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法文化交流-以孔孟儒学对法国的影响为例

2019-11-13潘越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225

新生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孔孟汉学伏尔泰

潘越 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成都 610225

一、绪论

中国和法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早在17世纪晚期,即中国清朝的康熙时期和法国的路易十四时期,“就开始了最早的学术联系与合作”。18世纪,在整个法国掀起了“中国热”。19世纪初,法国又开欧洲“经院汉学”之先河。法国素有欧洲汉学中心之称。以孔孟儒学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法国的广泛传播,曾对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和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起过重要的思想解放的作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巴黎,联合宣称:人类若生存于21世纪,必须回到2500年去孔子那里寻找智能。这个发自“西方汉学之都”巴黎的世界顶尖科学家的宣言,是20世纪末发生在法国的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这充分显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先师孔子、孟子及儒家思想在法兰西、在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

二、17、18世纪的法国“中国热”

17、18世纪,欧洲正处于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神学统治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由欧洲启蒙运动而掀起的一股巨大的“中国热”浪潮使社会各个阶级都沉浸在中国文化的狂热之中。特别是作为欧洲文化中心的法国,在欧洲“中国热”中起了带头作用。

三、孔孟儒学对法国社会大变革的影响

在18世纪的欧洲,法国的启蒙运动开展得最广泛、最深入,最具有代表性。从遥远中国介绍来的孔子思想和孔孟学说,为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

伏尔泰(Voltaire)是法国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他是一个欧洲人中最大的中国赞美者”。他认为孔孟儒学是世界上最好的、最合于理性的哲学。中国孔子及孔孟儒学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理性宗教”或“哲学宗教”的典范。伏尔泰对儒家的“德统”思想也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孔子的伟大就在于他专事教化人们遵从理性、从事纯粹道德的实践。孔子及儒家“完善了伦理学”,使伦理学成为“首要的科学。”伏尔泰还高度评价了中国的历史。他认为,中国已有四千年的历史。在全世界所有民族中,中国史最有信用的价值。伏尔泰第一次把整个人类文明纳入世界文明之中,从而不仅打破了以欧洲历史代替世界史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史学观,而且也开了人类文明史或世界文化史的先河。

以孔孟儒学为主流的中国文化在法国的广泛传播,对启蒙运动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第一,它为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批判宗教神权,提倡“人道”、“人权”,冲破“中世纪的黑暗”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第二,它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理性”和“自然法则”的旗帜,给了启蒙思想家追求理念和智慧,反对愚昧和盲从以巨大的精神鼓舞。第三,它为法国启蒙思想家们创立形成各种具体学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和思想营养。以孔孟儒学为主流的中国文化也深刻影响了法国大革命。

四、“孔孟儒学”对近现代法国的影响

法国素有欧洲汉学中心之称。甚至把汉学作为一门“对中国进行科学研究”的学问,一般也认为是法国人创立的,早在1742年,法国皇家学院就讲授汉语,这在法国是汉语教学的先声。1814年12月1日,在法兰西学院正式设立汉语教学科目,名为“中满语言文学”,从此,法国一直居于欧洲汉学研究的中心地位,巴黎被誉为“西方汉学之都”,一批享誉世界的汉学家在19、20世纪陆续出现。

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新中国的成立,为法国汉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迄今为止,法国建立了比较齐全的汉学研究机构。这一时期,通过大学课程、越来越多的专业性和普及性读物的出版,使“汉学”、“孔孟儒学”日益广泛传播,并且出现了一批从事孔孟儒学研究的汉学家。

结论

综上所述,中法两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化大国,两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都十分重视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和维护文化主权。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法两国主张开展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和进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中法文化交流是一件能够促进两国文化繁荣发展的大事,并且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相互学习和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猜你喜欢

孔孟汉学伏尔泰
女儿眼中的汉学泰斗饶宗颐
请您快来
对“欧美汉学通史”的一种追求
评阎国栋教授《俄国汉学史》
俄罗斯汉学研究400年:与中华文明对话
论孔孟思想的现实意义
有联大家改
自然的法则
好玩的小苗苗
岁月不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