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研究

2019-11-14孙丽娟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100020

新生代 2019年5期
关键词:隐性政治思想

孙丽娟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市 100020

一、推行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道德意识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大部分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过于理论化,实践活动较少。此外,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的教师存有一定的权威性思想,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教学成果与教学目标有一定的差距。相比之下,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关联紧密的隐性教育更容易让学生认同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在弥补显性教育不足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其道德意识。

(二)提高思想政治的影响力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课堂教学这种单一的教育形式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一般。多数大学生仅仅将它看做一门课程,应付心理比较强。隐性教育则可通过情感体验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正确认知。大学生正处于一个比较感性的事情,通过情感体验能更好的接受一些理念与知识。因此,隐性教育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对大学生的影响力。

(三)提高大学生的自制能力

高校之所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规范大学生行为,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认知,让他们能够在大环境下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将来成为更为优秀的人才。很多高校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采取了硬性策略,如制定规章制度、强制性思想道德培训等,这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但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同最初的教学目标相悖。将隐性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不仅可减少大学生的抵触情绪,还能提高其对思想政治教学的理解,认可规章制度的理念,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实现大学生自制力的提高。

二、推行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教学活动开展以及教学目标达成的先决条件。目前,多数高校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步转为以学生为主的模式。思想政治教学更要注重以学生为本。对此,教师应摒弃陈旧的教学理念,深入理解隐性教育的内涵并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在交流与探讨之中将思想政治理念传达给学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谨记一点,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案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渗透的方式让隐性教育融入到教学环节中。高校还应加快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意识形态发展需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创造相应的教学环境与条件。

(二)设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需立足于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之上。高校应提起足够的重视,设立相应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该机制的设立可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树立教育理念,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根据既定的教育目标以及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来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还可专门设立教育小组以及对应的工作制度,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二是健全教育考核制度。考核制度不仅可让教师们发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还能避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其中,高校必须要明确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内容,确保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三是对教学人员进行培训,如让经验丰富的教师定期开设讲坛,或者安排教学人员定期学习隐性思想教育模式,以此提升教师们的整体教学水平。

(三)教育资源整合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高校教学也应跟上步伐,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寻找更多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教学素材,进行教学资源整合。例如,大学生都偏爱网络或者新兴的东西,那教师可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开展线上教学、交流平台,让学生们接触更多的信息;其次,高校还可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品质的理解。资源整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信息的真实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这样才能确保其能够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当学生们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学形式下有了更高的思想政治意识,自然就会约束自身行为。

(四)探索新的教育路径与方式

教育路径与方式的创新要坚持五个原则。一是融合性原则,即实践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合,让两种教育模式形成互补关系。二是科学性原则,高校要大力引入各种科技手段,确保学校教学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外界新的教学方式与教育理论。三是以人为本原则,教育的根本是大学生,高校必须根据大学生的思想情况去架构教育模式,这样教学理论才能被更好地理解与接受。四是互动原则。互动是隐性教育比较有效的方式,教师可通过互动了解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将能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效。五是多元化的沟通路径。沟通路径越多、效率越高,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就越充分,教学方案就能做得越有针对性和可实施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应正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影响力。而且,对于教育发展而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今的显性教育模式相融合是必然结果。高校要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借助新媒体技术拓宽教学渠道,进行教学资源整合,让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为祖国培养品德高尚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隐性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