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教室秧田式座位“C位”现象处理方法

2019-11-13熊雪妮金口中学湖北省武汉市430200

新生代 2019年10期
关键词:秧田边缘座位

熊雪妮 金口中学 湖北省武汉市 430200

一、秧田式教室座位“C位”现象

从学生本身的感觉角度评判,确实存在听课效果相对较好的座位。斯坦福大学曾进行过一场的“座位”研究。参与研究的510名学生,被要求从同一间教室的110个座位中,选择最心仪的位置。选择前,学生们被告知座位之间没有任何差异。结果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中间靠前的位置,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黄金座位”。在这个区域,既能避免离老师太近经常吃粉笔灰甚至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又能确保看和听的效果。

吴彦彤,常亚慧(2017)指出教室里的学生座位不仅反映出了学生的空间位置,还展示了学生身份地位,影响着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策略。研究发现,学生坐在不同的地方会对自己的座位有不同认识,分为中心区和边缘区,因为位置也产生了所谓“好学生”“差学生”的心理概念。班级分层中成绩优良学生和班干部学生由于都在中心位置就坐,与此同时,处于边缘位置的学生由于学习或者违纪等行为,也会与中心区学生产生冲突。这说明小品中“C位”,即中心位置,是确实存在的。

二、秧田式教室座位“C位”现象对学生的影响

Moses Waithanji Ngware 等人在肯尼亚十所小学选取了1907名小学六年级学生作了长达十个月的研究,研究表明坐在离黑板更近位置的学生比那些在其他组并且远离黑板的学生,学习收获要多5%到27%。

对于那些坐在教室边缘的同学,这种教室座位排布对他们影响更大。吴岩(2018)将这些坐在教室后面、旁边的学生称为“边缘人”。这部分边缘群体不能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和公平的享用教育资源。“边缘人”的存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有学校制度、教师因素、客观条件的限制、家庭因素,内因则主要与学生自我意识有关。“边缘人”一般也会较多地受到忽视,受学习和心理成长等方面的到即时影响和长时影响。

所以,传统的“秧田式”座位分布对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学习成绩、心理状态等都有一定影响,尤其是那些坐在班级边缘的学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如同小品中,家长广泛注意孩子的座位问题。

三、针对座位“C位”现象解决方案

江丰光,孙铭泽(2016)通过对加拿大皇后大学的主动学习教室与北京师范大学未来学习体验中心合作项目来了解学习空间设计的理念,并对未来的教室空间设计有所启示。这种班级的座位主要是以小组座位为主要形式,学生和教师对这种座位都有较好的反馈。

但是中国学校大都还是大班教学,杨文卉(2012)通过借鉴国外流行的小组式座位指出了一些解决思路。首先,提高逐步缩减班级规模的意识。其次,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座位的位置来判断学生品质。第三,座位的变换应努力与实际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匹配。最后,家长、学生也应该对变换座位给予理解和支持,教师则应全方面了解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成长,三者共同努力。

针对具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杨晓莹(2017)结合新课程理念也做了具体的研究。通过在一所高中的实践研究,她指出新课程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式学习已成为我国中小学教学中重要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但是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教师对于相关概念的模糊、不重视小组合作式座位编排以及对于小组合作式座位编排的研究少之又少等等。

总而言之,在中国“秧田式”教室座位排列的大背景下,春晚小品确实反映了教育现实。“C位”也存在于这样的座位安排当中。为了改善这一教育现象所带来的弊端,合作式的小组座位是可以被采纳的。在中国目前的背景下,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都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座位排列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需要多方面努力,国家层面上对教育理论的改革,学校层面对教学形式、教育格局等观念的更新,教师层面对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等多方面更好的掌握,以及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只有通过各方一致的努力,才能让“座位”这一物理的空间排布更好地服务教学。

猜你喜欢

秧田边缘座位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换座位
感怀
巴士上的座位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一张图看懂边缘计算
换座位
那个没抢到座位的孩子
在边缘寻找自我
走在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