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西游记》里的玉帝

2019-11-12汤新钊金雪萍

鸭绿江 2019年18期
关键词:救母玉帝封建礼教

汤新钊 金雪萍

我们很小就知道玉皇大帝了,在《西游记》《二郎神劈山救母》等故事里面都有涉及。有的故事里对他的封建礼教统治进行讽刺、嘲笑、甚至批判,但还是对他采取拥护的态度,在一些民间故事里虽然批判了玉帝的错误,但结局是他最后选择了和人民进行妥协,由此得到了人民的赞扬。在《西游记》里面,吴承恩虽然对玉帝和他的天庭进行了嘲笑,并歌颂了孙悟空的大闹天宫,但最终还是肯定了玉帝在唐僧取经中的积极作用,并对孙悟空的皈依进行了赞扬。即使是劈山救母的杨戬,最后也成为了封建礼教的忠实维护者,他协助玉帝镇压了孙悟空的反叛,后来又因他而上演了《宝莲灯》这又是反对封建礼教的的故事。另外,在一些别的民间故事里,玉帝成为了人民的守护神,专管人间的不平之事,并常常进行赏善罚恶的举动。

根据民间传说,玉皇大帝最初本是一个山庄庄主,名字叫张百忍,因为他为人仗义,富有正义感,颇像《水浒传》里面的托塔天王晁盖,因此被太白金星相中,请他去天上做玉帝,统领众神。在经历了诸多磨难之后,他终于得到成仙,做了神仙班子中的一把手,并竭力维护三界的秩序。在《西游记》里面,如来劝悟空不要再闹下去了,并告诉他玉帝这个位置是经过步步磨炼才坐上来的,你小小一个孙猴才经受了多少磨炼,就想去坐玉帝的位子?可惜这孙猴太不识抬举,最后被如来镇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保唐僧取经,历经的许多磨难也是在玉帝等神仙的帮助下,才得以走出困境。

《西游记》也好,《牛郎织女》也罢,虽然都有对玉帝的批判,但始终都没有提出要推翻他,而是希望通过主人公的反抗而使玉帝有所觉悟,从而进行缓和矛盾的改革,人民在批判他的礼教的同时,依然还是愿意遵从他的统治,并肯定了他给人间带来的功绩,歌颂他降妖伏魔,保佑一方黎民,尽管有时候他会惩罚一方“不听话”的百姓,但最终能在民间塑造的英雄们的感化下,改正错误。《西游记》里面的《凤仙郡求雨》,就是一例。

神话传说是有根据的,作为传说中的神仙形象,其塑造也并非完全是作者的空穴来风,而是他们在民间故事中进行提炼和大胆的想象柔和而成的。自从西汉的董仲舒提出了新儒学以后,儒家的正统思想从此确立了下来。忠君成为了这项思想的核心,并深得人心。历史上的多次农民起义,都是在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的情况下而被迫进行的,一旦封建统治者们进行了缓和矛盾的改革后,轰轰烈烈的大起义都会很快的被瓦解,于是封建王朝又迎来了他的中兴时代,为历代史家所歌颂,新一代的明君就这样产生了。

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和杂文里对人民群众的麻木不仁进行了批判,对革命者进行了歌颂,并把矛头直指我们的传统,称为旧道德。他认为,是这些旧道德摧毁了中国人民的意志,甘心屈服于封建统治者。诚如是,历代史家都站在统治者的高度对农民起义进行了评价,虽然不乏有太史公那样的追求客观的人,但大多数都一致认为农民起义是因为昏君和有阴谋的好事者而引发的,一旦昏君改正了错误,百姓就会拥护他了。虽然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但历代起义何尝不是如此呢?汉武帝晚年对外征战,骄奢淫逸,但是他下了罪己诏和调整了内政后,阶级危机就被解决了,随之而来的是“昭宣中兴”。在关于刘罗锅的民间故事中,虽然乾隆晚年奢侈腐朽,但老百姓却更多的把矛头指向了和珅,并把希望寄托在即将即位的顒琰身上,希望他能做一名爱民的明君。

那么,在玉帝的身上,是否能看见中国历代帝王的影子呢?他们既有勤政爱民的一面,这是他们能受到百姓爱戴的原因,也是百姓们理想中的君主。但同时又有专制压迫的一面,但只要阶级矛盾没有被激化的话,老百姓还是可以拥护他们的。虽然有的时候他们会犯错误,但是只要有忠臣在,就会帮他们改正,从而得到百姓的谅解,并拥护他们的皇权。

猜你喜欢

救母玉帝封建礼教
没有人不怕我
华山赋
河南抗癌7 年女大学生卖花救母希望带给更多人温暖
开心一刻
张文亚:献肝救母
9岁童星大爱救母
天上掉下个玉帝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祝福》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