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农村生源高职学生回乡就业影响因素研究

2019-11-11艾俊顺姬颖超王海山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

艾俊顺 姬颖超 王海山

课题研究:2019年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研究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吸引农村生源高职学生回乡就业的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立项编号:JRS-2019-1163 课题负责人艾俊顺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是其生源地的一支新鲜血液。本文通过对河北农村生源高职学生回乡就业问题调查,分析高职学生回乡就业存在的问题,为找到合理的促进高职学生回乡就业的途径奠定基础,造就一支适应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队伍。

关键词:农村生源;高职学生;回乡就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是城乡之间联系的重要桥梁,也是其生源地的一支新鲜血液。这个群体所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思维和积极健康的三观取向,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其原生家庭和所在乡村惯有的思维方式、生活模式、知识结构等等。高职院校的学生因其掌握了专业技能,而且这些技能相对于理论知识来说更直观、更易被学习、更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在农村具有更好的示范、实践和带动作用。

一、河北农村生源高职学生回乡就业问题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高职学生在校参加活动情况;对回乡就业的认识;对生源地认知、影响就业去向的因素;其他方面。对河北高职学生及其生源地情况进行调查,对相关数据等材料进行梳理、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同时对在校高职学生、毕业生、辅导员和班主任等进行访谈。

(一)问卷的设计

本次调查问卷共21个题目,其中客观题20个,主观题1个。题目主要分为几个方面:受访者基本信息;在校参加活动情况;对回乡就业的认识;对生源地认知、影响就业去向的因素;对策建议;其他方面。

(二)问卷面向的人群及问卷发放方式

本次调查的主要人群是河北省的农村生源高职院校学生,其中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主。因为,这两所院校是唐山地区综合性的高职院校,是河北省专业门类齐全、发展规模较大的高职院校。主要面向河北各地招生,生源地大多为农村地区,所以,学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问卷发放方式为两种,第一种是直接分发。第二种是网络分发,通过QQ、邮件的形式回收调查问卷。两种形式分发的问卷,都是只发给同意参与调研的学生。

二、河北农村生源高职学生回乡就业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建设需要智力回流,同时,农村的天地、家乡的土壤也为高职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成为技术技能精英、引导学生到家乡就业以缓解就业难题,并为农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现实问题。

(一)学生缺少与农业相关的实践活动

“您是否参加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12.5%选择是,62.5%选择否;“您是否参与过与农业相关的实践活动”34.0%选择是,66.0%选择否。从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参加“三下乡”等与农村相关的人数不多,范围较小,学生缺少了解农村、深入基层的机会。虽然学校经常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等与学生职业发展相关的活动,但是,对农村学生来说,缺乏针对性。也较少涉及引导学生实现回乡就业的内容。

(二)出现了学生与家乡的疏离感

从“对家乡特有的文化、历史、艺术等是否了解和热爱”的统计结果看出,很多学生对家乡传统的文化、历史、艺术并不喜欢,甚至很多学生不了解,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表示热爱。说明学生对家乡的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特别是来到城市后,更加造成了与家乡的疏离。从“你在除了寒暑假外,会时常回家乡吗”的统计结果看出,几乎一半的学生平时是很少回到家乡的,由于交通、学习、社团活动等各种原因,他们更愿意生活在城市里

(三)认为所学技能对于农村建设有价值

通过“你在大学期间,是否掌握了专业技能?”82.5%选择是,“你认为你所学的专业是否和农村的建设有关系”63.5%选择是,从中看出,很多高职学生在校掌握了相关的专业技能,相比于本科院校的学生,他们所学的内容更接近于实践、更具备操作性。学生们也能认识到这些技能在促进农村建设中是有价值的,比如一些学生所学的农林牧渔、医药卫生、汽车修理等,正是农民从事生产生活所急需的。家人对学生的就业导向起着重要作用,从“父母是否支持你毕业后回家乡就业或创业?”统计结果看,选择支持的为17.5%、不太支持的为32.5%、非常反对的为16.5%、不参与意见的为33.5%。从父母的观点看,支持学生回乡创业的较少,大部分父母还是希望子女能走出土地的限制到城市生活;但是,非常反对的不多,大部分家长只是不太支持或不参与意见,说明他们还是给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

(四)部分学生愿意回到家乡但影响学生毕业去向的因素较为复杂

综合分析回乡就业毕业生的生源地,回乡就业目的地与家庭所在地三个数据,共有28.5%的学生愿意回流到生源地,当然这是意愿,至于毕业之后或若干年的去向还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结束语:

农村生源地的高职学生毕业后作为新的技术力量回到农村这片广阔天地,成为农村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通市场,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高素质人才,能够有效地帮助农民掌握农业生产急需的实用技术,提高他们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化科技素质,最終建立一支适应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队伍。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促进农村生源高职学生回乡就业的途径,使学生在建设家乡、奉献家乡中实现个人价值。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
高职院校机械创新大赛研究与实践
英语行业化教学下高职学生职业规划研究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家庭环境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与辅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