%)=单株净质量/单株毛质量×100[5]。

1.4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Turkey法进行多重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抽薹率比较

耐抽薹性是高海拔地区棒菜引种评价的首要指标,由表1可知,抽薹率最高的是花叶白皮棒菜,为81%,最易抽薹,其次是花叶棒菜和渝选棒菜,分别为62%和48%,均高于当地主栽品种(8%),其余5个品种未出现先期抽薹,分别是花叶B8棒菜、花叶B34棒菜、金田棒菜1号、金田棒菜2号、金田棒菜3号。

2.2 植物学性状比较

①叶色、叶形 由表1可知,除渝选棒菜、花叶棒菜叶色为浅绿色外,其余品种叶色均为绿色。从叶形来看,渝选棒菜为圆叶,花叶棒菜、花叶白皮棒菜为花叶浅裂,其余品种均为花叶深裂,符合消费市场的要求。

②株高、开展度 由表1可知,花叶B8棒菜、花叶B34棒菜、金田棒菜3号的株高和开展度高于对照,其中,花叶B8棒菜平均株高最高,为41.4 cm,开展度最大,为72.2 cm×72.8 cm,其次是花叶B34棒菜、金田棒菜3号,株高分别为41.2 cm、38.9 cm,开展度分别为 71.2 cm×70.9 cm、71.1 cm×74.4 cm。

③叶片数、茎秆节间长度 由表1可知,仅花叶白皮棒菜的叶片数多于对照,为15.8片,其余7个品种的叶片数均比对照少,花叶棒菜叶片最少,为11.3片。茎秆节间长度是消费者评价棒菜品种优劣的重要指标,从茎秆节间长度来看,花叶B8棒菜茎秆节间长度最长,为13.1 cm,与对照存在极显著差异,其次是花叶B34棒菜,为11.4 cm,最短的是金田棒菜3号,为6.7 cm,显著短于对照。

表1 不同棒菜品种的抽薹率及主要植物学性状比较

④食用茎长、食用茎粗 由表1可知,8个参试品种的食用茎长均比对照短,渝选棒菜最短,仅为29.7 cm。花叶B8棒菜、花叶B34棒菜、金田棒菜2号、金田棒菜3号的食用茎比对照粗,最粗的是花叶B8棒菜,为54.7 mm,比对照粗10.73%,但差异不显著;其次是金田棒菜3号,为52.8 mm,比对照粗6.89%。

2.3 产量比较

由表2可知,单株毛质量最高的是花叶B34棒菜,为 1.25 kg,比对照高25%,其次是花叶 B8棒菜,为1.18 kg,比对照高18%,花叶白皮棒菜最低,为0.77 kg,比对照低23%。单株净质量最高的是花叶B34棒菜,为0.63 kg,其次是金田棒菜3号,为0.61 kg,花叶白皮棒菜最低,为0.32 kg。净菜率最高的是金田棒菜3号,为55.51%,其余品种的净菜率均低于对照(53.12%)。从折合667 m2净产量来看,花叶B34棒菜产量最高,为3 449.58 kg,比对照增产18.68%,但两者差异不显著;其次是金田棒菜3号,为3 367.31 kg,比对照增产15.85%,其余品种的产量均低于对照(2 906.64 kg)。

3 小结

棒菜是川西高原地区品种结构调整的优势特色蔬菜,经多年研究,总结出早市棒菜适宜播种期为7月20日至8月10日,采收期9月底至10月中下旬,比平原地区提早上市30 d以上。高海拔区域的气候变化大,容易造成先期抽薹,影响棒菜的商品性、品质及产量,因此耐抽薹性是川西高原地区棒菜引种评价的首要指标。本试验结果表明,花叶B34棒菜、金田棒菜3号新品种花叶深裂,叶绿色,茎秆节间长,食用茎长,茎秆粗壮,单株净质量高,净菜率较高,耐抽薹性强,产量高,适合在川西高原地区进行早市栽培。

表2 不同棒菜品种经济性状及产量比较

猜你喜欢

川西高原净菜白皮
浅谈李根白皮的应用及其替代品*
净菜上市了
“净菜上市”对农业意味着什么?
净菜上市有“钱景”亦有隐忧
净菜,如何更快迈上百姓餐桌?
足球黑白皮
川西高原森林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探讨
川西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川西高原一次持续性暖区强降水分析
对与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