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微

2019-11-12陈玲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自主学习原则

陈玲

[摘   要]自主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掌握方向的规设、方法的启发、资源的支持这三个原则,运用好问题巧设法、现象观察法、主题探究法这三种策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主动权,培养学生善于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自主学习;初中化学;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6-0074-02

良好的学习模式是求学者主动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主动过程,它基于求学者本人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已知世界的深究与挖掘、自己所好奇的世界的追问与解密,唯有这种由内而外,自主发起的求知行为,才能够让学习者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与兴趣,这也被称为“自主学习”,它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品质。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渐地习惯先于教师教学,或者在“无教师伴随”状态下去开展学习。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

1.给予学生方向的规设

自主学习是一种在“脱离”教师的模式下开展的学习活动,这意味着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思路是不一样的,步骤是有差别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思路凌乱或者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时,首先应当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方向的规定与设置。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为例,这个单元主要涉及化学方程式的概念、配平、计算等三大方面,是对普遍规律性问题的总结与应用。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时,就要抓住“规律”二字,让学生能够从一个个具体的化学方程式中梳理出普遍性规律,再尝试用普遍性规律去思索陌生的化学物质,以实现对这个章节内容的熟悉与了解。

2.给予学生方法的启发

学习是一项非常讲究思维与工具的活动,在接触同一类知识时,有的学生吸收得很快,有的学生理解得很慢,除了受天赋影响之外,更为关键的还在于思维工具的选择。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时,应当给予学生方法上的启发。以探究某种结论的正误或者某种现象的真假为例,除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普遍会采用的公式定理法、计算验证法以外,还有几种比较特殊的方法,如反例分析法,即用可以驳倒原结论的事例来说明它是不真实的或者是真实的;又如极端假设法,这是一种采用极限思维的方式来解决模糊问题的特殊思维方法,它采用的是“抓两端,定中间”的方法,即将探究问题中的条件构建为问题的两个极端,然后依据有关化学知识来确定其中间量值等。唯有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在自主学习中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给予学生资源的支持

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不是单纯地凭借抽象的思考就可以取得效果的,而是需要借助于“外力”,比如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或参考学科中专业人士的分析,或翻阅教辅书籍、参考文献等。然而对学生来讲,其分配给每一个学科的时间会比较有限,如果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海量的书籍而只为研究一个问题,显然也是不科学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时,要适当地给予学生资源上的支持。如在《溶液的酸碱性》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好一个微课,将其上传到班级的共享空间,提醒学生在开展自主学习之前观看微课。由于微课所呈现的都是这一节中最为核心与关键的内容,它可以启发学生以其为中心来进行扩散性自主学习,如此一来,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就会随之提高。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1.问题巧设法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巧设法来加以引导。以《自然界中的水》为例,教师可先从两个角度切入去设置问题:水的组成元素和水的性质;然后再将每一层问题进行拆分,如水的组成元素具有什么特点?它们所组合而成的水这种化合物与单质之间是否有一定的关联?对于水的性质,可以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方面入手。对于物理性质,可分别从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个角度来设计问题;对于化学性质,可借助水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来设计问题。除了围绕教材来设计问题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地进行拓展。比如,生活中的自来水、矿泉水、纯净水等都是水,而且从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个角度来看它们好像是一样,那么该如何去区别呢?尤其是市面上有多个品牌的多种水,商家有多种关于水的卖点,同样是矿泉水,一样的毫升数,不同品牌的定价却相去甚远,这其中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呢?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用自己学到的化学知识去鉴别商家的营销术语,做一名聪明的消费者。

2.现象观察法

任何一種知识都源自生活并为生活服务,因此,学习活动应立足于实践,扎根于生活。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时,可以采用现象观察法,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多留心,带着发现与探究的眼光去看生活,追踪化学的身影。以《溶解现象》中的《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为例,在生活中溶解现象普遍存在,如盐水,它由食盐和水混合而成,可以看成是盐在水中的分散;糖水,是由糖和水混合而成,可以看成是糖在水中的分散。生活中与此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回家留意厨房用品,然后自己捣鼓和研究。比如,将食用油与水混合,会产生什么效果?(分层)同样是在水中分散,为什么不同物质分散后出现的现象会有所不同?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去观察?教师用现象观察法来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通过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走进化学、接触化学,无形中缩短了与化学之间的距离,让化学学科的学习更接地气。

3.主题探究法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避免学生在这种半开放式的学习模式中脱离学习的轨道,教师可以采用主题探究法来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班级内部分组的形式,给学生一个选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自由发挥与探究,从而生成学习成果。以《蛋白质 维生素》为例,这两种物质对于学生来讲是很熟悉的,尤其对于重视营养均衡搭配的家庭而言,他们通常会通过饮食来为子女补充所必需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此为研究,立志成为“小小营养家”,通过思考与分析常规食谱中的营养成分来判断其营养价值和含量的高低,并对比与思考关于蛋白质与维生素的不同说法的真伪性等。以主题探究法来启发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不仅更容易让学生以集体作业的形式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而且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后更有成就感。

综上,自主学习指的是学生带着特定的学习目的,采用相应的学习方式,尝试着自己思考与探究知识内容,或者尝试解决学习问题等。从学科的角度上看,初中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关联度密切,而且初中化学是学生正式开始学习与接触化学的起点与入门阶段,因此,教师在这个时期除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外,更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学习,以便掌握学习主动权,同时培养善于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自主学习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