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中学语文教学语言的魅力和作用

2019-11-11徐开英

知识文库 2019年22期
关键词:亲和力话语语言

徐开英

语文教学关系到中国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的高低,而语言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在课堂上有着难以言喻的功效。每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都应该在这方面努力探讨,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规律,从而使语文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本文从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方面探索了语文教学语言的魅力及其作用。在各部分具體内容中,主要通过列举一些教学中的实例论证语文教学语言的魅力,并指出其中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很长时间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在进行改革。但是,笔者认为:除了解决陈旧的教学观念以外,还要注意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下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以及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都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很好的方法。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形式多种、方法多样。其主要分为无声的语言艺术和有声的语言艺术两大类。在语文教学中,有声语言为“主”,无声语言为“辅”。下面分别介绍它们在教学中的魅力及其作用。

1 有声语言:增强语言的亲和力

1.1 用亦庄亦谐、新颖生动的话语增强亲和力

这种语言的特点是:幽默、风趣,适用于语文教学中的细节方面。如在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时,先请一个学生把答案写到黑板上,再对其他的学生说:“哪个小老师上来批一下这位同学的作业呢?”下面就会有很多小手纷纷举起来。讲到修改病句时,教师可以说:“你是医生,他是病人,现在请你开刀,手可要拿稳啊。”当学生一次就做对时,教师又可说:“你的外号叫‘一刀准。”……这点点滴滴,每次都能掀起小小的高潮,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比起那种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半步式的教学语言来,确实有难以言喻的功效。

教学中教师需要用亦庄亦谐、新颖生动的话语来感染学生的情绪,消除师生之间的陌生感、距离感,增强亲和力。将课堂气氛调节得宽松、融洽、友好、活跃。

1.2 用情深意切、推心置腹的话语增强亲和力。

教师需用情深意切、推心置腹的话语与学生进行自然而真诚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真切的感情与诚挚的爱护。“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日臻完美。”“言语有声、育人无痕。”具有亲和力的语言会使教学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特级教师洪宗礼教师在上《皇帝的新装》时,其绘声绘色的语言再现了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使五十个学生全都走进了奇妙的童话世界。

“谁能说说,童话的结尾为什么让一个孩子来戳穿骗局?”

几秒钟后,一个男孩猛地竖起了手臂,“我想,我想……”话刚出口就被卡住了。

“不要紧张,慢慢讲。”洪老师热情地鼓励他。

“我想,我想……”仍无下文。

教室里响起了轻轻的笑声,男孩似乎听出了嘲讽,变得不安起来,脸也涨红了。

洪老师仍然耐心地鼓励着:“不要怕,说错了不要紧。刚才,肯定有什么从你的脑中闪过,可你并没有抓住它,它溜了。你坐下再仔细想想。”

洪老师温和的笑容、亲切的话语使那个男孩有了勇气。教室里安静极了,大家都在等待着。一分钟后,男孩终于重新站了起来,流利而完整地回答了问题。

洪老师高兴地说:“嘿,你真把那一闪而过的东西抓回来了,而且说得更清楚、更完整了! 你是一个有勇气、有韧性的孩子,祝贺你! ”

那个男孩非常高兴地坐了下去,其他同学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洪老师善于把握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用充满亲和力的善意的目光和热情真诚的语言打开学生的心扉,创造出一种和谐、融洽、友好的真情空间。

1.3 用准确优美、富有文采的语言增强亲和力。

这种语言的特点是:典雅、华丽,极富有情韵。特别适用于教学写景、抒情味很浓的文章,如《春》等,这种语言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

讲授《春》时,教师可以先依据教材抓住关键词语,准确分析“春草图”的特点,然后又结合校园环境,试用这种语言引申描述一段:每当春暖花开、校园里一片浓绿时,同学们都会围坐在绿草地上,看朝阳东升,赏晚霞满天,任凭春风拂面、彩蝶翩翩……这些都增强了课堂的诗意,活跃了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去领略自然美。

特级教师于漪在讲一篇写景散文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美几乎无处不在。当然,大自然的美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也不同于充满青春活力的人体美,然而大自然的美又似乎融合了所有的美,尤其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的锦绣河山,真是美得让人陶醉,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的美的姿态……”

于老师的语言充满了亲和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也使师生在感受美的同时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

1.4 用睿智机敏、深入浅出的话语增强亲和力。

教师应该用精练美好的话语启迪学生的心智,净化学生的灵魂,使师生之间的交流走向深刻和理性。

一节作文课上,教师拿着一只十分破旧的地球仪走进教室。同学们看了,都忍不住“哗”地大笑起来。因为它实在不堪入目,凹凸不平,千疮百孔。

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知道吗?老师是特意把这只地球仪带到课堂上来的,这里有着深刻的寓意。同学们,这个地球仪好比是我们的地球母亲啊!由于生态失衡,由于环境污染,我们的地球母亲就像这样伤痕累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共有的家园啊!”

同学们的表情渐渐凝重起来。

稍过一会后,老师接着问:“此时此刻,面对这样的地球,同学们想说些什么呢?”

一场关于环境保护的热烈讨论开始了……课后还有许多同学意犹未尽,继续和老师进行交流。交上来的习作《怎样保护我们的家园》都颇有见解。

这位老师巧妙地借用了一只破旧的地球仪,用机敏睿智、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充满亲和力的语言向学生讲述了关于人类生存的严肃问题,把抽象变为具体,把理论变为直观,把说教变为思悟,唤起了学生强烈的环保责任感。

由此可见,有艺术的教学语言,犹如一盏明灯,能使知识欠缺者增广见闻;又好比一把火,能点燃学生上进心的火种,使情绪低沉者精神振奋,干劲倍增;又好比一副清醒剂,使学生迸发出种种灵感;它还是一座友谊的桥染,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2 无声语言:微笑——不可忽视的教学艺术

2.1 调节作用

适当的微笑教学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有一种亲近感,使课堂轻松愉快,能很好地传授知识、巩固知识。

2.2 激励作用

运用微笑教学,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活跃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敢回答问题,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

2.3 评价作用

微笑教学让学生对教师、课堂、自身收获有一个好的评价检测的作用,学生不拘谨,能正确指出课堂的优劣之处,对改进课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作用。

2.4 管理作用

这也是一种暗示管理,让学生知道自己哪方面对,从而加强优点和纪律观念。微笑作为一种语文教学艺术,应视为教师的一种业务素质,然而有一些教师“千金难买一笑”,严肃有余,让学生望而生畏,从而使课堂呆板毫无生气,也就难以提高教学质量。既然如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发挥微笑艺术的作用呢?

(1)要爱学生

马卡连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罗曼罗兰指出:“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有了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才能笑得自然,笑得亲切。

(2)要善于微笑

微笑教学只是无声语言教学中方式的一种,只有将各种无声语言教学方式综合运用,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具体的方法,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完成语文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应注意并运用好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只有将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综合起来,巧妙运用,才能常教常新,避免那种年复一年的老调重弹,充分展示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才能在引导学生学好语言知识的同时,养成自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开发学生将来的创造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春申中学)

猜你喜欢

亲和力话语语言
画与理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