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中网络平台的应用

2019-11-11李晓艳

知识文库 2019年22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网络平台评分

李晓艳

目的:探讨在进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期间构建网络平台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8年01月~2018年11月在校生中72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明确每组教育形式;对照组(36名):选择课堂教学方式展开;观察组(36名):选择课堂教学方式+网络平台构建方式展开;对比应用效果。

结果:观察组教学满意度评分为(95.25±5.32)分,考核成绩为(90.29±2.39)分;对照组教学满意度评分为(72.39±6.02)分,考核成绩为(70.25±3.01)分;观察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教学满意度评分以及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明显(P<0.05)。

结论:学校在进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期间,网络平台的有效构建,使得学生的学习动机获得显著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教育环境获得充分改善,对于学生循证操作、临床思辨以及问题实际解决能力的提升,可以做出充分保证,最终对于康复复合型人才的快速培养做出充分保证。

伴随着现代化信息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教育学习方式也呈现出对应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所采用的方法逐渐凸显出单一化的特点,对于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需求无法充分满足。在此种情形下,网络平台的有效应用,使得信息传播过程获得有效改变的同时,使得人们的思维模式呈现出对应改变,对此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期间,网络平台的有效运用,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的提升可以做出充分保证,此外对于学生问题独立分析以及解决能力的提升可以做出充分保证。本次研究将针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学生探究最佳的教育方法,以说明同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对比,网络平台构建应用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校2018年01月~2018年11月72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教育形式;对照组(36名):男9例,女27名;年龄分布范围为19岁~25岁,平均年龄为(22.02±1.03)岁;观察组(36名):男10例,女26名;年龄分布范围为20岁~25岁,平均年龄为(22.09±1.05)岁;观察对比两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性别、年龄,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经过分组后,教学期间,对照组具体为:就教学系列内容,教师利用视频、照片以及文字等系列方式展开教授;观察组具体为:课堂教学形式同对照组学生保持一致;此外,配合展开网络平台构建,并且加以应用,具体为:

1.2.1 合理完成远程教育模式的构建

针对远程教育模式需要进行积极构建,积极完成网上虚拟学习环境的创建,对于学生在线视频学习的有效性以及实时性做出保证,并且合理完成开放式模拟教学体系以及先进远程教育教学体系的创建。要求学生对应完成登录账号的创建,对于网站课程需要确保利用账号登录完成。学生在进行学习期间,对于学习计划需要自主完成设计排列,并且对于系列课程学习需要在固定时间完成,对于学生网络课程学习情况,利用学分制进行要求以及监督,并且教师需要做好远程监控工作,以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顺利培养奠定基础。

1.2.2 合理完成面授课程的构建

①利用办班形式,合理完成授课内容的创建,主要包括康复评定学等方面,在具体示范期间,需要借助操作手法认真展开,确保对于体感神经促进技术、Bobath技术以及Rood技术等,学生可以做到充分掌握。②利用进修以及讲座形式,就前沿文献知识以及康复治疗技术对学生进行讲授,在进行技能培训期间,对于患者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需要充分突出,并且依据患者表现出的功能障碍情况,对应完成康复目标的创建,并且合理完成康复计划的创建,对于运动、心理、言语以及作业治疗等系列综合疗法可以共同完成。

1.2.3 合理完成实地实训工作

①合理完成学校实地实训工作:主要选择短期集中培训方式展开,并且需要将标准化病人于教学期间积极引入,利用操作考形式合理完成成绩考核工作。②合理完成医院实地实训工作:对于学时考核制需要积极展开,对于医院实训课程要求学生需要认真完成,并且需要制作实践报告对教师进行提交,以确保能够顺利完成考核。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教学满意度评分以及考核成绩。

1.4 判断标准

对于两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教学满意度评分以及考核成绩,均选择百分制形式完成对应评定。

1.5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教学结果,采用統计学软件SPSS20.0展开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教学满意度评分以及考核成绩)以形式表示,行t检验,结果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教学满意度评分以及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明显(P<0.05),见表1。

3 讨论

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中,将网络平台进行充分运用,对于简化教学环境以及将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方面可以获得明显效果,其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氛围的创建可以奠定基础。

观察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教学满意度评分为(95.25±5.32)分,考核成绩为(90.29±2.39)分;对照组教学满意度评分为(72.39±6.02)分,考核成绩为(70.25±3.01)分;观察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教学满意度评分以及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明显,从而证明网络平台的充分构建,对于教师最佳教学策略的制定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对于教师创造性可以确保获得充分发挥,并且对于资源共享的充分实现可以做出保证,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表现出显著价值。此外,对于学生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的提升可以做出保证,在将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提升方面也可以获得确切效果,可以将学生知识面进行充分丰富,从而将学习的生动性以及有趣性显著提升,充分证明网络平台构建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学校在进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期间,网络平台的有效构建,使得学生的学习动机获得显著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教育环境获得充分改善,对于学员循证操作、临床思辨以及问题实际解决能力的提升,可以做出充分保证,最终充分促进康复复合型人才的快速培养。

(作者单位: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网络平台评分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网络平台犯罪及其治理对策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高仿真模拟人技能训练系统的有效运用分析
双周最佳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