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位一体 劳动教育实践育人途径探究

2019-11-08杨耀霞

求知导刊 2019年28期
关键词:现状调查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这一点也反映在学生的生活中。如今有很多学生家庭条件较为富裕,再加上家长往往不会对其进行严格的要求,所以他们养成了不爱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同时,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智能时代的发展让很多人误以为智能设备可以完全代替人力劳作,这种错误的认识不仅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进步。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把劳动教育纳入整个教育体系十分重要。要想做到这一点,达成教育的目的,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者必须形成紧密的合作,通过合理的互动实施劳动教育,实践教育途径,促进学生进步。

关键词:现状调查;劳动价值观;四方联动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8-0092-02

引    言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全社会早已耳熟能详的教育目标。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于人才的需求层次也在逐渐提高。国家在现实中也较为注意这一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应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其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因此,学校更应将开展劳动教育作为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手段。“劳力劳心,亦知亦行。”劳动在教育中十分重要,十分必要,十分合理,尤其是对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来说,劳动可培养其坚韧的精神,提升其动手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让青少年多多参与劳动的过程[1]。

一、家庭劳动现状的调查

从现实情况来看,在教育层面,劳动教育淪为智育的附庸。而在实践层面,很多教师单纯地将学校卫生打扫过程当作是劳动教育,这种情况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使他们在现实中更加讨厌劳动。就我校对学生在离校后参与劳动程度的调查显示,学生参与的劳动时间并不多,参加的劳动项目也很有限,详细内容见图1、图2和图3。

适当参与体力劳动,不仅能够调节学生的大脑,提高其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还可以训练其反应能力。在受到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习惯参与体力劳动的学生能够快速对其做出反应,并想出解决的办法。

调查显示,目前在学校内很多学生不愿意参加劳动,之所以会如此,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学生,实事求是地说,如果学校和家庭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督促孩子参与劳动,也就不会出现孩子不爱劳动的情况。其实,劳动并非枯燥无味,其内容较为宽泛,同时能提高劳动者的相关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很多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都将打扫卫生看作是劳动,殊不知这仅仅是劳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劳动的全部。正确的劳动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正如前文所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智能时代的发展让很多人误以为智能设备可以完全代替人力劳作,这种错误的认识不仅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还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进步。当前有些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劳动,学生“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现象并不鲜见,因此,家校应联手,加强劳动教育,补齐劳动教育的短板,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还有教育者四位一体的共育模式。

二、建立班级劳动清单

对班级劳动清单进行制订十分重要,一些学校专门制订了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希望能够培养学生劳动观念,明确学校劳动教育的目标和途径[2]。具体来说,班级既存在着德育管理制度,也存在着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如果能够将这两种制度进行结合,就可以提升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同时,学校还应该坚持落实“三操(早操、大课间、室内操)、中餐自主管理”制度。

学校可以从多个方面让学生参与劳动。例如,在环境绿化方面,学校应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班级保洁方面,也应该让学生合理地进行卫生清扫。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主动维护班级内的环境与设备,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教师及学校领导还需要对班级校园环境美化知识进行普及,同时让学生对植物进行认领并进行养护,提升其积极性。

学校在对德育一日常规管理制度进行落实的过程中,应细致地记录一日常规的具体检查结果,之后将具体的评比结果与班主任的个人绩效相联系,如此就可以对劳动教育进行更好的落实。学校通过对学生的劳动情况进行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劳动教育档案的建立;通过教师的评价,能够对学生劳动教育基本情况进行明确;通过学生自评,可以加强学生的反思程度;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能够让他们各自交换意见,互相帮助;通过家长的评价,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改善亲子关系。

三、开发学校劳动校本课程

学校之所以要开展劳动教育,主要的目的在于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培养,在思想方面,首先要让学生尊重劳动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参与劳动,掌握各种技能;之后,要让学生树立合理的价值观。由于劳动包含着智育和体育两种教育的特点,所以在开展劳动教育后,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学校在校本课程中开设生活自理能力、手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包括厨艺、纸艺等劳动技能课程,风筝轧制、老猫花灯等传统文化课程,素养提升类的茶道、插花,以及心理健康等多元课程体系。在学期开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课,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力,打造适合每位学生的劳动教育。学校以及相关教师还需要结合具体学科的基本特征对学生的劳动态度进行培养,这样无论是语文学科还是音乐学科,抑或是美术学科,都可以达到渗透劳动教育的要求。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校园内场景。例如,在班级空间内,班主任教师可以对“劳动角”进行设置,鼓励学生自愿从家中带绿植花卉,自己浇水和管理;利用校园操场两侧空间栽培的绿植,让学生通过认领养植,学习植物栽培的基本常识,启发劳动精神和责任意识;学校分配的公共卫生区和班级卫生,每周通过卫生劳动平均分配法,让每位学生参与到各个环节的劳动中。教师应根据校园内可以利用的东西设计劳动教育的目标,并将其转换为劳动教育的场景,如此就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劳动。

四、小手牵大手,我爱我家系列活动

教师应倡导家务劳动,重视家校合育。家庭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家务劳动是实施劳动教育的有效补充。学校可以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让家长参与到学校劳动的具体实践过程中。

学校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从自身的实际行动入手,对相关的美德思想进行践行,同时让他们学会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为父母、长辈排解压力,从家庭小事做起,积极地参与到劳动过程中。与此同时,学校还需要开展假期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策划、实施相关的劳动实践活动。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出外买菜的任务;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布置独立做一顿饭的任务,如此就能够在生活中实施劳动教育,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与幸福。在劳动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学校应与家长进行合作,让家长多为孩子创造条件,并让家长及时反馈。

为了保证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实践的具体效果,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或者通过学生把劳动的相关意义传递给父母,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参与劳动,保证劳动实践能真正的实施。

五、常态化的社区劳动活动

常态化的社区劳动活动能直接深化劳动教育的效果,因为开展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师、家长的责任,还是全社会应尽的义务,当社会与学校形成合力,就可以真正地诠释劳动教育的价值。

学校在现实情况中应对相关的公益活动进行组织,并持续地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地参加公益活动。另外,在寒暑假期间,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和父母一起参与“亲子义工”活动,如低学段学生可以参观当地博物馆、科技馆、新农村等,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文化;高学段的学生可以去外地参观学习。

结    语

在勞动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水平,其自身的精神面貌也可以得到较大的改变。由于适应并理解了劳动的具体意义,学生无论是对体育锻炼还是对劳动过程都会较为积极。在学校时,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搞好教室卫生;回到家里,会改掉懒惰的习惯,主动参与劳动,为父母减压,同时促进自身的进步,为适应未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张荣钢.当前家庭劳动教育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赵荣辉.劳动教育及其合理性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杨耀霞(1977.10—),女,浙江慈溪人,现为慈溪市开发小学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慈溪市骨干教师。

猜你喜欢

现状调查
固原市四所普通高中体育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现状调查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