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乡土资源,促进幼儿园特色化发展

2019-11-11李莉

知识文库 2019年22期
关键词:粘贴幼师乡土

李莉

当前幼儿园教育模式出现同质化的发展趋势,严重限制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乡土资源中具备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促进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化进行。对此,幼师在教学期间应利用本土资源传射编制区以及农家粘贴区等特色的游戏环境,挖掘本土材料制作民间体育器械,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

前言:乡土资源属于社会资源,获取直接便捷,可以直接成为教学资源,并在与现代教学内容结合的基础上促进幼儿园的特色发展。幼儿应通过接触乡土资源提升自身的审美与创新能力。对此,幼儿园应在发展期间以幼儿健康为基础,在幼儿教育中有效融入乡土资源,真正实现特色化发展。

1 营造乡土特色的游戏环境

首先应设置“抓丫丫”游戏,幼儿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幼儿的实际动手能力,尤其是小班的幼儿,教师可以设置“抓丫丫”的游戏促进其大脑发育,或者组织幼儿进行杏核、桃核等果核的积累,开展抓取、抛掷等动作练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强化家园合作,加深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拓展游戏形式,使幼儿在提升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充分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其次应设置“农家粘贴区”游戏,教师可以将相关画作应用至游戏设置中,比如火车、飞机等展示,或者引导幼儿利用种子粘贴设置“农家粘贴区”。比如幼儿可以利用绿豆粘贴柳叶,或者利用红豆粘贴枫叶等,也可以利用大米与小米粘贴龟兔赛跑的画面。大量乡土资源都可以被应用至游戏设置环节,教师应利用不同素材提高幼儿的游戏参与度,增强其创造能力。最后是设置“编织区”,教师可以将乡土资源中的很多材料都用于手工艺品的编织过程中,引导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制作编织品。比如小鸟、服饰等。之后设置相关的“编织区”,在其中展示幼儿的作品。这样学生便可以通过生动的编织品感受丰富的乡土资源,在增强教学趣味性的基础上提高幼儿的实际动手能力。且还可以利用树叶、麦秆等乡土资源进行创作,以实现幼儿园的特色发展。

2 丰富乡土教育形式

幼儿园在特色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丰富乡土资源的形式,拓展课堂教学,将其延伸至户外,确保幼儿深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家相资源的特色。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野外春游,期间要求幼儿了解植物的名称,获得更多真实的体验。或者也可以聘请民间艺人,要求家乡戏等走进幼儿园,确保幼儿通过学习充分体会家乡的魅力,在提升认知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资源体验。一方面,教师应充分挖掘乡土游戏材料,在建设特色幼儿园的过程中,乡土游戏材料占据十分关键的位置,教师应在增强其趣味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乡土材料,使幼儿学习更多的知识。比如可以要求幼儿进行“小鱼游啊游”的游戏,增强其参与积极性,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为了顺应幼儿的天性,节假日教师还应引导幼儿到野外活动,进行捡树叶的活动,确保幼儿与大自然充分接触。通过收集农作物种子,幼儿可以在完成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增强认知能力,并通过挖掘与收集户外游戏材料,强化乡土资源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幼儿园特色化发展。比如可以在石头上作画,要求具备一定绘画与艺术基础的幼儿参与,为幼儿提供知识性、观赏性以及创造性的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幼师应引导幼儿制作民间体育器材,当前民间很多体育器械都是由乡土资源完成,且乡土资源便于获得,可以增强制作的实践性与实效性。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竹竿制作跳格子等民间体育器械,利用稻草制作稻草人或者揪尾巴等。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器材制作中融入环保思想,引导幼儿变废为宝,利用废弃的可乐瓶制作梅花桩等,或者利用纸箱或者废弃的布条制作划龙舟的道具等,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这样,通过引导幼儿制作体育器材可以更好的提升其动手操作能力,在促进幼儿园特色发展的基础上开发幼儿智力,从而加快学前教育体制的更新与改革。

呼啦圈在幼儿的生活中比较常见,属于常见的小型轻器械,呼啦圈具备多种玩法,不但可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且可以激发幼儿的体育活动兴趣。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双脚跳、单脚跳等游戏,激发幼儿玩呼啦圈的兴趣。这样,幼师便在培养幼儿创造思维的基础上,增强其动作的灵活性与协调性,強化幼儿的合作发展意识。

3 结束语

当前幼儿园的规模在不断增大,数量不断增多,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园必须具备自身特色。乡土资源具备自身的特殊性,实际幼儿教学中,幼师应充分挖掘乡土资源,营造特色的游戏环境,确保幼儿充分了解家乡资源,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有效激发幼儿的活动参与积极性。

(作者单位:泰兴市古溪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粘贴幼师乡土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男幼师荒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基于心理视角的中职学校男幼师培养的策略和研究
乡土分外妖娆
忙忙碌碌的人们
春天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