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进产业兴旺的四点建议
——以重庆为例

2019-11-13云露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党校重庆402360

新生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主导产业区县农户

云露 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党校 重庆 402360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和基础。近年来,重庆在推进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亟需进一步完善针对性强、整体性强和统筹性强的措施,才能真正达到产业兴旺,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一、产业兴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层次低,农产品特色不足。重庆每个区县基本都有自身的主导产业,并且培育的特色产业初具规模,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种养习惯、怕担风险等因素影响,很多区县的很多村产业层次偏低,组织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不高,特别是在边远区县的偏远乡镇、偏远村连片缺乏支柱产业,多数以传统的玉米、马铃薯、红薯“三大坨”为主,农户增产不增收。连片发展规划滞后,没有将地域相近、资源相类、产业相同的几个区县规划成同一经济板块,造成同类投资、同质竞争、同行扯皮、跟风上马等现象。

(二)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全市特色产业链发展起步较晚,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缓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农产品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还存在诸多问题,缺龙头、缺品牌、缺市场竞争力。如水果产业主要局限在卖果品,草食牲畜、生态渔业局限于生产和销售环节,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村电商助推产业发展效益不明显,盈利收入较低。

(三)龙头实力弱,示范引领作用不强。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产业带动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全市共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00多个、合作社3.1万个,还有上万家家庭农场,数量虽多、实力很弱,很多龙头企业仅仅限于流转农户土地、支付工人工资,未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没有真正覆盖和带动农户。不少合作社是为了争取财政政策而组建,挂牌社、空壳社较多,难以真正引领、带动农户增收。

(四)产业保障低,壮大发展基础不牢。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留守人口多是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缺乏劳力和智力支撑,基层农技人员少,专职开展普及农业技术上不够到位,种养殖业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不力。水、电、路、田、讯、农村污水、垃圾收运等设施严重滞后,影响了产业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险保障体制建立不健全,自然灾害对农林产业发展影响较大。

二、推进产业兴旺的四点建议

(一)理清思路,因地制宜做实产业规划。各地应深入调查研究,坚持因地制宜、差异发展、统筹兼顾、重点突破,立足优势,对当地产业发展的定位、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链、空间布局、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实施方案等做出近、远期0的科学计划,切实做到“一县一策、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坚持以短养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进抱团产业、抱团经营,切实加强产业规划统筹,注重连片打造,突出各地特色,避免同质竞争和盲目跟风。

(二)补齐短板,着力延长农业产业链。重点在农产品加工、营销、拓展农业功能上下功夫。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产业基础好、主导产业集中的村,支持建立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产业园区,培育和引进一批加工企业,尽可能在农产品身上“吃干榨尽”,充分挖掘其附加值。二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营销。推行“互联网+”模式,在区县层面建立物流资源统筹调度平台,整合邮政、快递以及各类物流企业和农产品经销商的物流配送资源,完善到村到组物流的集体配送。扶持一批电商企业,根据销售农户农产品的数量,采取物流补贴、运营补贴、订单量化贷款等方式给与支持。三是不断拓展农业功能。重点拓展农业的生态、生活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展示农业的生态价值和服务价值,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户增收致富。

(三)互联互动,切实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稳定持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是产业能否持续兴旺的关键所在。一是因户施策选择联结纽带。根据农户自身条件,合理选择相应的联结纽带(如股份联结、订单联结、服务联结、租赁联结、劳务联结等),并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确定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分配方式。二是因地制宜建立联结关系。根据区县产业特点和发展状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程度等情况,选择相应的组织形式,组合运用多种联结纽带,建立稳定、紧密、互利的利益联结关系。在主导产业成熟、产业链完善的区县,依托主导产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主要以订单、务工、股份为纽带建立利益联结关系;产业链不完善的区县,依托主导产业,采取“超市+合作社+农户”、“学校+合作社+农户”等形式,以订单为主要联结纽带,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未形成主导产业、无基地和园区的地方,采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主要以订单、务工、租赁为纽带建立利益联结关系,带动农户增加经营收入、工资收入、租赁收入。三是运行强化监督约束。加强监督管理、纠纷协调、风险防范,维护和巩固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关系。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的诚信档案,将利益联结情况列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监测指标。建立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等风险保障金制度,并探索与农业保险、担保相结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四)统筹推进,不断提升产业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设施、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突出农村信息化建设,运用大数据平台建立全方位的精准服务体系,为乡村提供各类信息,推进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建立健全风险监管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价格保险、灾害保险等农业保险政策,对因市场风险、自然灾害导致农户减产减收等问题给予资金补贴或风险补偿,切实维护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的合法权益。

猜你喜欢

主导产业区县农户
泸州市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泉州市各区县关工委亮点工作分布图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向下区域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论广东省连南县主导产业的选择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