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的中越跨境民族民间文学传播

2019-11-07甘丽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民间文学新媒体环境

内容摘要:科技的进步,世界跨入了新的时代,计算机处理技术已经将世界置身于一个新的媒体时代,新媒体为民间文学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和途径,利用新媒体已经成为民间文学传播和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向。在新媒体环境下中越跨境民族民间文学应该利用新媒体更好的传播和发展优秀民间文学。

關键词:新媒体环境 跨境民族 民间文学

时代在变化,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人类置身于新媒体的时代。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的出现和星期并不是取代传统媒体,而是传统的传播方式和新的传播方式一起成为传播的方式,它们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互联网出现之后,也没有取代传统媒体,而是兼容了传统媒体。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这些载体形式都可以兼容在网页中。”[2]而“智能手机出现后,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不仅兼容了前述媒介形态,而且还增加了便携性和移动性特征,成为拥有最大量用户的超级媒体。”[2]智能手机的出现让传播加入的新的形式,信息可以通过手机、微信、QQ、微博等等方式进行传播,传播的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影响力更大。

中越跨境民族民间文学一直以来都是族群研究所关注的问题,“跨境民族直接的意思是跨越国界而定居的民族”[3]跨境民族民间文学有其鲜明的特点,民族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文化特点。其内容上包括民间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两个部分,一直以来都有着独特的传播方式。新媒体时期的到来,对于边境民族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再局限了以前的传播方式就会显得故步自封了。那么利用新媒体进行民间文学传播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它和传统的传播方式一起为民间文学的传播做贡献。

一.新媒体环境下中越跨境民族民间文学发展必要性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媒行业正向产业化趋势发展,在这个环境下,媒介融合、互联网思维等理念大量应用于整个传媒行业之中。新媒体产生的时间不长,但是却发展非常迅速,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定义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在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1]新媒体和旧媒体相比,它的信息承载量大、信息内容丰富多样、检索方便快捷。它比旧媒体更具有信息发布成本低、信息传播与更新速度快的优势。正因为它的优势使得其迅速在全球的各个领域扎根壮大,从而影响到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文学、哲学和社会发展。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两者的文化有很多的相同之处,同样的文化元素也影响着民间文学。中越跨境民族大多数处在比较落后的地方,这些地方交通不便,文化传播模式单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些地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政府大力扶贫,建设经济,还有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让这些地方的民间文学与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改变,那么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保护发展民间文学显得十分重要。

民间文学是主要指的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和生活世界中的传承、传播、同享的口头传统和语辞的艺术。它包括十分广泛,包括民间传说、故事、神话、民间歌谣、戏剧等等。总的来说其是形式多样性的民众的生活体现。对于中越跨境民族来说民间文学是各民族的宝贵财产。在新媒体环境之下,民间文学的传播的方式已经发生改变,它不再单纯是以前的口耳相传或者是书面叙述的形式。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和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自媒体、直播、社群等新型社交媒体不断涌现,为民间文学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由于跨境民间文学是跨境民族的一个主要的文化生活方式,在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更好保护民间文学,让民间文学中优秀的部分传承下去,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新媒体环境下越跨境民族民间文学现状

首先尽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中越边境民族大量的年轻人外出学习和就业,这些年轻人在外面接触到网络、媒体、微博、微信、QQ等电子产品,同时也认识到网络的重要性,手机、微信、QQ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这一部分人是思想比较开放的一代,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新思想,这一部分人离开家乡除外读书和就业接受新的思想,他们中的一些人有技术有能力,这一部分会把家乡的文学与文化习俗用各种手段保存下来,闲时可以用来解乡愁。而还有一部分人由于从小生活在外面,所以对于民间文学、民间文化的不够理解,甚至会有排斥倾向。

其次政府不断完善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使得边境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也逐渐深入到民间生活,成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新时代的到来,当地民间文学的传播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民间文学的传播模式不再单纯依靠口耳相传的模式,其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开始注重在新媒体上进行传播。在政府的支持之下,民间也兴趣了文学、文化保护的热潮,他们也意识到民间文学、文化也是宝贵的财产,要保护以来。面对新的时代,一些年轻人有意识地和网络联系在一起,把一些优秀的民间文学放到互联网上,让大家了解文化。

最后,虽然时代在变化,但是由于边境大多数是少数民族,虽然新媒体传播模式已经开始在民间流行,但是由于大多数的年轻人外出打工,留下来的老人、小孩比较多,所以民间文学传播在新媒体的传播相对于城市还是存在很大的缺陷。同时还由于边境民族相对来说思想比较闭塞,很多人不会用手机,电脑。特别是一些老人因为观念和经济的原因,不用手机。使得民间文学传播模式难以更新,一些比较落后,闭塞的地方,还是依靠口耳相传的形式。随着年老的人去世,悦来越多年轻人由于保存的方式的问题,对于本民族的民间文学、文化不了解,一些东西就慢慢失传了。这种现状不利于民间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三.新媒体环境下利用新媒体推进民间文学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要推进民众民间文学的传播方式的改变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推动民间文学传播。民间文学是边境民族的精神财富,它反应了当地人的历史、文化与生活,可以说各个民族的民间文学与文化是它们的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但是,现在的年轻人日益被快餐文化所包围,对本民族的民间文化、民间文学逐渐淡忘。所以在新的时代对民间文学的保护和传播,需要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推动当地的民间文学传播,让大家参与到当地文学、文化的保护之中去。同时新媒体也是连接家乡和游子的一种手段,也是保护文化的一种有利的手段。

其次,借助新媒体的新型社交工具,充实人才队伍。新媒体的传播,人才和质量是重要因素。要积极培养有技术,有能力的能发挥积极作用的人才,人才对于民间文学的发展非常重要,民间文学的传播采用新的方式,那么就显得新媒体的社交工具十分必要。很多边境民族人民相对来说比较贫困、落后,人才的紧缺无疑是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吸引人才也是这些地区政府面临的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利用新媒体引导人才的回流,吸引那些年轻人回到家乡去发展家乡的事业。当地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增加本地和在外人才的沟通,在假期和返乡高潮举办文化活动,这样有利于民间文学的传播。新的社交工具让距离变得不是问题,出去的年轻人不会因为在外看不到自己家乡的文化,民间故事,了解家乡的变化情况,甚至参与到家乡文化的建设工作中。老年人通过手机、微信、QQ也能观看民间戏剧、民间歌谣,让他们不出门也能有自己的消闲方式。同时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民间传统文学。

再次,利用新媒体的平台,开展文化传播工作。传播民族民间文化,就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利用好新媒体平台。除了可以利用微信、QQ、微博进行文化的传播工作的同时,还要好好利用新媒体的平台,传播优秀的民间文化、诉说优秀的民间故事,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够了解。由于跨境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特色文化与文学,这些民族可以利用自己的特色吸引游客,把有特色的地方打造成一个文化旅游的景点。这样皆可以保护文学、文学,也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新媒体环境下做好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播工作的建议

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体现,如何做好这一个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

首先,借助新媒体,开展文化传播活动,进行传统民间文学的保护。政府应该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降低农村地区网络费用,实现农村的网络信息全覆盖,保证农村与外界联系方便。最后利用有线网络电视媒体、微信、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等开展文化活动。与全国联网,宣传地方特色民间文学、文化、习俗,吸引全国各地的民族。打造民族旅游,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其次,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新媒体人才。真正了解新媒体的人只能说是少数的,大部分只是听说过,接触过而已。无论是建立新媒体大数据库还是利用新媒体对材料的处理、分析、应用都的人才都是很少的。互联网的运用,需要大量技术人员的参与,因此,开展培养出懂得新媒体,能用新媒体为民間文学传播做出技术支持的人才,能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进行民间文学传播,才能真正发展民间文学。

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抓住新媒体环境特点,积极保护民间文学,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为民间文学的传播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陶丹,张浩达.新媒体与网络传播[M].科学出版社,2011:3.

[2]孙芊芊.新媒体环境下传媒产业的发展与创新策略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9(2).

[3]魏家文大众传媒时代文学经典面临的危机与研究策略调整[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08).

[4]高艳芳.网络民间文学研究的审视[J].民俗研究.2019(02).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7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7KY0639)

(作者介绍:甘丽,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

猜你喜欢

民间文学新媒体环境
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发展现状与保护
民间文学实践教学的方法研究
民间文学是民众自己的文学
小学语文教材中民间文学的选编原则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
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
民间文学艺术传承人的权利保护