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芽孢杆菌对巨峰葡萄品质指标的影响

2019-11-09孙彩霞胡剑平于国光姜遥王强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巨峰总糖果糖

孙彩霞,胡剑平,于国光,姜遥,王强*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2.浙江泽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浦江 322200)

芽孢杆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有益微生物,在农业生产特别是有机农业生产中具有改良土壤、减轻作物重茬及土传病害的功效,同时优化葡萄的营养吸收,从而达到增产提质的效果[1]。巨峰葡萄是浙江省主栽的葡萄品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2]。控制葡萄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使用和农药残留是葡萄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3-4]。为验证芽孢杆菌对葡萄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于2018年在金华市浦江县,采用芽孢杆菌进行葡萄种植试验和品质比较,以期为芽孢杆菌在葡萄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葡萄品种和微生物制剂

葡萄,品种为巨峰,浙江省浦江县当地主栽品种。选用当地栽培5~8年的葡萄种苗。土壤偏酸性,pH值约为6.5,黏壤土,中等肥力。

2.0亿·mL-1可湿性粉剂,含复合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多种菌种,浙江泽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2 芽孢杆菌的应用方法

该试验于2018年在浙江省浦江县规模型葡萄生产基地进行。分为A、B、C、D等4个试验区,每个试验区分别位于不同的葡萄生产基地。试验区同时设置处理区和对照区,处理区采用芽孢杆菌稀释液灌根施入,对照区同时施入等量的灌溉用水。其他管理措施对照区和试验区相同。试验区主要方法如下:

1月27—28日:葡萄冬眠期,施用含有芽孢杆菌的有机肥作为基肥,4个处理的基肥用量约160 kg·667 m-2,对照区施用同等量的普通有机肥。

3月27—28日,葡萄萌芽期,试验区采用芽孢杆菌灌根处理,A区用量20 g·株-1,B区30 g·株-1,C区40 g·株-1,D区50 g·株-1。对照区采用清水灌溉。

4月6—8日,葡萄生长期,试验区采用芽孢杆菌100倍稀释液混合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喷施,对照区仅采用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喷施。

5月6—8日,为葡萄开花至初果期,试验区采用芽孢杆菌200倍稀释液叶面喷施。

6月19—20日,为葡萄转色成熟期,试验区采用芽孢杆菌200倍稀释液叶面喷施。

1.3 检测项目与方法

2018年8月6日,葡萄成熟中期,同时采摘4个试验区的葡萄样品。每个处理随机采集1 kg葡萄样品,3次重复,塑封带标号,并立即放入冰盒保鲜,进行果实品质检测。可滴定酸采用氢氧化钠滴定法测定,可溶性固形物采用折射仪测定,VC经偏磷酸溶解超声提取后,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经提取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

1.4 数据处理

处理效果=[(处理组营养成分含量-对照组营养成分含量)/对照组营养成分含量] ×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可滴定酸

施用芽孢杆菌对巨峰葡萄可滴定酸(以酒石酸计)含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同区域可滴定酸的对比情况见图1。总体而言,使用了芽孢杆菌后,除了处理B的数值相同外,几个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处理A增加的比例最大,处理效果为2.7%。处理C和处理D平均增加了1.7%和0.5%。4个处理的可滴定酸总计平均增加了1.2%。

图1 不同处理葡萄可滴定酸含量的对比

2.2 可溶性固形物

施用芽孢杆菌对巨峰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明显影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见图2,添加芽孢杆菌后,4个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都有明显的增加,A、B、C、D的处理效果分别为1.0,0.6,0.8和0.8百分点。4个区域的增加幅度平均值为0.8百分点。

图2 不同处理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对比

2.3 VC含量

施用芽孢杆菌对巨峰葡萄VC含量有显著影响,VC含量的变化见图3。处理A和处理D的VC含量有明显增加,分别增加39.2%和10.6%,处理B的VC含量增加了4.9%,处理C增加了0.7%。VC含量平均增加13.8%。

图3 不同处理葡萄VC含量的对比

2.4 果糖含量

施用芽孢杆菌对巨峰葡萄果糖含量有显著影响,果糖含量的变化见图4。A、B、C、D4个处理情况下,果糖含量均有明显增加,分别增加3.2%、4.9%、3.5%和2.4%。4种处理情况下果糖含量平均增加3.5%。

图4 不同处理葡萄果糖含量的对比

2.5 葡萄糖含量

施用芽孢杆菌对巨峰葡萄葡萄糖含量有显著影响,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见图5。A、B、C、D处理情况下,葡萄糖含量分别增加4.1%、6.0%、3.3%和2.3%。4种处理情况下葡萄糖含量平均增加3.9%。

图5 不同处理葡萄葡萄糖含量的对比

2.6 总糖含量

施用芽孢杆菌对巨峰葡萄总糖含量有显著影响,总糖含量的变化见图6。A、B、C、D处理情况下,葡萄糖含量分别增加0.5%、2.2%、2.6%和1.1%。4种处理情况下总糖含量平均增加1.6%。

图6 不同处理葡萄总糖含量的对比

3 小结

巨峰葡萄生产中施用芽孢杆菌可以提高产品中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VC、果糖、葡萄糖、总糖等的含量,与王震等[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相对而言,可滴定酸的增加比例小于总糖的增加比例,施用芽孢杆菌后,巨峰葡萄的糖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改善了葡萄的口感与风味。

葡萄萌芽期灌根处理情况下,芽孢杆菌的施用量与葡萄各项品质指标的增加没有正相关性。A、B、C、D等4种对照情况下的糖酸比分别为4.89、6.09、6.75和5.32,使用芽孢杆菌后的糖酸比则分别为5.31、6.23、6.80和5.35。综合来看,处理A的效果最佳,即在葡萄萌芽期采用芽孢杆菌灌根处理用量20 g·株-1的情况下,对葡萄品质改善的效果最佳。

施用芽孢杆菌增加葡萄品质和口感,是葡萄生产中值得推荐的一种生产技术,应掌握芽孢杆菌的施用量、使用方法和使用时期。

猜你喜欢

巨峰总糖果糖
电解式臭氧水在“巨峰”葡萄电商物流中的应用研究
乳果糖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
带您认识果糖
套袋对龙泉山脉地区“巨峰”葡萄品质及安全的影响
提高巨峰葡萄经济效益的途径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非淀粉型结晶果糖注射液高温高压灭菌前后5-羟甲基糠醛及pH的变化
黄酒中总糖与还原糖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传统客家黄酒的发酵条件优化
On Modern Fruit Production in Ja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