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1+1”毕业设计一体化建设模式探索

2019-11-11及方华姚金环王桂霞

知识文库 2019年22期
关键词:工科毕业设计毕业

及方华 姚金环 王桂霞

立足新工科,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落实毕业设计、实习和就业的“1+1+1”一体化建设模式,环环相扣,彼此推进,进一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并持续改进之的工程教育理念。

新工科, “工科”是实质内容, “新”是发展取向, 不仅要把握好这个“新”字, 而且还不能脱离“工科”本质。工科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向社会输送满足社会需求的大批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在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将其培养成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良好创新意识的现代化人才,这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实践教学作为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关键环节,尤其对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这个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极强的专业,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新方向。相对于传统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兴经济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毕业设计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如何立足新工科,切实提高本科毕业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質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2016年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国际工程教育互认协议)的正式成员,这意味着专业认证具备国际实质等效性,因此专业认证对促进高校专业按国际先进理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进而加快高校特色发展、推进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将具有强大的推进作用。国际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我校化工专业认证工作的逐渐推进,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调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在毕业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并持续改进之。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大背景之下,促使师生在毕业生设计环节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从而不断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然而,现阶段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设计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基于生产秩序和生产安全的考虑,目前绝大多数的化工企业都不愿意接收毕业实习的学生,从而导致学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最终以走马观花的参观形式结束,学生并不能进入生产一线,很难获得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所以学生的毕业设计往往流于形式。毕业设计是工科院校毕业生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之后所进行的一项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由于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在毕业设计的准备过程中,容易出现选题重复、脱离工程实际、研究不够深入等现象,从而导致毕业设计流于形式,整体质量不高。

面对以上问题,结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提出实施毕业设计、实习与就业工作的“1+1+1”一体化模式建设,将三者的时间进行合并,将三个阶段的工作有机整合在一起,分别实现毕业设计与实习一体化、毕业实习与就业一体化、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落实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确保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通过企业的深度参与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毕业生的稳定就业,培养符合新工科建设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构建毕业设计、实习和就业工作的“1+1+1”一体化建设,具体思路如下:

1 实现毕业设计与实习一体化

指导教师在拟定毕业设计的题目之前,提前深入相关企业单位进行实地调研,根据企业的需求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毕业设计题目进行凝练。指导教师可以将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与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相结合,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根据企业需求与现状拟定毕业设计的题目。同时,选择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作为校外指导老师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将毕业实习的时间前置,提前安排学生进入相关企业单位进行实习,待毕业设计题目拟定之后结合自身的实习经验对设计题目进行消化吸收,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开展毕业设计的后续工作,实现毕业设计和实习的一体化。

2 实现毕业实习与就业一体化

学生通过在企业单位的毕业实习,提前介入了企业的生产、科研和管理等各项工作,熟悉了企业工作环境,学生在实习单位表现突出者会直接被用人单位录用,没有被企业录用或有其他就业考虑的同学则通过企业实习的锻炼,增强了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了毕业生的职场竞争力,为未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毕业实习与就业的一体化会反向促进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培养基地的建设,因此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培养方案,实现毕业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同时有望实现订单式教学。

3 实现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

通过学校指导老师和企业导师的双重指导,学生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完成对企业工艺过程的优化,帮助企业解决真实问题,改变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刻板印象,使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使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可以顺利就业,通过毕业设计过程积累实践经验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后续的就业工作做好铺垫,缩短实习时间,提供工作效率,实现毕业设计和就业的一体化。

4 实现毕业设计、实习和就业的“1+1+1”一体化模式

在分别实现毕业设计与实习一体化、毕业实习与就业一体化、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基础之上,将三者进行有机整合,形成毕业设计、实习和就业的闭环体系,彼此促进,彼此协调,环环相扣,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以毕业实习指导毕业设计,以毕业设计反馈毕业实习,以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助力学生就业。充分利用实习单位的反馈意见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具体开展,从而解决教师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缺乏的问题,避免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就业彼此脱节的现象。通过毕业设计、实习和就业的“1+1+1”一体化模式,最终达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学生和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

5 结语

本文立足新工科,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贯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针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设计环节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化工专业毕业设计、实习和就业彼此脱节的现状,提出建立毕业设计、实习和就业的“1+1+1”一体化模式,分别实现毕业设计与实习一体化、毕业实习与就业一体化、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统筹安排,环环相扣,深入开展校企产学研合作,通过企业导师与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双重指导、指导教师对企业项目的深度参与、学生实习过程的经验积累,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基金项目:2018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名称:基于专业认证的化工专业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培养改革与实践(2018JGA177)。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工科毕业设计毕业
基于土木工程专业认证毕业设计团队指导模式的实践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职“四层三环节二抽查”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①
毕业季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设计实施与探索
毕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