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两个十五年”战略目标看习近平现代化战略的论述

2019-11-08李晨阳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三步走现代化习近平

【摘 要】 本文阐释了习近平现代化建设思想的理论逻辑,分析了习近平“两步走”战略的历史逻辑,探讨了习近平“两步走”战略的现实逻辑: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接力棒,实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夙兴夜寐奋斗的历史目标,是对现代化目标的现实展望;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强国,在历史的答卷上书写新的时代篇章;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方向,提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关键词】 习近平;现代化;“两步走”;“三步走”

一、习近平现代化建设思想的理论逻辑

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产生都需要一定的时代背景,都是在前人基础上的发展和改进。习近平关于现代化的思想论述同样不是凭空想象的,他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的总体论述,结合毛泽东关于建国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际,在邓小平关于现代化论述具体步骤上发展而来的。但是,习近平关于现代化的论述同样具有自己时代的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思想的论述

马克思关于现代、现代化的具体论述不多,但是涉及这两个词的地方颇多。总体来看,马克思关于现代化论述涉及了前提、起点、动力、实质、途径等等方面。现代化的前提是民族国家的形成,原有的封建制度体系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势下已不适应社会的变迁,通过政治革命改变这种现状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现代化的起点是工业革命、动力是追逐利润和社会效益、实质是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出,现代化是一个世界历史的进程,其最终结果是社会主义,其实现途径包括三种:人的素质、分工和科技。

2、毛泽东关于现代化思想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现代化的前提是民族国家的形成、起点在于工业革命,结合中国实际,毛泽东提出了关于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思想。首先,完成民族独立、国家独立,这是现代化的前提。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在涉及社会主义的论战中,其中就包含了中国是不是具备实行社会主义的问题。当时的早期社会主义知识分子提出中国的一定工业基础不仅可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且社会主义可以更好的促进工业化。李大钊断言:“中國实业之振兴,必在社会主义之实行。”[1]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大陆的统一为进行现代化提供了前提。其次是实行工业化,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状态,中国没有赶上工业革命的浪潮,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无法实现现代化,完成工业化。1953年,新中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共中央确定用三个五年计划即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工业化。[2]可以说,按照马克思主义划分的现代化步骤来看,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完成了现代化的前提和起点两步重要环节。但是,毛泽东等人的现代化思想并不局限于工业化,还包括“四个现代化”以及“两步走”的思想。

3、邓小平关于现代化思想的论述

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一个历史呈递的关系,是在之前基础上的完善和发展。毛泽东等人完成了现代化的前两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论断,现代化基于资本主义的分析,其动力是利润的追逐和社会效益的增加,其实质是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涉及到资本主义就不得不提到市场经济,它是伴随资本主义出现的。但是并不是说它是资本主义独有的,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那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革”结束后,现代化目标重新提上日程,邓小平关于现代化的目标定位又有了新的发展。1978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提出:“一方面讲,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可能的;另一方面讲世界上先进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就是实现了四个现代化,工农业产品和国民收入按人口平均来算,还是比较低的。”[3]之后,他又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以及“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并对其含义进行了解释,初步形成了“小康”这个战略步骤,经过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三步走”战略。

二、习近平“两步走”战略的历史逻辑

“两步走”是途径,现代化是目标。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上,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目前的国情,我国的历史方位是进入了新时代。他总结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提出了我国到本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并将其概括为两个十五年战略。这是习近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两步走”,是在邓小平对毛泽东的第二步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提出的“三步走”的第三步的进一步完善,是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和发展性的。邓小平对于现代化的发展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习近平在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则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概念,并规划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1、毛泽东等人与“两步走”发展战略

毛泽东及中央对于“两步走”战略的提出是在不断完善工业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的”。[4]之后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又指出:“我们要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5]这是毛泽东关于工业化思想的论述,之后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中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6]这样同时提出了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任务。在不断完善之后,1964年的三届人大报告上,周恩来正式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7]

在逐步完善“四个现代化”目标的过程中,毛泽东及中央对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也有了初步的设想。1963年,毛泽东在修改关于工业发展问题的初稿时提到:“在三年过渡阶段后,我们的工业发展可以按两步走来考虑:第一步,搞十五年,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赶上世界的先进水平;第二步,再用十五年时间,使我国工业接近世界的先进水平。”[8]这里提到了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问题,体现出偏重工业化和急躁化倾向,但是通过了解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可以得出这处倾向的历史原因。之后,毛泽东和中央又进行了修改,三届人大上周恩来做得的政府报告中对“两步走”战略作了切合实际的表述,“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9]这是对之前两步实现现代化安排的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不再明确规定具体的时间安排,遵循规律;另一方面,不在单纯重点突出工业发展,工业现代化,要实现包括工、农、国防和科技的现代化。

但是毛泽东等人还是对现代化的时间安排有着自己的时间进度表。先是1953年,毛泽东提出用三个五年计划实现工业化,之后又提出在十个到十五个五年计划内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因此他提出:“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五十到一百年的时光。”[10]这是对中国现代化安排比较符合规律的进度表。虽然之后的“文革”过程中这个战略安排被迫提前了,但是不能否认毛泽东等人对现代化具体时间安排的分析和规划。

2、邓小平等人与“三步走”战略安排

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是与“两步走”战略一脉相承的。建国后前三十年是毛泽东领导和确立“两步走”战略,进行社会主义摸索建设的时期,完成了许多现代化基础,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通往社会主义的前路。1975年,“文革”结束的前一年,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还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在四届人大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我国经济可以分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十五年的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1]这里的两步中,第一步是比较合理的,第二步则表现的不充分。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门的开放,现代化的种种不断呈现在邓小平眼前,基于中国的现状,他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个概念,这个概念的内涵主要体现为低标准的现代化,按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就称之为“小康”,这是对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新的表述。要达到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小康”目标,要通过改革开放来完成,通过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现。在此情况下,邓小平又提出“翻两番”的具体构想,为“三步走”战略形成了前期的结构框架。在不断的摸索探索中,“三步走”战略最终明确的得到表述:“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體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12]十三大后,“三步走”战略全面推开并被大家所熟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邓小平的基础上,中共十五大又提出了新的三个阶段性目标,将原来邓小平的第三步进一步细化,提出进入21世纪的目标,第一个十年,建党一百周年,建国一百周年三个具体步骤。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成就显著,中国现代化建设朝着既有目标稳步前进。

三、习近平“两步走”战略的现实逻辑

习近平“两步走”的战略指向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五大提出了关于两个一百年的提法,十六大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八大将其修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社会的历史演进中,党和国家来到了第一个一百年的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所处的历史方位,既需要完成和巩固第一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又需要对第二个一百年的战略构想描绘时间表和路线图。因此,习近平提出了“两个十五年”的战略目标。

1、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接力棒,实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夙兴夜寐奋斗的历史目标,是对现代化目标的现实展望

在习近平“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中,第一个十五年提出要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自毛泽东、邓小平以来党领导国家和人民不懈奋斗努力实现的目标,是毛泽东确立“两步走”、邓小平确立“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毛泽东当年提到可能需要十个到十五个五年计划,邓小平提出要到21世纪中叶才能实现的目标在习近平这里有了准确的进度表。

习近平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有现实基础的。这些年发展的成就是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国防实力的增强、外交地位的提高、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我国近年来的发展,总结道:“经济建设取得较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等等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13]这些现实的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给了习近平描绘现代化具体蓝图的坚强定力,给现代化建设夯实了坚强的基础,让民众有理由也有实力和信心去建设和实现近代以来中华儿女不断奋斗的现代化目标。

2、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强国,在历史的答卷上书写新的时代篇章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节点,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意识和实现目标的决心。近代以来,中华儿女遭受屈辱,中华民族面临危亡,家国破碎,列强随意蹂躏,无时无刻不想独立富强,无时不想重塑辉煌。可是,这只是深埋内心的一个梦,从来没有人光明正大的提出来,也从来没有人把它当作一个伟大的目标来努力,直到习近平提出“中国梦”,号召民众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实现中国梦,我国当下无比接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因而需要做好完整而准确的安排。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历经一个多世纪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是毛泽东、邓小平等人不懈努力的更高追求,老一辈革命家着眼于实现现代化,深藏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更高追求,期待着中华民族以更高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943年,党中央在从西柏坡前往北京的时刻提出了意义非凡的“进京赶考”的时代论断。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了“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的时代要求。[14]2018年1月,习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5]的重要督促,集前人之努力、聚当世之拼搏,以永远在路上的时代斗志拼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答卷。习近平总书记将引领民众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上破浪前行。

3、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方向,提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习近平“两步走”战略明确提出了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同时在此基础上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完成第一个阶段性目标,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从而实现现代化强国的 奋斗目标。习近平“两步走”战略明确了现代化的目标方向,提供了建设现代化应发展的战略内容。全面建设现代化要建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基础之上,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历史节点,在改革开放提出“三步走”战略之后,先后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和达到总体小康目标,实现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已经提前实现,而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2020年已经接近,在这个历史交汇期,是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期,又是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

从提出“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于现代化的认识不断完善,现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提出了明确的展望。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提升,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候,“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国民族将以更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6]

正是有了经历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苦磨难,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才有了丰富的经验教训;正是有了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建设探索,才有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波澜壮阔;正是有了改革开放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才有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气,才有了建设现代化国家和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决心和勇气。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大局观,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构想,全体人民必将在此指导下奋力前行。

【注 释】

[1] 李大钊全集(第三卷)[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618.

[2] 杨凤成.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战略[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4(4).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2.

[4]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46.

[5] 毛泽东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437.

[6]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709.

[7] 周恩来经济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563.

[8]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347.

[9] 周恩来经济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563.

[10]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24.

[11] 周恩来经济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652.

[1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6.

[13]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8.

[14]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 2016 -07 /01/c_1119150660.htm.

[15] 時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理论——人民网[EB/OL].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 /0419/c40531-29935911.html.

[16]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9.

【参考文献】

[1] 杨凤成.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战略[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4(4).

[2]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三卷)[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四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经济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1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李晨阳(1994—)男,山东惠民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三步走现代化习近平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我的女巫朋友
标题党
中国创新“三步走”令人着迷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