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希季:国之需,我之责

2019-11-07王高岩

新青年 2019年9期
关键词:返回式卫星

王高岩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王希季,是我国著名航天专家,一生致力于中国空间技术的研究、发展,尤其在卫星返回关键技术研究方面成就卓越。曾任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双星计划工程总设计师等职,负责完成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设计,并首发成功。他的科研成果两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并于1999年获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当年获此殊荣的23位科学家中目前健在的3人之一。

勤奋读书,高一即考入西南联合大学

王希季1921年7月生于昆明一个白族家庭,由于父亲经商,家境尚可。到了上学年龄,父亲便将他送进学校,希望他好好学习,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王希季深知父亲的良苦用心,上学后学习非常刻苦。

王希季上高中时,国家正处于动荡之际,他即将读完高一那年,当时的教育部门为了抓紧培养人才,打破常规,允许学习好、有能力的高中生不受年级限制提前报考大学。消息一出,很多学习好的低年级高中生都跃跃欲试,王希季也在其列。这一次他又靠扎实的知识积累在报考的高一学生中脱颖而出,被全国闻名的重点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录取。

心系国家,义无反顾改行搞科研

1942年王希季大学毕业。1947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就读动力与燃料专业。到了美国,王希季顾不上欣赏异国他乡美丽的自然风光,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一如既往地发奋苦读。每天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成了他的生活常态,挑灯夜读更是家常便饭,很快便跻身本专业学习成绩出类拔萃者的行列。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王希季得到消息,立即决定回国为新中国建设贡献才智。

1950年春,王希季和华罗庚教授以及一些立志报国的中国留学生一起,乘船穿越浩瀚的太平洋回到新中国怀抱。踏上祖国大地,王希季先来到大连,任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后又赴上海交通大学任教。知识渊博的他很快得到领导和老教授们认可,成为同龄教师中的佼佼者,在教育界备受瞩目。没多久,王希季便被任命为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副主任。

1958年11月的一天,王希季刚上完课,突然接到通知,说上海市委有关领导要找他谈话。领导简单寒暄后直奔主题:“组织上考虑到你在美国所学的专业,决定调你到上海机电设计院工作。这个设计院对外叫这个名字,但实际是一个保密单位,调你去是要你专门负责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运载火箭,现在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听完领导的话,王希季心里清楚,这项工作对于已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8年的自己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自己接受了任务,就意味着要面对各种想象不到的困难和压力,还将隐姓埋名。但他更清楚,将人造卫星送上天,对于新中国来说何等重要。想到此,王希季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从此以国家需要为己任,义无反顾地改了行。

攻坚克难,成就卓越硕果累累

王希季在美国攻读的是动力与燃料专业,并没接触运载火箭方面的专业知识。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全面封锁政策,要想在高端技术上寻求外援根本不可能。面对这一严峻现实,王希季决定向书本求教,千方百计查找、搜集相关资料,边恶补理论边搞研究。研究工作有大量数据需要计算,当时在我国电子计算机才刚刚研发出来,王希季不等不靠,坚持土法上马,用手摇计算器,甚至算盘进行计算,硬是靠这种人工方法计算出海量数据。就这样,在王希季主持带领下,半年后他和同事们研制、总装出了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谁知检测时因受当年国家工业能力限制,一些部件达不到技术要求,火箭不得不放弃发射。面对这没有想到的严酷挫折,作为项目负责人的王希季虽然心中难受,但并未气馁,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国情大胆修改了技术方案,再次投入研制。当时因客观条件有限,试验火箭发动机推进剂供应系统的设备安装在一个由厕所间隔出的不到5平方米的小天井里,王希季和同事们就在这样的地方专心致志地埋头进行试验、认真记录获取的数据。火箭发动机试车是整个研制任务中危险性最高的工作,试车过程中稍有不慎,高压气体、高温火焰便会引起爆炸和大火。因此,试车台必须有严密的防爆、防火措施。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正处于困难时期,新建一座试验台,一则要花一大笔钱,二则要找到合适的地方建成需要一定时间。他们在原江湾机场找到了一座废弃的日本侵略者侵占上海时修建的碉堡,立刻投入到改建中。很快一个防爆、防火的发动機试车台在一群科研人员手中落成,为火箭发动机试车奠定了坚实基础。就这样,王希季和同事们依靠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一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自力更生精神,经过一段时间不懈努力,终于于1960年2月19日将火箭发射成功。这枚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研制的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迈出了征服太空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在我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后,王希季不断攻坚克难,带领课题组在10年时间里先后研制成功涵盖气象、生物试验、核爆取样与技术试验等许多不同类型的15个型号的探空火箭,成为中国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

王希季还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技术方案的提出者和组织完成研制者,1970年4月成功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入轨道,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空间国家。当年毛泽东主席对“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王希季等科研人员以聪明才智提升了国威,为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

完成这次任务不久,王希季又受命投入到负责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中,这在王希季的科研生涯中又是一个第一次。接受任务后,他带着科研人员全力攻关,大家集思广益,突破一个个高难度技术难题,很快提出了几套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推敲、论证,最后确定了一个从我国国情出发,将可行性与经济性有机结合在一起,以“长征号”运载火箭的能力为基础采用弹道式返回方式的技术方案。方案设计一完成,王希季立刻马不停蹄地带领科研人员们着手进行卫星回收系统试验。对于返回式卫星来说,回收技术至关重要。为了完成试验,王希季和团队成员忘我工作,历尽艰辛吃了很多苦。一次从酒泉发射的两颗试验火箭的箭头落到了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阿拉善沙漠中,王希季立即带队出发,直奔大漠。在漫无边际的大沙漠中,克服风吹日晒、口干舌燥、体力下降、可能迷路等重重困难,经过将近24小时不间断搜寻,成功地找到了箭头,回收了试验载荷和仪器设备。因为实验火箭的箭头都是落在荒凉大沙漠中,这样的苦王希季吃了很多,其中风餐露宿中的险、难、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但他从无怨言。经过先后数十次实验,终于将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送上了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掌握此项技术仅有的3个国家之一,在全球航天界引起轰动,以致10多年后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员会主任率团访问欧洲一些国家时,许多国家的航天专家满怀钦佩地对他说:中国在航天技术的发展上,有两大十分了不起的成果,一是研制出了氢氧发动机,二是研制出了返回式卫星。

几十年来,王希季始终这样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辛勤探索着、耕耘着——他提出在返回式卫星上采用新型国产彩色胶片,实施后开了我国卫星彩色拍照技术的先河;他紧跟时代脚步,大力提倡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实行数字化,目前这一做法已得到普遍应用;他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力主不追逐世界发展航天飞机的潮流,根据国情只搞载人飞船,得到国家有关部门认可,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走上了一条符合国情的正确发展之道……一路走来,王希季在科研上堪称硕果累累,他的科研成果曾荣获国家科学进步特等奖及一系列国内外大奖,不仅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荣获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防工会“航天劳动模范”称号,还先后担任了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及科技委主任、中国卫星总设计师……

如今,已经年近百岁的王希季,仍在为我国航天事业做着贡献。他关注“中国制造2025”,研究着“互联网+航空”的新项目,我们相信他在耄耋之年一定能再创辉煌。

猜你喜欢

返回式卫星
miniSAR遥感卫星
如何确定卫星的位置?
中国商业化“天地航班”即将开通
唐伯昶:我与返回式卫星的48年
时间控制器伴神舟飞船返乡之旅
——记轻工业钟表研究所362时间控制器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返回式卫星的华丽“转型”——我国首颗微重力实验卫星研制记
中国返回式卫星研制攻关亲历记
竞射导航卫星为哪般
中国无地面控制点摄影测量卫星追述(一):返回式摄影测量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