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i Siri,我还敢信你吗

2019-11-12尹深仝宗莉

科学导报 2019年64期
关键词:人格权苹果公司个体

尹深 仝宗莉

近日,苹果Siri被曝“偷听”一波未平,AI换脸APP“ZAO”被疑泄露隐私一波又起。尽管苹果公司和陌陌“ZAO”已做出回应,但近年来层出不穷的“AI窃听”事件,一直在加重隐私泄露的严峻形势,加深公众的焦虑。隐私附着个体的标识,关联个体的尊严。隐私泄露得越多,人在生活中就越被动,对未来的选择权就越狭隘。追求技术和时代的进步,绝不能以牺牲公众的隐私为代价。当前,一些企业出于商业竞争或其他目的,收集、傳播用户的隐私,是对现代公民人格权的侵害,也是对人类尊严的严重冒犯。理应引起对公民隐私保护问题的高度警醒,引发对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隐私的审视和思考。停止给用户“挖坑”,别再让信息“裸奔”,“苹果们”自己的发展之路才不会越走越窄。

猜你喜欢

人格权苹果公司个体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民法典人格权编的重要社会价值
苹果公司收购自动驾驶初创企业Drive.ai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人格权是民法典分则编纂的重中之重
新Pad
人格权的商业价值怎样体现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