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彩云”助学扶智带着上海的温度

2019-11-13羽佳

至爱 2019年10期
关键词:彩云助学资助

文|羽佳

图|上海温度·行走彩云团队提供

今年暑假里一次难忘的沪滇牵手助学行,梅陇上海温度·行走彩云团队(以下简称“行走彩云团队”)与傈僳族姑娘阿五妹结识。

行走彩云团队暑假里第二次来到云南保山资助的西亚小学的刘校长说起了阿五妹的情况:“我每天给学生点名,阿五妹总是请假,请假的原因是腿疼。”阿五妹,家住保山市隆阳区芒宽乡,在家中排行老五,是二年级学生。阿五妹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也改嫁了,目前和哥嫂一起生活。

01 陈月仙抱着此次暑假云南行结对助学的小女孩

梅陇隆鑫物业党支部书记向奎,同时也是行走彩云团队创始人之一,得知情况后,表示愿意资助阿五妹来上海就医,包括阿五妹和家人等来上海的往返飞机票、住宿费及其他生活开销。梅陇镇综合党委了解情况后,及时联系了辖区内的民营医院同康医院,并通过仁济同康医联体,聘请了仁济南院的专家坐诊,免费为阿五妹治疗。

8月15日下午,仁济南院血管外科专家梁卫主任为她问诊后,在行走彩云团队成员的陪同下,阿五妹做了核磁共振等全面检查,经医生诊断,阿五妹腿部患有海绵性血管瘤,无法手术,建议保守治疗,打针抑制血管瘤的增长。为了阿五妹之后能够就近治疗,避免长途奔波,上海闵行区的援滇干部经过多方协调,之后会从昆明调配针剂到保山,确保阿五妹的治疗用药。

一个搀扶、一句问候、一个拥抱,给了这个傈僳族姑娘无尽的温暖和宽慰,虽然病痛不能一次根治,但她的笑容逐渐绽放,羞怯的脸庞终于慢慢抬起,未来对于她又有了希望。

从8个人到百多人 朋友圈拓展出的民间爱心团队

和行走彩云团队发起人,梅陇镇银泰苑居委书记慕倍芬相约听她讲述善行的缘起。起初,她看到朋友圈中闵行援滇的干部发布了云南保山的贫困学子的信息,希望可以得到朋友的帮助,慕倍芬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并把信息转发到了朋友圈,很多朋友看到后都来向她咨询详细情况,纷纷表示愿意献上一份爱心。8位创始人相约说走就走,2018年一起去云南当地了解情况,回到上海后他们雷厉风行,创建了“行走彩云,播种希望”助学群,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完全通过口碑传播,通过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源自朋友圈的强大信任和凝聚力,目前助学群已经发展到了140多人,成功对接了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施甸县的70多个贫困学子,为大山里的孩子们送去上海的温暖。

行走彩云团队成员有社区工作者、有企业家、有公务员,大家都有一颗仁善的公益之心。今年5月,在梅陇镇综合党委的牵头下,成立了一支爱心联盟,许多“两新”企业也纷纷加入其中。慕倍芬介绍说:“要说困难,便是物资的运输。以往运输不仅成本高,还容易发生物资丢失。”这次联盟中的“两新”企业周正实业有限公司得知情况后,立马承包了所有的物资运输。这次捐赠的1050个书包、400件女装外套、300套保暖内衣、200双鞋等总共近37万元的物资有了正规物流公司的帮助,今年暑假的云南保山公益之行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据悉,此次云南公益行,还得到了梅陇镇园区、大润发企业等的帮助,他们都积极提供义卖场地等。“从爱心萌芽到逐渐壮大,我们很高兴看到大家都愿意为这份公益事业添砖加瓦,让爱心团队走得更远。”梅陇镇综合党委常务副书记孙玉洁表示。

助学扶智 用心关爱 才是最好的对接方式

云南公益行得到了闵行区援滇干部和当地保山市委、教委周到尽心的安排,56个人分头乘坐几辆小型车前往不同的受援助孩子的家庭,盘山路上拔山涉水,终于每辆车上的爱心人士都与他们对接资助的至少一个孩子见了面。之前只能隔着手机屏幕看到的笑脸这次得以真切相见,这份大爱之缘,在这一刻圆满了,但也不免有遗憾。“都到山脚下了,我一定要去看看我资助的孩子。”虽然已经事先了解到受助孩子的家门口因下雨道路无法通行,但慕倍芬不愿放弃,“已经翻山越岭了两个多小时,都已经能够看到孩子家的房屋了,但我没办法走过去,只能无奈返程。”隔着江,慕倍芬和孩子通了一个最近距离的电话。

去年在征求了保山市当地相关部门的建议后,将每个月给孩子的资助金额定在200—300元。数目不多,主要用于孩子学习用品等生活上的开销。但行走彩云团队约定,一旦开始资助,不能随意中断,原则上要支持到孩子完成学业,旨在细水长流,用温暖的关爱陪伴孩子的成长。

02 助学仪式上孩子们为团队代表系上鲜艳的红领巾

由于少数民族语言交流的问题,很多资助人选择将助学金每个月按时给到孩子的班主任老师。老师非常负责,每一笔开销的金额、原因等,都会及时记录并拍照发给资助人,让资助人放心。虽然为此增加了很多繁琐的事情,但老师们毫无怨言尽心尽力,与资助人也成为了朋友。

金钱给孩子们送去了雪中送炭的物质帮扶,但更重要的是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身心发展,要和孩子们进行心灵上的对话,给孩子们更多鼓励,让他们看到希望,引领他们瞭望更大的世界。

孙敏颖,一位上海妈妈,每周与受资助的孩子微信视频,虽然每次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就是这宝贵的简短交流,让孩子的心与千里之外资助人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我交到新的小伙伴了”“家里养的小狗生病了”“考试成绩有进步了”……孩子稚嫩的语言打开了“话匣子”,同时打开的还有一颗没有血缘关系的公益爱心。

今年的云南公益行中,还出现了一个由20多个家庭组成的亲子团。让上海的孩子去感受一下,知道幸福不是必然的,同时也让云南的孩子拥有梦想和希望,这便是亲子团成立的初衷。

03 团队合影

陈月仙,民营企业家,是“行走彩云”团队8个创始人之一,她和她先生都积极参与助学,连着两年的暑期她都去云南寻找新的受助对象。“去年结对的车坤安明年就要高考了,我就像自己的孩子要高考一样紧张,一直鼓励他。”今年,她走访了贫困家庭,又结对帮扶了两个孩子。之前她资助的一个女孩子大学毕业后留在昆山工作,孩子主动跟陈月仙提出结束对她的资助,希望可以把这笔钱用于帮助比她更困难的孩子。陈月仙特意开车去昆山看望了小姑娘,分别时嘱咐孩子有任何困难或遇到了问题都可以随时来上海找她。

陈月仙与慕倍芬相识源于闵行“微心愿”活动,陈月仙从小对党就心生向往,她为了加入党组织先后咨询过她老家和上海居住地的相关部门,但因为她是自己创业,相关部门没遇到过她这样的申请人,这事就耽搁了下来。但她不放弃,总想做点事能够离那抹红色更近一些。同时她又通过查询关注了“梅陇党建”公众号,积极参加每一次爱心活动。慕倍芬也是在和很多居委书记的沟通中知道了陈月仙,原来她已经在梅陇的很多居委默默圆了许多困难群众的“微心愿”。

“你的眼里看到的是什么,世界就是什么样子的。我愿意去看到那些美好,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献出自己的爱心,多做好事,那这个世界就是美好的,中国就是美好的,生活就会充满正能量。”陈月仙感慨而坚定地告诉我她的初心。可喜的是,陈月仙已经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组织学习,相信她一定可以实现深埋内心许久的心愿。

从助学开始延展出更多帮扶

通过闵行区援滇干部周行君和张海燕的牵线,行走彩云团队与共青团保山市委已经达成上海·保山“爱心成就梦想”助学计划,将在云南水长中学、西亚小学、永保小学、九条沟小学、徐掌小学5个学校设立奖学金,同时为云南有条件的学校设立图书角。而一些企业如塔哈尔新疆餐厅也积极对接云南当地,为他们中央厨房采购。8个核心团队成员,拿出大量的个人时间做好资助人与受助学生的对接工作,常常忙到深夜,慕倍芬的微信在凌晨后响起几乎已成常态。新的受助孩子的信息过来,经常是半小时内就完成了对接资助,这也让云南保山的领导感叹见识到了“上海速度”。

9月,“上海温度·行走彩云”志愿者团队成为受到中共施甸县委表彰的捐资助学先进单位,当地领导被他们细致而深入的助学善举打动,虽然他们资助的金额不大,但助学的触角很深,效果显著。

慕倍芬告诉记者:“真的要特别感谢上海闵行的援滇干部,是他们在云南保山深入到每个孩子的家里去实地走访,掌握了详尽的帮扶信息,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才让我们的帮扶可以如此精准,也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这个有爱的大家庭中。而援滇干部回到上海后就自动加入到我们的助学群,继续帮助我们。”

慕倍芬希望在上海每月组织一场常态化的义卖活动,希望能有爱心人士积极提供义卖场地。9月28日,他们已经在南方商城广场开展了爱心义卖,好心人聚集在一起正能量满满,实实在在的善举,打动了很多人,汇聚了更多的上海爱心,持续温暖着云南保山的孩子们。

猜你喜欢

彩云助学资助
彩云之南
一路彩云奔小康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彩云问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